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课程表登台(第2页)
最让他感受到鼓励的是今日资本的徐欣。
她一边听着项目介绍,一边跟旁边的张玮点头交流。
赛前的五天时间,多亏了杨鹏不要命的推广,光跟各大高校的班主任辅导员喝酒就喝吐了三回。
“同时,我们项目不仅仅只有查询课程这单一的功能”
“我们课程表兼顾着轻社交的基础功能”
“因为我们有着全网sp资质,可以通过短信指令进行流畅互动”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进行了人员优化”
“我们在交大建立了研发小组,招聘了一批交大的技术人才,正在攻克满足iopp”
“届时我们课程表将会带给用户更有趣,更便捷,更互动的极致体验”
“谢谢大家”
考虑到只有5分钟的项目介绍,王卓一下午都在优化自己的介绍内容。
怎样才能突出课程表的优势,带给投资人更多的畅想?
但又不能说得太多。
因为是在电视台录制,最后是要播出去的。
万一说多了,导致了一大批竞争者出来,到时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了。
这些都是他需要考虑到的。
而他来到大创的根本目的就是今日资本和同创伟业。
只有拿到了融资,才能继续开发。
虽然他是可以单独注资,但要考虑小伙伴们的感受。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徐欣和张玮对视一眼,没有选择率先提问。
这次是财经作家吴小波先开口了。
“王卓同学,杨鹏同学,谢平平同学你们好”
“吴老师您好”
王卓几人回道。
“你们项目是目前为止,大创里最为成熟的一个”
“这里我有个疑问,需要你们解惑一下”
吴小波推了推镜片问道。
“看资料上说,你们合作的8家高校是跟你们签署了教务授权,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吴老师,其实是他们主动找到我们要求合作的”
王卓想了想还是如实回答。
“今年有一场中超球场寻亲的新闻,不知道吴老师您看过没”
“有点印象”
“我算是策划人之一,当时接受了《今日说法》的采访,在节目中对我的介绍涉及到了课程表”
“也正是如此,暑假期间就有了6所高校找我们合作”
“原来如此,那意思是有两家是节目播出前就已经达成了合作,对吗?”
吴小波明白央媒的传播性,能够理解会有高校在节目播出后找上门合作。
“我是申城商学院的学生,我们达成第一家全方位合作的就是申商,第二家是师大”
“师大是我们在校园推广后,效果不错,再加上我们课程表在期末考试期间推出了查找考场的功能,这涉及到教务系统”
“于是我们在暑假之后,快速的达成了合作,应该也算是节目播出后红利吧”
王卓阐述了师大合作的前因后果。
几位评委听得都很认真,也都频频点头表示理解。
有时候是政策推动行业前进,有时候是行业的进步倒逼出政策出台。
央媒也是如此。
大面积的传播,很容易会有高校觉得这个项目不错,适合本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