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笑的背后 作品

第95章 有了银子,朕才能做更多想做的事情!

隆治帝见到李皇后进来,脸上那紧绷的神情稍稍松弛了些。

“梓童来了,坐。”隆治帝抬手示意旁边的椅子。

“臣妾参见陛下。”李皇后依礼行过,才款款落座。

“这么晚了还扰你过来,辛苦。”隆治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陛下宵衣旰食,为国事操劳,臣妾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李皇后语声温婉,目光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隆治帝揉了揉眉心,叹息一声:“梓童有所不知,朕对着这些奏折,真是寝食难安。湖广那边的情形,简直……唉!”

他随手拿起案头一份奏折,递给李皇后:

“你看看这个。连年大旱,地都裂开了口子,百姓流离失所,盗匪如同疯长的野草,割了一茬又一茬。”

“奏报上说,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状……”

李皇后接过奏折,快速浏览着,眉头也随之蹙起,那字里行间的惨况,让她心头沉重。

“陛下,湖广灾情竟到了如此地步,朝廷万不可再迟疑了。”

“朕何尝不知?可拿什么去赈灾?剿匪的兵马粮草又从何而来?”

隆治帝语气透着焦躁,“户部算来算去,国库里的银子,怕是连京城百官半年的俸禄都快支应不上了!这日子怎么过?”

李皇后默然。

后宫虽不干政,但唇亡齿寒的道理她懂。

国库空虚,动摇的是整个江山社稷。

“陛下息怒,户部那边,可有什么章程?”

隆治帝哼了一声,带着几分嘲讽:

“他们能有什么新奇法子?翻来覆去就是节流,裁撤冗员。说得轻巧!”

“有些衙门是摆设,可有些是朝廷的脸面,是定海神针,能说裁就裁?难道让朕把禁军也裁了不成?”

隆治帝起身踱了几步,负手立在窗前,望着墨一般的夜色。

“朕这几日反复思量,节流固然重要,但终究是小道。”

“真正要紧的,还是开源,得想法子把那些漏掉的大头给堵上,把该收的银子收回来。”

“盐税、漕运,这两项是国库的命脉。”

隆治帝的声音低沉下来:“尤其是扬州的盐税,那才真是块流油的肥肉!若是能彻底清理干净,每年流入国库的银子,何止百万?可偏偏被一群硕鼠啃得只剩下骨头渣!”

李皇后安静地听着,知道皇帝此刻需要的是倾诉,而非建议。

隆治帝摆了摆手,似是觉得对皇后说这些有些不妥,话锋一转:

“罢了,跟你说这些做什么。朕叫你来,是有件事想问问……前些日子在坤宁宫……冠军侯对林家那个丫头,颇为留意?”

李皇后心念电转,面上却波澜不惊:

“回陛下,确有此事。那日臣妾也留意到,冠军侯似乎对林家姑娘多看了几眼。”

李皇后稍作停顿,补充道,“林大人是探花郎出身,诗书传家,听说这位林姑娘也是个冰雪聪明、才情不俗的。”

隆治帝敲击着桌案的手指倏然停下,陷入沉思。

“林如海……”隆治帝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朕记得,他是父皇钦点的探花,为官还算清正,也有几分才干。派他去扬州整顿盐政,转眼快两年了。”

“可扬州那地方,水深得很呐。”隆治帝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那些盐商,哪个不是几代经营,关系网遍布朝野,一个个都是油滑的地头蛇。林如海一个文臣,怕是束手束脚,被他们缠得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