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小九哥 作品

第342章 沈阳城内的锦衣卫!(第2页)

想了半天,范文程也想不明白,随后也就不再去多想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便来到第二天。

当天上午,阳光刚刚爬上树梢,便有一位建奴的官员找到了李定国。

然而,李定国只轻轻抬眼瞥了对方一眼,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不屑之情。

因为此人无论是从那刻意修饰过的装扮,还是从那略带谄媚的谈吐来看,分明就是一个汉人!

当然,也可以说是一个汉奸!

那人见到李定国,当下便双手拱起,恭敬地说道:

“大人安好。”

那声音颇为尖细而刺耳,仿佛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在尖叫,让李定国身后的武将们不禁皱起了眉头。

其中一人忍不住冷笑着说道:

“建奴也真是的,居然派一个汉奸来见我们,真是岂有此理!”

“汉奸”这二字一出口,那建奴官员的脸色瞬间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变得颇为难看了起来。

与此同时,他又忍不住在心中把范文程骂了一遍。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差事怎么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但很快,他还是恢复了那虚伪的笑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笑着说道:

“这位大人误会了,在下可从来没有在明朝为官,何来汉奸一说在下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而已,归降大清之后这才做了官。”

“所以严格来说在下并不是汉奸。”

李定国听到这话,心中暗暗冷笑一声,也懒得再纠结这个事情。

因为在他看来,与这种无耻之徒争论这些毫无意义。

于是他直接说道:

“废话不要多说,你今日来找我有何事难道是贡品准备好了,马上便要出发了”

那建奴官员听到这话,脸上再次堆满了笑容,然后忙道:

“大人误会了,今日下官之所以来找您并非是因为贡品准备好了,而是此事有些变故。”

“实不相瞒,我大清陛下有令,说是为了彰显我大清和大明的友好,所以特意想要将贡品追加一倍,以表诚意!”

李定国听到这话,心中多少有些诧异。

因为他倒是没有想到建奴这次居然这么大方,主动把贡品增加一倍。

要知道在他原本的想象中,建奴可能会在贡品上百般刁难,甚至哭穷来减少贡品,结果没想到建奴却主动要求增加一倍。

这其中怕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吧

紧接着就在这时,就听到那建奴官员继续说道:

“不过因为这些贡品太过于难得,其中不乏一些稀世珍宝和珍稀的特产,它们生长在深山老林之中,所以筹备下来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在这期间还需要大人好好等待几天,等东西筹备好之后便立刻出发。”

李定国听到这话,心中虽然有些疑虑,但也不好拒绝。

毕竟从表面上看,建奴这次确实是诚意满满。

于是,他微微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多待几天吧!”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那建奴官员也不再废话,随即便转身告辞了。

然而等到那人离开之后,李定国身边的众人瞬间七嘴八舌的议论起了此事。

“大人,末将总觉得这件事情不太对劲,建奴怎么会这么好心主动追加一倍以上的贡品这说不定这是他们设下的一个陷阱,就等着我们往里面跳呢。”

“大人,末将也觉得此事有猫腻,说不定建奴是想用这些贡品来麻痹我们,然后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然而面对众人的担忧,李定国却是笑了笑说道:

“你们放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件事情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只要建奴不敢杀我们,我们就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

众人听到这话,虽然心中还是有些疑虑,但看到李定国那坚定的眼神,也就不好说些什么了。

当然,李定国之所以这般有底气也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在他出发之前,大明这边已经做好了所有的万全准备,以确保此事不会出现任何乱子。

毕竟这可是崇祯第一次过寿,朝廷上下从皇帝到文武百官,都对这件事情高度重视,并且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安排。

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建奴使出什么手段,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眨眼间,时间又来到了晚上。

夜凉如水,沈阳城内各处的烛火早已熄灭,唯有在街上巡逻的士兵来回走动。

李定国刚睡醒没多久,脊背突然泛起一阵刺骨的寒意。

只是那寒意并非来自夜风,更像是某种无声的窥探。

下一秒,他猛地睁开眼,黑暗中只见窗口处立着一道黑影,身形挺拔如松,腰间隐约露出半截闪着冷光的兵刃。

“谁”

李定国低喝一声,右手便要去摸枕头

这些年在沙场摸爬滚打,他早已练就一身警觉,哪怕是熟睡时,稍有异动便能瞬间醒转。

此刻见这黑衣人突然出现,他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这人一定是皇太极派来的刺客。

只是下一秒,李定国却是出了一身的冷汗,因为他什么也没有摸到,这枕头

他这才想起,之前进入沈阳城的时候,他们身上的兵器和甲胄都早已卸下了!

就在李定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的时候,只听那黑衣人却先开了口,声音压得极低,并且带着几分刻意的沙哑。

“大人不要惊慌,在下并非建奴,而是朝廷部署在沈阳城内的锦衣卫。”

锦衣卫

李定国微微一愣,他虽是农民军出身,却也久闻锦衣卫的威名。

只是这沈阳早已落入建奴之手,锦衣卫怎会出现在这里

事实上在明末这个时候,因为皇太极的严防死守,锦衣卫在辽东一带确实没什么太大的作为。

直到松锦之战之后,这种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朱慈烺下令重整了辽东当地的锦衣卫,让他们渗透进沈阳城内刺探情报。

这些人都是从死人堆里挑出来的狠角色,身份比裹尸布还严实,只有洪承畴和祖大寿以及朱慈烺知道他们的身份。

毕竟越少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他们也就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