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 410 章 山东改制(第2页)

杨宪听闻浙东集团官员之言,当即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诸位大人,山东士绅豪族与孔家,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孔家仗着圣人后裔之名,行贪赃枉法之事,兼并土地,鱼肉百姓,山东士绅豪族亦多有与之勾结者。

他们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己然成为我大明之毒瘤蛀虫。

如今好不容易将其铲除,正应乘此良机,彻底变革。”

他神色激昂,环顾众人,接着道:“不破不立,推行承包责任制,实乃快刀斩乱麻之举。

如此,可将土地均分于百姓,使其皆能安居乐业,亦可防止新的士绅豪族再度崛起,以免重蹈覆辙。

若因顾虑一时之安稳,而错失革新之良机,日后山东之地,恐仍会为这些蠹虫所害,还望陛下莫要犹豫,决然推行此策。”

朝臣们闻得杨宪此番言语,心中皆是一惊。他们心中所想,又怎会是真为百姓做主?

实则众人当官,无不是为着光宗耀祖,谋个飞黄腾达,进而成为新门阀,好叫自家祖祖辈辈皆能享受锦衣玉食之富贵。

杨宪此言,仿若戳破那层遮羞布,令他们一时面上无光,却又无法公然反驳,只能暗自恼恨。

当下正值孔家覆灭之际,朝臣们心中虽各有盘算,却也深知此时朱元璋对贪腐蠹害深恶痛绝。

他们畏惧龙颜之怒,哪里还敢轻易出言忤逆,触朱元璋之霉头,只得暂且按捺心中不满,沉默以对。

朱元璋见朝臣或缄默或暗自愤懑,便将目光投向刘伯温,问道:“伯温,此事你意下如何?”

刘伯温略作思忖,上前躬身奏道:“陛下,山东之地,近些年来受辽东诸事影响,百姓对土地承包责任制多有耳闻,且颇为羡慕。

可见民心所向,于此并无大碍。

再者,辽东土地改革成效显著,己然堪称典范。

山东情形虽与辽东略有差异,然诸多道理相通,实可效仿辽东之法。

如此,既顺乎民心,又能革新弊政,于地方治理、百姓生计皆有大利,望陛下明察。”

旋即有朝臣出列,拱手作揖,面露忧色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辽东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其背后实赖辽东之教育体制为根基以作支撑。

山东之地,教育情形与辽东大不相同,若贸然效仿,诸多事宜恐难顺遂。

且推行此制,所需官员甚多,山东一时之间,从何处寻觅这许多熟稔此道之官员?

依臣之见,倒不如启用士子,徐徐谋划此事。

士子饱读诗书,若加以教导,或能胜任,如此循序渐进,方为稳妥之策,还望陛下三思。”

李善长亦点头称是,上前一步奏道:“陛下,此议确有可取之处。现今辽东之地,诸多学子己被征召至各处任职,可用之人着实有限,实难再抽出许多人力支援山东。

山东若仓促推行,官员不足,诸事难以周全,恐生祸端。

启用士子,徐徐图之,既能解官员匮乏之急,又可令士子于历练中增长才干,不失为良策,还请陛下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