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多士 作品

重逢(十三)

重逢(十三)

将近三个月的假期,就这么结束了。

西南地区的夏冬好像没有间隔,即将迎来短暂又“速冻”的秋天。秋是个容易让人变得多愁善感的季节,一些故事即将开始,一些人却正要告别。

清早,江语正要出门,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个不停。

江语匆匆看了一眼来电显示。

“干嘛?”

“怎么这么久才接电话,你出门了没?别误了飞机,大概几点到,我去接你。”

电话那头,季子禾叽里呱啦说个不停。

“别催了,别催了,正要出门呢。十一点半,首都机场,到时候见。”

江语匆匆挂断电话,这边和妈妈你来我往,不让她送去机场。

“自己一个人行吗?真不用妈妈送你?”陈韵秋仔细检查着江语的随身行李,不放心地问。

“真不用了妈妈,行李又不多,我打个车就去了,你送我过去,还得自己回来,来回折腾俩小时,多麻烦。”

陈韵秋都走出门口了,又被江语推了回去。

“还好提前寄了一点到学校,不然你拿都拿不完。那你路上注意安全,千万别睡着了,上了飞机再睡!证件什么拿的时候仔细点,别随手放在哪儿就忘了拿!到了给我打个电话别忘了。”陈韵秋牵着江语的手,一遍遍叮嘱,尤其是她这在哪儿都倒头就睡的毛病,再加上今天起得早,生怕她误了飞机。

“知道了,知道了,又不是第一次出远门了,我自己会注意的,随时给你报备。”江语看着妈妈就要越说越多的叮嘱,赶紧打岔。

“那能一样嘛,上大学这一走,半年才回来一趟,以前每周都能回来一次,妈妈舍不得你……”

陈韵秋依依不舍之际,江语止住了煽情的话,免得等会儿眼泪落下来。

“好了,好了,想我给我打电话,打视频,以前每星期回来,你也多数不在家,都差不多。”

陈韵秋眉头一皱。“你这孩子,赶紧走,赶紧走。送你到小区门口行了吧。”

母女俩走着,江语的手机不时传来讯息,陈韵秋观察着她一路的神情,忍不住问。

“对了,刚刚谁给你打电话呀?小季吗?”

“是啊,你看,太啰嗦,跟你差不多。”江语说着,举起手机。

陈韵秋掠了一眼,堆叠着的白色框框,长度大概只能容下几个字,回应的绿色框总是独身出现,但一下占据好几行。

“小季是个好孩子,虽然就见过几面,但妈妈能看得出来,家教很好,有礼貌,性格也很开朗,和你挺像的……”

“不愧是我妈,一句话夸两个人。”江语打趣着说道。

“你俩初中高中都是同学,大学还能去到同一个城市,挺有缘分,也知根知底的,在北京互相照应着点,有空约着到处转转,开阔开阔眼界,那么美好的时光,别天天窝在学校里学习。”

“知道了妈,人家搞乐队的,可忙了,还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呢。”

相比起说这是缘分,不如说是赴约,又或者说,所谓的有缘分,不过是事有预谋,不过是坚定的选择。

“搞乐队也挺好,你从小就缺少艺术细胞,多跟人家学学,耳濡目染的,好好熏陶熏陶。”

江语不可置信的眼睛瞪得炯直,侧着头看。

“你以前不是觉得人家不务正业嘛,不是说人家不好好学习,走些旁门左道嘛。”

“乱说,妈妈什么时候这么说过,刚见他第一次,就你们初中开家长会的时候,妈妈就很看好他,再说人家考的学校多好啊,比你还好呢,不好好学习能考上才怪呢。”

陈韵秋一听这话,侃然正色,像是辩解,更像是在纠正一些观念。

“好的,好的,我高瞻远瞩、明理体贴的母亲,就送到这儿吧,赶紧回去吧。”江语接过妈妈手里的行李箱,放到出租车的后备箱。

“拥抱一下吧,大学生。”

陈韵秋张开双臂,搂住已经比自己高一头的女儿,揽在怀里,似珍宝一般,久久不愿放开,手掌顺着乌黑的头发,轻拍女儿的肩膀。

“好孩子,在学校和室友们要好好相处,为人处事低调不张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遇到事情要懂得变通,别一根筋,钻牛角尖,有事儿记得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我们永远是你的底气,知道吗?”

好像中国式的家长就是这样,总是在给予孩子一些经验,总是避免自己的遗憾发生在孩子的身上,总想着他们能在通向终点的道路上按着导航规划好的那样,正确地一往无前。

“知道了妈,保重身体,工作忙也要按时吃饭,早点休息。”

江语趴在妈妈肩膀上,环绕着的手轻轻擦去眼角包藏的泪水。

出租车沿着家门前的马路,消失在视线里。母女俩道别后,陈韵秋的目光久久停在远处,一下子就空荡荡的心,一瞬间涌上来的思念,说不出的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