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科室外包,利益输送?
【用户007】:我靠!医院手术还分三六九等?这不是把人命当商品卖吗?!
【医学小白】:虽然不懂手术,但听着就离谱!同一个病,不同价格,难道医生的医德也分等级?
【理性讨论】:楼上别激动,一些高端私立医院确实有类似的分级服务,针对不同经济能力的患者。但问题是,最低等级的服务,是否能保证基本的医疗安全?
【人间清醒】:这不就是典型的消费陷阱吗?用高价套餐吓退你,然后让你选个“相对便宜”的,实际上可能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
【细思极恐】:如果最低档的手术风险那么大,医院为什么还要开展?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张伟静静地听着,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从李保国的陈述来看,家属对手术风险有认知,也清楚不同等级手术和护理的区别,并且是自行选择了相对经济的方案。
这种情况,如果医院在术前告知、手术操作、术后观察等环节都符合规范,那么确实很难界定为医疗事故,更像是患者家属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风险相对更高但费用更低的方案,最终不幸发生了意外。
这和他之前遇到的大多数情绪激动、不问青红皂白就认定医院全责的“医闹”家属,有本质区别。
李保国虽然悲痛,但条理清晰,诉求明确,是希望通过法律途径寻求一个说法,而不是单纯地发泄情绪。
然而,就在张伟准备进一步询问细节时,他的眉头又猛地皱了起来。
博爱医院?
这个名字,一听就带着浓浓的“民营风”。
公立医院,一般都叫“xx市第x人民医院”、“xx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之类的。
而且,这种将手术和术后看护划分等级,明码标价,甚至暗示不同价格对应不同医生水平的做法,绝不可能是正规公立医院的行径!
公立医院讲究的是医疗资源的公平性,即便有特需服务,也不会如此赤裸裸地将金钱与生命挂钩。
可问题是,如果博爱医院是收费高昂的私立医院,那李保国一家经济条件显然不宽裕,为什么不选择去收费相对亲民、技术也有保障的公立三甲医院呢?
张伟心中疑窦丛生,直接开口问道:“李大哥,恕我直言,您姐姐的病,按理说很多大型公立医院也能处理。为什么会选择去博爱医院这家私立医院呢?而且还选择了费用最低的套餐?”
李保国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和无奈:“张律师,您有所不知啊!”
“我们最开始去的,就是江城第三人民医院,那也是咱们江城数得着的公立大医院了!”
“可到了那里,心外科的主任看了我姐姐的片子,摇了摇头,说我姐姐这个情况比较复杂,他们医院的技术条件……做这个‘冠状动态搭桥术’,把握不大。”
“然后,那个主任就叹了口气,跟我们说,江城能做好这个手术的,可能就只有博爱医院了。”
“他说博爱医院从国外引进了最新的设备,还挖了几个顶尖的专家,专门攻克这种疑难心脏病,技术是江城独一份,甚至全国领先!”
“我们当时一听,公立大医院的专家都这么说了,那还能有假?救命要紧啊!就赶紧带着我姐姐去了博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