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故事的小铁匠 作品

第259章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第2页)

他微微低头,继续恭敬地听着。

温老轻轻抿了一口茶,目光深邃地看着祁同伟,缓缓说道:

“同伟啊,你看这市面上很多新茶,为了打响品牌和知名度,往往着重突出初味。”

“刚一泡上,那茶香便四溢开来,满屋都是浓郁的香气,乍一听闻,确实诱人。”

“这像这铁观音,香气浓郁,名气也大,可谓是人尽皆知。”

“但是,我却不怎么爱喝。”

“因为这茶,初入口,就太浓烈了,反而失了本味。”

“而且这味重了,也就冲了。搞不好,会呛到一些人。”

祁同伟听到这,心中恍然大悟,温老是在以茶,指他。

他这一年,太出名了,出名到人尽皆知,太锋芒毕露了!

他抬起头,郑重地望着提点自已的温老,点了点头,表示他听懂了。

同时,他想到了江辰曾经跟他说过的一句话。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装得笨拙一点。

即使自已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已。

志节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赏,宁可随和一点也不要自命清高。

在有能力时也不宜过于激进,宁可以退为进,也不要太过于冒进。

祁同伟也一直牢记这句话,做事、为人也一直谦逊低调,尽可能地还是隐藏锋芒。

但是,不知不觉,还是高调起来了。

温老的那句,时常在报纸上看到,说明他一直在冒头。

这看似光鲜,好像成了人尽皆知,家喻户晓的禁d英雄,反贪先锋。

但是,实际,并非是真的好事。

而今天温老的提醒,确实是醍醐灌顶。

上报纸,其实不是他的本意,但是他从来没有抗拒过,总觉得那是好事。

甚至他爹祁连山每每看到报纸上对儿子的报道,都一直津津乐道,觉得自已儿子有出息了,很骄傲自豪。

但是,今天温老这么一提点,祁同伟就懂了。

锋芒毕露,绝对不是好事,藏巧于拙,才是境界。

为官,要的不是你有多出名,而是要你沉稳。

稳,是华夏几千年来独有的基调。

温老静静地看着祁同伟,从他微微凝重的神情和专注的眼神里,便知晓这年轻人已然领悟了自已话语中的深意。

温老嘴角泛起一抹欣慰的笑意,也就不再多言,继续将话题拉回到了眼前这茶上。

他轻轻起身,从一旁的茶柜中取出一款陈皮。

温老动作娴熟地将陈皮放入茶壶,缓缓注入热水。

“其实啊,我更爱喝一些陈皮,它的香气、茶汤都恰到好处,初味没有那么浓烈,却甘味恒久,让人回味无穷。”

温老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晃动着茶壶,让陈皮与茶水充分融合。

温老的眼神中透着几分睿智和深邃,说得是茶,讲得却是他这几十年悟到的g场的哲理。

“来,尝尝这个。”

“这款老陈皮啊,它没有新茶那般张扬的香气,淡雅得很。”

“可当你细细品味,那回味却是悠长的,越久越香。”

温老说着,轻轻为祁同伟倒了一杯茶,茶汤清澈透亮。

“尝尝吧,喝了这茶就别见外咯,你爹啊,礼都下了,我也都收了。”

祁同伟双手接过茶杯,品了起来,他已经懂了,便也借茶说事,表示自已已经听懂了。

“谢谢爸,我今天,有幸品了一壶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