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问黄庭 作品

第211章 翻天覆地

新时代的大船,没有那些旧时代残党的席位。

各方残余守旧势力的反扑,基本上连一点浪花都还没有掀起来,就迅速被地方驻军扑灭了。

这也是必然的!

早在泰武元年起,朱存梧就已经着手对大明进行改造,使其脱胎换骨,可不是靠那些废物就能够轻易撼动的。

大明神朝的建立,浩浩汤汤奔流而去,迅速席卷整片神州大地,乃至整颗洪荒古星。

神州各州县,都建立了官方学堂,中央太学、京省大学、府郡中学、州县小学,层层而下,有退役士卒、道门修士担任教谕,教导世人读书习字,练武修道。

不过由于灵气复苏才刚刚开始,也因为洪荒古星的修道之士的人数有限,因此目前阶段,小学只教读书练武,打下底子,只有进入中学,才开始涉及修道体系。

当然了,中学的教谕不可能是大修士,基本都是轮海秘境、道宫秘境的修士,由他们担任教谕,朝廷每年会给予一定的修炼资源充当俸禄。

各省大学的教谕,则是由化龙秘境、四极秘境的修士担任;

而作为大明的最高学府太学,则是由一位号曰栖日道人的仙二大能担任祭酒,其他教谕,也皆是仙台秘境。

虽然如此,但是传道授业大业却进行的不太顺利。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质修道,那些十年苦读的儒家学子,若是能够修行到还好,在修仙长生的诱惑下,可以轻而易举地就改换了门庭。

但是那些没有资质的就不行了,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政令变化,又求仙无望,以至于闹出了很大的乱子,甚至有不少人和那些反贼勾搭在一起。

虽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但是影响实在不好。

其实不只是读书人,就连普通的黔首百姓都不能理解,修道长生什么的,距离他们实在太遥远了,这些都是属于神话传说中的故事,他们就根本没有想过这些东西,甚至没有时间想这些。

普通百姓只为碎银几两而奔波,哪有功夫去修仙求道?

百姓们也不是没有在天幕中见识过皇帝陛下的盖世英姿,但是那又不能当饭吃,参拜过之后,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最多也就想着皇帝陛下修道成功,能够多铲除一些贪官污吏,天下太平,让自家一家子都过上好日子。

最多,也就是家里出一个读书种子,能当上三老那样的官吏,自家也能够光耀门楣。

实在是非常朴素的愿望。

《管子》言,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

用朱存梧前世的话来说,就是人的需求是分级别档次,由最低的物质需求,到最高的精神需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需要一步步得来实现。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只有一家人填饱了肚子,好好享受到了人间富贵,才有可能再去追求修道成仙之类的。

毕竟穷文富武,练武都要花费巨大,更别说修仙了,百亩良田都不够供养一个轮海境修士。

对于这方面,朱存梧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慢慢来,潜移默化之下,一步步引导百姓转变观念,让他们认识到修道带来的好处,从而努力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