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修路与传道
黄河又改道了。
这位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在这次天翻地覆的变动中,再次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祂回到了自己原来的旧道,经由河北,最终从天津附近入海。
好在前些年禹徒治理黄淮的效果不错,有效拦截了泛滥的洪水,又有大明神朝的蒸蒸日上的国运庇护,这才没有造成什么伤亡。
若是在以往,此次又会有数以千万计的百姓,在这次改道中琉璃失所,家破人亡。
黄河古道本是九十九龙山万条龙脉中的一条,上古之时,先辈们察觉到了九十九龙山成仙地将要造成的危机,有大佬出手,截断、搬走了一条条龙山,黄河也由此而生。
可惜晚了一步,终究是无济于事,洪荒古星,最终还是迎来了末法时代。
虽然龙山被搬走了,但是黄河故道的龙脉仍旧存在,此次灵气复苏,是沿着上万龙脉从昆仑而出,黄河中亦有无尽灵气从中而出,催动无尽的洪水,想要回到原来的路线中。
不止是黄河改道,就连消失已久的济水也再现了,它重新在山东大地上流淌,在山东百姓感恩戴德之中,继续滋润着这片干旱了数百年的大地。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除了江河淮济四渎,还有那大陆泽、巨野泽等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上古大湖、名山大川,也纷纷重现人世。
很多人一早起来,发现家门口或是流淌着一条河,或是出现了一片陌生的山脉,或是倾泻了一片汪洋……
当然,对于这些情况,朱存梧早有预料,《圣墟》中,灵气复苏之时,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他自然会提前预防着,锦衣卫、道门修士都派了出去,坐镇各个州县之中,以防不测。
索性,除了突兀出现的名山大川、江河湖泊,倒也没有其他的危险,那些隐藏在各个秘境折叠空间之中的洪荒猛兽,都还没有出现,或者说,它们现在还出不来,外界的环境还不太适合它们。
由于提前准备完善,所以除了一桩桩个别的案例,倒也没有太多的百姓在这场巨变中丧生。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神州大地。
至于海外蛮夷之地,就没那么幸运了。
虽然整个洪荒古星都已经成了大明的领土,但是大明神朝的国运却只聚集在神州大地,可庇护不到海外那么远,当然了,纵是能庇护到,朱存梧也会操纵国运不去庇护蛮夷。
虽然蛮夷脚下的土地如今也是大明的国土,但是这些蛮夷却不是大明的子民,他们仅仅是大明的奴隶而已。
对于蛮夷奴隶的死活,大明上上下下没有人在意。
“这是他们罪孽深重,天地都要惩罚他们!”
这是泰武皇帝的原话,只因有一年轻的御史,想要出于人道主义对蛮夷救援一二,所以遭到了皇帝的贬斥。
那位年轻御史,也被举族流放罪州。
“既然喜欢和蛮夷打交道,那就全家一起去当蛮夷吧,大明没有你这等卖国之贼的位置!”
泰武皇帝才不管什么因言获罪、言论自由什么的,只要是你说的话让他不满意,直接革职查办流放一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