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 210 章 血流成河(第2页)

“汝等连百姓赈灾之粮亦觊觎,足见平日贪墨他物,更是毫无忌惮。”

“贪墨赈灾粮犹未足,竟还决堤淹田!此乃谋财且害命之举!”

“若不斩汝等,咱便不配居这皇位,亦不配为天下万民之君父!”

于是,朱元璋令刑部尚书出列,陈数此辈于赈灾粮一事之罪状。众人所犯,无一例外,皆当死罪!

胡惟庸与浙东集团皆不敢吱声。此刻朱元璋态度决然,彼等若敢开口,朱元璋定叫其同赴黄泉。

亦有部分朝官受牵连,一并掉了脑袋。此次涉事官员近百人,算上其家人,足有万余颗头颅待斩。

朱标于朝会上屡屡“求情”,然朱元璋执意而为,不为所动。

胡惟庸遭究责,自右丞相之位被撤,降任左丞。

浙东集团亦遭究治,或贬谪,或诛杀。

于辽东之常孤雏闻此,使人书为榜文,于辽东传布。

此乃典型之贪腐大案,用作宣扬,不用岂不可惜。

辽东之地,市井闾巷间,百姓常聚而谈。

一人摇头叹曰:“闻那江浙之地,赈灾粮竟遭官吏豪族贪墨,真乃丧尽天良!”

旁有老者接话:“可不,彼等非但不救灾,还决堤淹田,这是要逼百姓入绝境呐!”

一青年愤懑道:“圣上英明,严惩此辈,方解民愤!”

又有人附和:“那涉事者众多,近百官员,连同家人万余颗头颅要砍,真乃大快人心!”

众人皆感慨,皆言为官者当以民为本,切不可效此等恶行,致生灵涂炭。

辽东诸学子曰:“吾辽东官府,清明通透多矣。凡基础营造,及各处用度,皆张榜公示。

此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者,正如此也。

往昔皆言辽东苦寒,多有人嫌弃。 今国公爷使辽东焕然一新,方有吾等今日之安乐。

吾辈当警醒,以此等事例自警,定要制衡士绅豪族!”

辽东各处官府,于斯言论,皆不敢妄语。所幸辽东官员,除朝廷俸禄,尚有辽东所拨养廉银,其生计遂宽裕许多。

辽东之地,百姓亦有权柄,非官府所言皆从。

近时,常孤雏更倡言地区民意代表之策,令各地百姓举民意代表,得以参与辽东政策之议。

于辽东行新学改制、学校推广扩建诸般举措后,辽东百姓识字率速升。

开启民智,此乃关键一步。

而这民意代表之设,意谓辽东政治架构渐向民间延展。

此举之善,可谓多矣。

首者,百姓识字率既升,民智渐开,明理晓义,于自身权益与家国诸事,皆能有见地。

民意代表之设,使民声得以上达,官府施策可纳众议,所行之举更符民情,能促辽东诸事顺遂,政通人和。

长远观之,政治结构向民间扩散,可筑稳固之基。

民参与政,对官府有监督之效,令官员勤勉奉公,不敢懈怠贪腐,保吏治清明。

且民众因参与其中,对辽东之地更添归属感与责任感,齐心协力,共图发展,辽东必日益昌盛,为天下楷模,成稳固繁荣之邦,流惠于后世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