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樱 作品

第 132 章 刘三吾助常遇春(第2页)

常遇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禁喜道:“此真乃雪中送炭之举也!”

刘三吾当即遣人传信,召集一众门生。

不多时,门生齐聚。

刘三吾将常遇春所面临之粮食基地土地难题,详详细细告于众人。

众门生听闻,纷纷应诺出力。

或凭人脉斡旋,或借自身才略谋划,终是以种种举措,为常遇春妥善解决了粮食基地的土地问题。

常遇春见状,赶忙又一次恭敬下拜,诚挚谢道:“先生之恩,在下没齿难忘,此谢实难表万一!”

常遇春离去后,刘三吾一门生不禁疑惑发问:“老师,为何要援手常遇春?须知那常孤雏于辽东所行募民之策,着实损了我南方之利呀。”

刘三吾徐徐说道:“如今天下大势己然丕变。常孤雏年少便膺任封疆大吏之职,且前不久又获封侯之赏,秩同国公。观其行事作为,日后必为大明之擎天柱石。尔等日后若入仕途,与之打交道之处,料必不少。”

众门生闻刘三吾所言,心中顿时豁然。原来老师此举,竟是在为他们铺就仕途之路。思及日后能与一位未来国公结下善缘,诸多好处不言而喻,众人不禁暗自欣喜。

念及此层缘故,刘三吾诸门生纷纷返家,极力说动家族助力常遇春招募农户。甚至,他们自家亦拨出些许佃农,送往常遇春处。

常遇春忽忆起常孤雏曾言:“殷勤过甚,必有隐情。”然他一时实难参透此中缘由,念及粮食基地之事迫在眉睫,便也不再多费思量。

常遇春虽暂且搁置疑虑,却仍修书一封予常孤雏,于信中详询此事或存之陷阱。

身处辽东的常孤雏,接得常遇春书信。

阅罢,心下暗道:这刘三吾果是好一番算计。

不过,此事于他而言,倒也并非难以应对。

他思忖,若刘三吾之门生日后能奉公守法、勤于政务,自己拉他们一把,亦无不可;然若敢鱼肉百姓,行那盘剥之举,便绝不容情。

常孤雏旋即修书回复常遇春,信中言明:“父亲且安心处置粮食基地诸事。此乃关乎太子殿下政绩之要事,务必妥善为之。”

常遇春心中自是清楚,自己身为朱标未来岳丈,于情于理,此事都定要办得妥帖周详。

朱标亦收到常遇春之回信,知悉常遇春己顺利兴办粮食基地,心中不禁大喜。

然刘三吾之现身,更令朱标欣喜非常。刘三吾于士林之中,素负盛名,若能邀其出仕,那于拉拢士林一事,必定事半功倍。

朱标随即便将此事,如实禀明朱元璋。

朱元璋闻罢,即刻敕令拟诏,征辟刘三吾入朝出仕。

刘三吾并未推辞拒绝,心下思忖人不可不知好歹,自己己然年迈,不能因一己之念牵累门生,便欣然应诏。

朱元璋遂封刘三吾为东宫左春坊左赞善之职。

朱标时常亲往拜会刘三吾,执礼甚恭,尽显礼贤下士之风,如此行径,深获刘三吾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