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半年(第2页)
而十字堡堡主就是一个让双方进一步交好的契机,不管什么时候陈舟只要抖出这些家伙隐藏的秘密,铁火王必定会对他产生好感。
……
转眼半年后。
数栋三到五层的小楼在庇护所,也就是同舟城内矗立而起。
围绕着广袤的农田,一个更加平整的练兵场,以及车队、饲养场、商队、机械工坊、学堂、粮仓、武器仓库等纷纷按照之前的规划建立而起。
同时他们将以前建立的稍老一些的建筑也进行了改善。
这期间仅靠洪丙带领的队伍根本无法完成,他们还是从银月和风临两座高墙城市请来了建筑队伍,并修建了一个小型的砖窑厂,配齐了相关设备。
众人一边学习,一边搞建设,利用上次从地下基地中得来的建筑设计图纸,在整个同舟城初见规模之后,也同步掌握了更多的建造方法,并将外围的防御工事建筑也一并进行了修建改造。
目前原本的一号和二号农田地块已经全部连成了一片,围绕以前的庇护所掩体建筑,形成了一圈宽广的农田。
而且从以前的二号地块开始,因为地层结构错落下降的原因,一片梯田延伸开去,在较远的前方又根据地势缓缓而上,通过鱼骨排水渠的水流输送,整片梯田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银光。
在两个地块合并之后,陈舟已经将其重新命名为“同舟一号”地块,相应的,原本30公里外的三号地块则改为“同舟二号”。
因为陈舟有了更多的想法,那就是将这个地块一直往庇护所的方向延伸开垦,不一定全部由农田覆盖,而是也可以种草种树,打造连片的绿洲。
当然这个阶段一时半会儿完成不了,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现在还只是个开端。
至于51号庇护所那边的农田,则就重新命名为“51号庇护所”地块,因为那片区域的发展受限于附近原本是中心城市,建筑物垃圾过多,无法有效拓展,迄今为止也才只拓展到1亩。
目前合并后的“同舟一号”地块已经达到了678亩,而“同舟二号”则是正好50亩。
算上增加的土地带来的生态点,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的各种农作物收成,陈舟的生态点上限已经达到4023点。
其实生态点上限增长最快的还是土地开垦,那些种植物收成并没有太多,而且随着收成品种重复且增多后,生态点的增加点数也变得缓慢。
目前他们的农田开垦速度稍微放缓了一些,因为要修筑那小型水库,加上为种草种树预留一部分区域,方便饲养场的开设。
不过这些区域的预留都是在不太适合种田的那些区域。
同时陈舟已经让钟祥福和周春英将规划中的土地留了一些出来专门种植田菁和紫云英等,这些植物都可以用来绿肥轮作,给开垦出来的土地堆肥。
顺便也在田菁和紫云英的附近播撒一些草种,带动更多的杂草生长。
如果从远处看过来,这片区域当前是最绿的地方,不仅有杂草,就是刚刚种植的小树也都成长起来,看上去郁郁葱葱,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前段时间经过兰峰付出大量时间进行的人员招募工作,以及其他板块的负责人在高墙城市的邀请和招募,目前同舟城中的人员数量刚刚过千。
这其中包括在同舟二号地块以及51号庇护所那边的人员。
而在同舟一号地块这边的人数有八百多,同舟二号是一百多,51号那边则是几十个人。
因为51号庇护所已经被设为一个长期的人员招募中心,毕竟那边道路四通八达,加上有废弃中心城市的加持,所以流民来往数量也很多。
不过据兰峰所说,当前那片地区能用的人基本都招募得差不多了。
目前要开始往更远的地方去招募更多的流民,比如与荒原北部接壤的西部和南部。
至于东部因为是拾荒者联盟的地盘,那边的流民基本都被联盟收编,无法再招募,即使有一部分想要离开的人数量也较少,不值得到人家的地盘上去引发冲突。
所以兰峰准备将招募的重心放在西部和南部,当前他已经打听到在他们北部和西部接壤的一片叫做红谷区的地界,据说有大量流民在那里生活。
因为那个地方之前有一股泉水,期间被一支黑流队伍给占领,后来泉水枯竭,这群黑流离开后,其他流民又居住下来。
据说偶尔那地方的泉水眼里还会冒出一些水,所以长此以往大量流民在那里停留生活,人数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