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太后遗诏
福宁脑子“嗡”地一下,里面好似有上万只蜜蜂在同时振翅。
他想不明白。
李剑是谁?
他是大雍的将军,一个外姓人。
太后又是谁?
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老人家。
这封信……这封信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事情多少有点不正常啊!
陆准没吭声,只是用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盯着信封上那朵小小的梅花。
皇祖母。
他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画面,还是孩童时,他被几个皇兄推倒在雪地里,也是这位老人,用她那双布满皱纹却异常温暖的手,将他拉起来,小心地拍掉他身上的雪。
“我们准儿是男子汉,不哭。”
他定了定神,动作轻柔得有些不寻常,小心地揭开了信封上的火漆。
信纸黄脆,似乎轻轻一碰就会化作飞灰。
上面那娟秀又风骨天成的字迹,他认得。
是皇祖母的亲笔。
“李卿,见字如面。”
“哀家知你忠勇,乃我大雍擎天之柱石。”
“然,国之将倾,非一人之力可挽。”
“陛下优柔,为女色所惑,宠信奸佞,疏远忠良,此乃亡国之兆。”
“哀家数次劝谏,然,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哀家心力交瘁,今感大限将至。”
“哀家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那翊坤宫里的可怜人,和她那苦命的孩儿。”
“熹贵妃性情刚烈,不懂变通,在宫中树敌太多,宛妃那毒妇,更是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哀家在时,尚能护她母子一二。”
“若哀家不在了,他们母子,必定会遭奸人所害。”
“尤其是准儿,我那可怜的孙儿。”
“他虽生在皇家,却从未享过一天皇家的福分。反而因为哀家及他母亲的缘故,处处受人排挤,遭人白眼。”
“哀家知道,你与他舅舅苏南天,乃是过命的交情。”
“哀家今日,便以这大雍太后的名义,托你一事。”
“若有一日,京城生变,奸妃当道。”
“还请你看在哀家的薄面上,看在你与苏南天的情分上,保准儿一命。”
“他,是我陆氏皇族最后的希望。”
“他会是一个,比他父亲,更合格的君王。”
“如此,哀家在九泉之下,亦能瞑目了。”
信,到此为止。
陆准捏着那张薄薄的信纸,指节捏得发白,手背上青筋毕露。
眼眶有些发热发胀。
一滴水渍,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泛黄的信纸上,迅速洇开。
原来是这样。
原来,皇祖母早就给他铺好了后路。
她把最后的希望,压在了一个外姓将军的忠诚上。
陆准的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疼,连呼吸都觉得费力。
他总算想通了。
为什么李剑宁可自刎,也不肯降。
那家伙效忠的,不是腐朽的朝廷,也不是昏庸的皇帝,而是皇祖母的这份托付,是他自己心中的那份“忠”。
一个可敬的傻子。
陆准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折好,贴身收进了怀里,那个位置,正对着心口。
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连续七天未曾合眼,脸上满是倦色,可那双眼睛里,却亮得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