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舆论压力
东厂密室。
屋里点着几盏油灯,墙上挂着大明疆域图,摇曳的光影在李进忠脸上投下阴森的纹路。
“这事儿得办得滴水不漏,先从衮州知府下手。”
手下递上一个描金小匣子:“公公,这是知府大人最爱的和田玉扳指。”
李进忠打开匣子,借着灯光细细端详扳指上精雕的花纹,嘴角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知道他好这口,你亲自跑一趟,就说只要他按咱们说的办,以后好处少不了。”
烈日炙烤着兖州知府衙门的青石板。民妇丈夫攥着皱巴巴的状纸,在衙门口来回踱步,汗湿的手掌几乎要把纸张攥碎。终于,他一咬牙敲响了鸣冤鼓。“咚!咚!咚!”鼓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也惊动了正在后堂把玩玉器的知府。
大堂之上,男人刚要开口,就被知府猛地一拍惊堂木打断:“空口无凭!你说孔家少爷干坏事,证据呢?没有证据就是诬告!”男人急得直磕头:“大人,乡亲们都看见了啊!事发当日,刘老汉、王婶子都在田埂上!”知府却眯起眼睛,慢条斯理地转动着新得的玉扳指:“证人何在?可有文书?本官断案,最讲证据。”
原来就在前一天,李进忠的人不仅送来了价值连城的玉扳指,还附上一封密信。信中隐晦提及知府三年前挪用官银修缮私宅之事,末尾轻飘飘写着:“若能相助,过往皆成云烟。”此刻知府望着堂下喊冤的男人,心中冷笑:孔家树大根深,司礼监更是得罪不起,这桩案子,不审便是最稳妥的解法。
听闻州府不理这桩案子,民妇丈夫蹲在妻子坟前哭得撕心裂肺。坟头新添的黄土在风中簌簌掉落,几只乌鸦在枯树上发出刺耳的叫声。这时,几个头戴斗笠的陌生汉子凑过来,一边递上酒葫芦一边叹气:“兄弟,孔家仗着是圣人后代,在这儿横行霸道不是一天两天了!去年张屠户的女儿,不也被他们府里的管家糟蹋了?最后连个说法都没有!”
几句话说得男人眼睛通红,抄起扁担就要去孔府拼命,却被众人死死拦住:“使不得!咱得想个更稳妥的法子。”为首的汉子压低声音:“听说京城有青天大老爷,要不咱去告御状?”人群中立刻有人附和:“对!告御状!让皇上给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