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多士 作品

重逢(二十四)(第2页)

跑着喘着来到秋千旁边,江语摆手示意休战,理了理衣服,坐了下去,季子禾便很自然地走到她身后,轻轻推送。

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太阳完全落了下去,橙黄色的的渐层逐渐被灰紫色覆盖,侵染了远空的蓝。冷暖分明的两种颜色在交际处,融合成一道柔亮的粉白。

季子禾推秋千的力气越来越小,直到秋千停了下来,他走到江语面前,俯下身对她说道。

“日落已经看完了,我们约定了要永远在一起,得盖个章才能生效吧。”

江语盖什么章的疑问还没来得及说出口,便被托起下巴,抵住舌尖。

太阳已经完全落了下去,那片橙色已然淡成了一条线,缝在水天交接之处。

坐上回酒店的车,疲累不堪的四人顾不得欣赏沿海大道的绚烂灯光。车窗下摇,咸湿的海风吹过。激动跳进海水里而打湿的裤脚边贴着小腿,细软却彰显着存在感的沙砾划过皮肤,偶尔瘙痒。

大家都睡着了,坐在前排的季子禾,看着后排东倒西歪的三人,拿出手机检查江语的眼睛是不是又在“站岗”。也许是光线太暗,也许是角度含糊,季子禾匆匆拍下一张认证照,歪头进入休眠模式。

第二天,见到海的四个人终于睡了个舒服的觉,赖赖唧唧,约莫十点才从床上爬起来收拾打扮。

两个不做计划的人,跟在两个规划清晰的人屁股后面,指哪儿去哪儿,让干啥就干啥,完全服从组织的安排。

“中午我们简单吃点,留着肚子晚上去吃一家超级地道的东北菜!”

池嘉笙早在社交媒体上查好了这家餐厅,网友们都说量大味道好,经济又实惠。

“尽管不理解为什么到山东要吃地道的东北菜,但是我完全没问题!”

说出前半句的时候,陈南桥还想劝江语闭嘴,因为不做攻略的人没有发言权,听到后半句之后立马表衷心,说自己也一样。

交谈间,季子禾已经找到距离最近的公交车站,因为不熟悉乘车方式而准备了一大堆的零钱,季子禾把硬币分发到每个人手里。

蓝绿色的公交车行驶在林荫道上,两侧飞驰而过的电瓶车,沿着红白相间的地标线,好像进入了青春电影里小城。

沿路的风景看起来那么具有吸引力,扬着帆的体育馆,举着相框的地标建筑,笔直绵延向海里的公路……真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里的一切好像都与海有关,公交车站的名字,座椅背上张贴的广告……觉得新奇,江语跟着公交车的语音播报,重复着每一个与海有关的词语。

下车后,端着相机到处咔嚓,江语甚至不放过花坛边没见过品种的野花。趴在半身高的白色围墙上,远处是隐身于云雾之中的群山,眼前是被海浪翻动的渔船,偶然惊喜地发现有个渔人站在船里调整船帆,江语几乎是把眼睛看到的一切都装进了相机里。

咸湿的风,从海上刮来,四人勉强睁开眼睛。被风紧拽着的衣角和裙摆,被风吹得糊了一脸的头发,他们沿着公园的围墙,走下向着海水的台阶,站在最后一节台阶上指挥撞击石头还腾空的海浪,就像是播放器里忽上忽下的音量。

从公园海边到街头巷尾,他们边走边聊,忘了时间,直到肚子发出饥饿警报。

“就是这家店!”

池嘉笙一路看着地图,带领三个前胸贴后背的饿狼,来到黑暗巷道里唯一灯火通明的小店,还没进门,便被食客热闹的聊天声欢迎了。

走进店家,端着菜品流转在收银台和餐桌间的服务员,吆喝着分发号码牌的老板娘,研究着菜单等位的食客,好不热闹!

“真的跟网友说得一样,肯定特别好吃!”

陈南桥探着身子往里看,试图在拥挤的小店里找个空位置。

“你们四个不介意的话,可以坐这边的炕上。”

老板娘话音未落,四人已经准备拖鞋上炕了。

“我们完全不介意!”

第一次脱鞋上炕吃饭,四人只顾着新鲜激动,充满好奇的眼睛不断扫视着整个餐厅,只有他们坐在炕上,竟然还难挡地骄傲。

“锅包肉!这个一定要吃的!”

“这个这个,春笋炒肉片和春饼,我看大家都点了!”

“地三鲜!我们学校那个就够好吃了,我要尝尝看正宗的啥样!”

“海鲜,来海边总不能不吃海鲜吧!”

每人点了一道自己垂涎的菜,虽然很饿,但惧于东北菜惊人的份量,还是收敛了。

事实证明他们是正确的,四道菜端上来已经没有地方摆碗筷,江语提议干脆端着碗吃。炕上还有一点方便的地方就是,吃着吃着,四人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次位置了,想吃哪个菜就到它旁边坐一会儿,吃累了就瘫在炕上休息一下,这饭吃得实在舒坦。

一个个顶着圆鼓的肚皮,要不是散步回去估计这顿饭会在肚子里坠成一块儿大石头。打包了使劲儿吃都没光盘的饭菜,四人游荡在大街上,享受着北京没有的夜生活。

---------------------------------------------

晚上,因为要共享旅行时的照片,大家商议着不如直接拉个群。还没等反应过来,陈南桥自作聪明地把江语拉进了群。

“陈南桥”邀请你加入了群聊,群聊参与人还有:池子、季子禾。

“你们什么时候背着我建群了?群名是什么意思?”

江语重复读了好几遍群名,“榆木雕刻行动”。

池嘉笙还在念叨陈南桥不严谨的行为,这边季子禾飞速把群名改了。

“季子禾”修改群名为“加减乘除”。

“加减乘除,什么意思?”陈南桥虽然确实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怎么看都像是在转移话题。

“我们四个姓的缩写,笨!”

“你这起名字的方法,抄江语的吧?”池嘉笙说着,把名为“常常见”的群聊展示在季子禾面前。

江语季子禾相视挑眉,击了个掌庆祝。

三人都很满意,竖起大拇指,赞赏他灵光的脑袋,然后一起把群聊置顶,开始释放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