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无为

  云清:“你说的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吗?”

  林飞点点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而又损,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云清摇摇头:“确实,虽然这是道德经中的名句,但是,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无为可以达到无所不为的状态,我一直都不理解,你什么都不做,怎么可能什么目标都能实现呢?

  这难道不是妄想?”

  林飞一笑,世上不懂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的人何止千万,哪怕很多道教名家也未见得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他们把这句话和南无阿弥陀佛一样当成咒语念得。

  云清这样大方承认自己不懂,这份坦诚已经实属不易。

  林飞:“你一本正经问问题的样子真可爱,像十几岁的学生一样。”

  云清脸红,低着头不看林飞,她似乎已经习惯了林飞拿她开玩笑,两人的年龄差距完全逆转。

  林飞:“为什么无为却可以无不为呢?

  首先,你要明白他这句话是对谁说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你什么都不做,只会饿死,但可惜,这句话不是对普通人说的,他针对的,是春秋战国时的君主。”

  云清:“哦?”

  林飞:“那时候有多少人识字呢?

  没多少,能识字,能听得懂道理,能请得起道家的人来传授学问的,绝对不可能是普通人,肯定是有地位的,士大夫或者君主。”

  云清:“他们无为,也许不会饿死,但可以达到无不为的地步吗?”

  林飞:“你听我说,一国之君,管理百姓,有哪些手段呢?

  大概无非就是税收和徭役。有钱交钱,然后我要建设工程,兴修水利的时候你要出人,帮我做事。”

  云清:“这些事情难道不用做吗?”

  林飞:“你听我说,不是不用,而是要爱惜民力。

  如果你收钱太多,那么老百姓怎么养家糊口呢?

  如果你抽调民力太多去建设工程,那么谁去种地,谁去做工呢?

  各路诸侯如果过度役使老百姓,轻则民生凋敝,重了会出乱子的。

  所以,道家其实和儒家很像,很多时候是在劝诫诸侯国的君主节制自己的欲望。”

  云清:“你说的和我问的有关系吗?”

  林飞:“诸侯轻徭薄赋,也就是无为。

  你不去命令老百姓该做这个,该交那个。”

  云清:“那为什么可以无不为呢?”

  林飞:“如果你少收点钱,那么更多的钱就可以被老百姓用于自己的衣食住行,养育小孩,供养老人,投资生产;如果你少弄点徭役,那么老百姓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经营家庭和事业,时间长了,老百姓安居乐业,不也就国泰民安了吗?

  老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不就是最终的目标吗?你轻徭薄赋,无为,自然国泰民安,达到无不为。”

  云清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哇,你说的好有道理,咦,看不出你对道教典藏还有这等研究,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但这和练武有什么关系?”

  林飞:“如果君王不索求无度,不强制百姓做这做那,那么百姓自然就会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生产和贸易自会繁荣,国力自会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