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小霸王 作品

第236章 吸引器!出血点!

掌心下的胎动像一尾小鱼轻啄,罗峰眼前闪过手术时那个完美避开子宫的分离动作。张建军突然掏出手机,屏保是他们夫妻在工地前的合影,阳光下笑得像两个单纯的孩子。

“等娃出生,“

他抹了把脸,水泥灰在脸上划出白道,

“能跟您姓不?“

罗峰失笑,顺手调整了输液速度:

“叫张罗的话,听着像药材。“

他指了指胎心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

“这小家伙将来要当建筑师的,对吧?“

走廊传来脚步声,安琪抱着查房记录本站在门口。

她看见张建军正笨拙地给罗峰看工地图纸,而孕妇枕边摆着个用输液管编的爱心。

是护士站姑娘们连夜做的。

阳光斜斜照在“医者仁心“的锦旗上,那抹金红色比任何红包都鲜艳。

外科主任陈教授的办公室

陈教授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手术录像,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钢笔。

画面中,罗峰的手法精准得近乎艺术

47度角分离妊娠期阑尾系膜,电刀在狭窄的盆腔内游走如鱼,全程未触碰到膨大的子宫壁。

“这不可能……”

陈教授低声喃喃,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反复拖动进度条,将关键帧与约翰霍普金斯的最新论文对比。

分毫不差,甚至更胜一筹。

“二十二分钟……”

他瞥向墙上的时钟,仿佛在确认时间流速是否正常。

这种级别的妊娠期阑尾切除术,即便他自己主刀,至少也需要四十分钟。

而罗峰,一个档案里连阑尾手术记录都没有的年轻医生。

竟能打破行业极限?

钢笔“咔”地一声被按回桌面。

陈教授突然起身,从书柜深处抽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扉页上烫金的“天才培养计划”字样已有些褪色。

这是他为寻觅真正的外科苗子准备的方案,尘封多年,从未启用。

“罗峰……”

他念出这个名字时,嘴角微微上扬,像是发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拨通电话时,陈教授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急切:

“安排明天的胆囊手术,6号术间,用达芬奇机器人。”

他顿了顿,指尖轻叩桌面上罗峰的手术截图,

“对,邀请滨海市人民医院的罗峰医生担任二助。

就说……我想亲眼看看他的‘47度角’在腹腔镜下的表现。”

挂断电话后,他重新播放视频,定格在罗峰反手打结的瞬间。

窗外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屏幕上那道年轻的身影重叠。

“冷风计划……终于等到你了。”

罗峰刚查完房回到值班室,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他放下病历本,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号码。接通后,一个沉稳的男声传来:

“是急诊科的罗峰医生吗?我是陈宁。“

罗峰的手指微微一顿。

陈宁。这个名字在医学界如雷贯耳,是国内腹腔镜手术的权威,

他曾在《中华外科杂志》上读过陈教授关于微创技术的系列论文。

那些创新的手术入路设计曾让他反复研读至深夜。

“陈教授您好。“

罗峰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轻,像学生面对敬仰的导师。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白大褂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

“我看了你昨天那台妊娠期阑尾切除术的录像。“

陈教授的语气带着外科医生特有的精准,“47度角分离系膜的手法,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