第371章 普林斯顿体系!(第2页)
“队里一个两个都是成名己久的超级巨星。科比是什么打法?那是典型的持球大核心,喜欢通过个人单打来解决问题,或者吸引包夹后策应分球。”
“加索尔呢?他也是需要大量球权在低位进行单打,或者在高位进行策应组织的内线核心。”
“甚至包括我自己,虽然上个赛季在尼克斯队也打过一段时间的无球角色,但我最擅长、最能发挥威力的,依旧是持球单打,通过个人能力来发动进攻,撕扯对方的防线。”
“让我去打无球,去跑位,去空切,这些都没问题,我能适应。毕竟,上个赛季在尼克斯,我己经证明了自己有这个能力。”
“但是,其他球员呢?科比能适应这种需要大量无球跑动,并且球权高度分散的体系吗?加索尔能适应这种快节奏的传切配合,而不是他习惯的低位慢节奏单打吗?”
吕喆越想越觉得,这套体系,对于拥有众多巨星的湖人队来说,恐怕有些水土不服。
“说实话,对于巨星云集的球队来说,或许还是菲尔·杰克逊那套三角进攻体系,才最能发挥出每个巨星的个人能力和威力。”
“三角进攻虽然也强调团队配合和阅读比赛,但它更像是一个为巨星量身打造的舞台,能够让巨星们在自己最舒服的位置,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接管比赛。”
只可惜,禅师菲尔·杰克逊因为珍妮·巴斯和吉姆·巴斯兄妹之间的权力内斗,己经心灰意冷地选择了退休。
而且,看目前这架势,他恐怕是很难再回到湖人队执教了。
吕喆想到这里,心中也不免感到一丝惋惜。
他抬起头,看了一眼依旧在电视屏幕前滔滔不绝地讲解着战术的迈克·布朗,心中突然也冒出了和布朗教练同样的那个疑问——
新赛季,湖人队这球……到底够不够分啊?
在详细地讲解完了进攻和防守两端的战术理念之后,迈克·布朗清了清嗓子,宣布了接下来的训练安排:
“好了,各位,理论知识的讲解就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将立刻投入到实际的演练当中!”
“今天下午剩下的时间,我们将重点进行团队防守战术的演练。”
“明天上午,我们将进行团队进攻战术的演练。”
“然后,在明天下午,我们将进行分组对抗训练!也就是真正的实战演练!”
听到迈克·布朗的这番安排,吕喆撇了撇嘴,心中暗道:“行吧,那这套战术到底能不能行,明天下午的对抗赛,就能看出来了!”
下午的团队防守战术演练,在迈克·布朗的指挥下正式开始。
正如吕喆所预料的那样,防守端的磨合,确实要比进攻端来得容易一些。
毕竟,防守更多的是依靠球员的个人能力、积极性和彼此之间的沟通。
迈克·布朗首先安排了湖人队的“默认首发阵容”——吕喆、科比、伊戈达拉、加索尔和
武切维奇——在场上进行防守站位和轮转换位的演练。
最开始的时候,大家确实显得有些不习惯,彼此之间的默契也还有些生疏。
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掩护和突分配合时,偶尔会出现漏人或者补位不及时的现象。
但是,随着演练的深入,这种情况很快就得到了改善。
防守嘛,说白了,很多时候就是靠吼!
只要基本的防守原则和站位要求讲清楚了,剩下的就是多沟通、多呼应。
在这方面,科比无疑是做得最好的。
他就像一个场上的指挥官,不断地大声呼喊着,提醒队友注意各自的防守位置,指挥着防守阵型的变化。
“保罗!注意弱侧的空切!”
“尼古拉!提上来延误一下!”
“安德烈!盯紧你的对位人!”
在他的带动下,湖人队的防守阵型很快就变得有模有样起来。
无论是人盯人防守,还是区域联防,都打得井井有条。
在完成了基本的防守站位和轮转演练之后,迈克·布朗又加入了进攻球员,进行更具实战性的攻防演练。
由湖人队的替补阵容,担任进攻方。
吕喆自然是对位上了史蒂夫·布雷克。
面对这位上赛季被自己完虐的对手,吕喆可以说是游刃有余,轻松地就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他甚至都不需要上太大的防守强度,布雷克就己经感到压力山大,连出球都变得非常困难。
吕喆觉得,在这种强度的对抗下,自己也实在没必要太过认真,或者说出尽全力。
毕竟,这只是队内训练而己,没必要搞得跟总决赛抢七似的。
不过,史蒂夫·布雷克倒也没有轻易放弃。
他开始主动寻求和队友的挡拆配合,试图通过团队的力量来撕开首发队的防线。
当布雷克和乔丹·希尔打挡拆的时候,吕喆在防守端确实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乔丹·希尔的挡拆质量相当不错,身体强壮,掩护扎实。
而且,他顺下的速度也非常快,极具冲击力。
在这种情况下,吕喆就必须大声呼喊,提醒内线的武切维奇或者加索尔,及时进行协防和延误。
年轻的武切维奇,虽然脚步移动相对慢一些,但防守态度非常积极,基本上都能在吕喆的提醒下,及时补防到位。
而加索尔,在这方面就显得稍微有些吃力了。
毕竟年纪大了,脚步移动的速度,确实不如年轻时那么敏捷。
有好几个回合,吕喆都清楚地看到,加索尔没能跟上乔丹·希尔顺下到篮下的脚步。
只不过,因为这毕竟只是演练,布雷克的传球也没能及时、准确地送到乔丹·希尔的手中,所以并没有暴露出太大的问题。
但如果是在正式比赛中,面对那些传球更加精准、配合更加默契的对手,这恐怕就会成为湖人队内线防守的一个巨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