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多士 作品

再见(二十八)

再见(二十八)

这一天,简直是李东洋的受难日,说是李东洋钱包的受难日更准确一些。

一大早,学生会纪检部的值班老师拿着昨天晚上的查寝单,来到数学办公室。

“李老师,你看下,昨天晚上的通报,涉及三个学生,但是你们班有俩,所以这个钱就先从你工资里扣吧。”

一大早就被扣钱李东洋,李东洋接过纸条逐字阅读:

“628宿舍就寝人数与门牌标注不符。”

一头雾水,李东洋把住628的江语和陈义晨叫了出来,把纸条递给两人。

“怎么回事?”

李东洋不耐烦的语气还夹带着怒气。

“怎么回事?”

陈义晨小声嘀咕着问江语,以前都安排妥当了,怎么这次被发现了。

“昨天晚上太激动,忘记跟纪检部长通个气儿了。”

江语撇着嘴,昨晚只顾着八卦,留宿也是一时兴起,忘记善后了。

“怎么着,我听不见是吧?你们学生会内部还挺腐败啊,我看你这个文体部长也快当到头了吧?”

“确实快换届了。”

刚才的话被听了去,江语这下只敢在心里默默顶嘴了。

“你们仨感情好的很,非得睡到一起是吧?要不我跟学校申请你们仨以后都住一起算了!”

“老师真的可以申请?”

陈义晨也不知道怎么,这会儿听不出好赖话了,眼神里清澈的单纯,李东洋都气笑了。

“可以啊,怎么不可以呢?你们仨申请走读,喊你们爸妈轮流来接你们回去,申请转学都可以!”

感受气氛确实有些严肃,这俩也不是不明是非的孩子,李东洋想着点到为止就好,半开玩笑地缓解气氛,

“江语陈义晨,你俩下次去池嘉笙的宿舍睡,这样被查到也扣他们周老师的钱,别紧着我一个人祸害。大早上刚坐到办公室,就被通知这一天白干了,也稍微同情一下我这老头子嘛。”

“我们也想,不过她宿舍没有空床。”

气氛稍微松懈,江语又在心里回怼。

罚抄一遍《学生宿舍行为规范》,李东洋才放过俩人。

看到最后交上去的成果时,李东洋又气又无奈,和老师斗智斗勇的实感,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校园里:

两人咬文嚼字,说让抄一遍,又没说一人抄一遍。还很团结,不包庇不放过每一个犯错的同伙,有难同当,一篇《行为规范》,三个笔迹。

兴许是吃定李东洋不会再浪费时间让她们做这种意义不大的事情,三人才敢这么干,最后李东洋也确实装作“自己本来也就是这个意思”,没再追究。

他万万想不到,自己钦点的俩纪律委员,是游离在纪律边缘的最大不确定性。

洗漱磨蹭、熄灯后讲话、午睡起床上课迟到、上课偷吃零食……

直到后来,全班的人都知道了,纪律委员不是维持班级纪律的,而是不守纪律需要被鞭策的反面教材。

江语和陈义晨每次违纪被生活老师或者巡查保安逮到,李东洋都会被扣工资,巅峰时期,一个星期被罚三次,江语和陈义晨都有点不好意思,商量着要不俩人把扣了的钱凑给李东洋,但在李东洋逼着罚站、停课写检讨、请家长、威胁走读等一系列惩戒后,放弃了这个念头。

那段时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对他们两头都管用。

李东洋经常说,他说自己已经年过半百,人生将近一半的时间都是和学生们一起度过的。

你以为他要煽情?才不是,他的意思是,大家心里的想法,还有一些行为,就算以为自己隐藏的天衣无缝,对他来说也像函数题的解题步骤一样清晰明了,比试卷上的最后一道证明题还简单。

起初,大家只以为这老头是随便说说唬人的。李东洋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深厚的功力。也是李东洋那次的提醒,让池嘉笙决定出手。

李东洋爱抽人回答问题,觉得这样既能让大家集中注意力,又能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起初同学们听到要提问就发憷,但被抽了几次后发现,答对了直接坐下,答错了也就是站着听他念叨几句,然后再坐下,倒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有时甚至开开玩笑唠唠家常,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随着李东洋对同学们的观察和了解,他的提问也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了,有意思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需要回答的人,因为他们总是成对出现,且性别相反。

万一碰上两个人都没回答出来,一起站着,教室里就是一对害羞的“新人”,一个为他们解决人生难题的“神父”,还有一堆坐着起哄的“亲朋好友”。

那天,李东洋像往常一样,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留了些思考的时间,然后就进入到点名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