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意外收获(第2页)

“小伙子,你的想法是好的,我很赞同,推陈出新是改革趋势,只要你不是盲目的去做,那肯定就没什么大问题。”

“多谢马大伯,就是不知道这个旧生产线要多少钱?”

“很便宜的,之前小金他们在电话里聊过,全套下来才十万块,新的生产线却要七十万。”

“差这么多?”李明与胡先进异口同声。

“鹏城的那个企业,专门只生产这个,客户还是比较单一的,一旦出了新的生产线,旧的基本上是卖给小厂子的,如果卖贵了没人买。”

“这么说来,旧的生产线还是有人买的?”

“那是当然,鹏城、珠海、羊城这几年发展特别快,小企业多如牛毛,他们特别喜欢这种旧的生产线,甚至还有港都的一些小企业来购买。”

“还挺抢手,不会到时候我找到了愿意合作的乡镇企业之后,却买不到吧?”

马向前说这还真有可能,但是他可以跟那边打个招呼,帮李明暂时预留一段时间。

“我可说好了,在预留的时间内,你找不到人合作的话,那人家可就卖了!”

“行,太行了!给我二十天的时间!”

“你想屁吃呢!多少狼盯着这块肉呢!最多给你十天,就从正月十六算起!”

按照马向前的算法,他们,留给自己的时间至少也得有半个月甚至更多。

但马向前的接下来给他泼了冷水:“你别以为时间充裕,其实一晃就过去的,你如果真想搞,明天就要开始寻找了。”

“马伯伯,明国大哥,如果你们有认识的乡镇企业,还希望多给我介绍介绍。”

“我都退下来几年了,早就没什么资源了,这还真的靠你明国大哥。”

自己的父亲都发话了,马明国自然不会拒绝,当即答应了下来。

后面的时间,大家围绕着李明的这个方案讨论了起来,他们对于李明的敢想敢做的精神很是赞赏。

同样的,提出的疑问和胡美艳那天晚上说的是一样的。

他们始终认为土豆和红薯都是烂大街的东西,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依旧是靠着这两样东西来充饥。

不管怎么变花样,估计很难改变人们对这两种产品的定位。

关键是价格还卖的奇高,二两的炸土豆片或者炸红薯片,居然都超过了一块五。

这个价格可以卖至少十斤红薯或者是土豆了。

“李明,要么你换个原材料?哪怕是做油炸麻花都是好的!”

“我开发炸薯片和炸红薯片也是有原因的,他们分量轻,只能作为零嘴来吃!二两的分量刚刚好,既解馋,又不会吃的很饱!

麻花就不一样了,它单个分量中,二两的话没几个,一个包装袋里就五、六个的样子,如果也卖两块钱,你会买么?”

这样对比下来,那大家肯定会首选薯片或者是红薯片!

“可问题是,你怎么消除大家都认为这两个产品就是用来充饥的产品性质?”

“简单嘛!包装和口味,还有广告语!既要好吃,又要让那些有钱人感觉到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