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3 章 阻力重重
刘伯温所提百姓开荒之法,确可避触士绅豪族田产。¨x~x,s/w!k_.¨c¨o·m!然此策一行,种地百姓或渐离士绅豪族田亩,其收入势必间接受损。料想士绅豪族,亦断不会坐以待毙。 刘伯温又言:“陛下,为防士绅豪族藏匿百姓,可行全国人口普查之法。详查各地人口户籍,令各处人口皆登记在册,如此一来,士绅豪族纵有心思藏匿百姓,亦无机可乘。普查人口,既明国家人力之数,又能使政令推行有据,确保百姓开荒之策顺利施行,不致为士绅豪族所阻。”
一旁胡惟庸心中暗恨,首欲咬牙切齿。心忖刘伯温此举,真乃不顾自身,全然豁出。此人口普查之法若推行,不知将触怒多少士绅豪族与官员,这无疑是与众多权贵公然为敌。
朱元璋未作评价,亦未回应,只道:“汝等且回去再行商议,咱需细细阅览此带回之调研文书。”
群臣退去后,朱元璋与朱标一同展阅此等调研文书。二人愈观愈投入,亦愈发心惊。盖因文书所记,非独各地情状,更有触目惊心之“吃人”二字。
朱元璋叹道:“标儿,果不其然,天下稍定,此等奸佞之徒便如虫豸现形,欲将我大明江山,一点点啃噬殆尽呐!”
天下大乱之际,士绅豪族只求自保,受苦者唯百姓耳。?y¢a¨n~h.u,a¨l^u?o..`c\o-m+及天下太平,此辈士绅豪族,便似附骨之蛆,于百姓身畔吮血,又从国家肌体吸血。
此时朱元璋心中愤懑,恨不能即刻领兵,再将天下士绅豪族屠戮一番。
然此念虽炽,却难以践行。
盖因士绅豪族于地方根基深厚,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贸然兴兵诛伐,恐致天下震动,民心不稳,国家根基亦将动摇。
且治国需以稳为要,若操之过急,非但不能根除弊端,反易引发内乱,令来之不易之太平毁于一旦。
故虽恨之入骨,朱元璋亦只能暂压此念,另谋良策以制之。
再者,天下读书人多出自士绅豪族,若欲屠戮豪族,便等同与天下士林为敌。
士林于国,影响深远,其言论、教化,关乎民心向背、风俗教化。
一旦与之交恶,恐天下舆论汹汹,纲常教化紊乱,使朝廷失却民心,更令西方士子心寒,日后朝廷选贤任能之路,亦将艰难重重。
是以,即便对士绅豪族行径深恶痛绝,朱元璋亦不得不权衡利弊,谨慎行事。!白~马·书¨院? ¨芜,错*内′容+
朱标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常大哥于辽东所行学校改革,实乃善举。”
朱标又言:“父皇,常大哥于辽东,不仅改易学堂规制,令学子所学,非独经史子集,亦兼习算学、农学等诸般学问。”
朱标继而道:“辽东此般综合育人之教育体系,较诸单纯以儒家经义培育世子之法,优越多多。学子习算学,则于理财、治事能具实才;学农学,便晓稼穑,知民生疾苦,日后为官,或可兴农富国。反观仅通儒家经义者,虽明礼教,然于实务或有不逮。辽东之法,能令学子兼具学识与实用之能,实乃为国家培育栋梁之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