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果园里的新鲜事,一桩接一桩(第2页)
小张赶紧接话:“我昨儿个做了分层架,您看能不能用上?”
老王师傅眯着眼看了看铁架:“小伙子手挺巧啊,稍微改改高度,正好能塞进烘干箱。”
正说着,赵丽端着盘苹果糕过来:“王经理尝尝这个,加了点新东西,看看合不合老外的口味。”
戴眼镜的姑娘拿起一块掰开来:“质地比上次紧实多了,我们实验室可以测下水分含量,达标就能发样品去欧洲试试。”
王涛突然指着墙上的认养果树名单:“你们这认养模式挺新鲜啊,能不能在包装上印个二维码,让国外客户也能远程看果树?”
艾力眼睛一亮:“我懂!就跟直播似的,我让县城的表弟弄个小程序,扫码就能看实时画面!”
小林赶紧记在本子上:“这个主意好!还能让客户选自己树上的苹果做苹果干,更有参与感。”
中午吃饭时,王刚端上来一盘新做的苹果酥,层层起酥里夹着苹果丁。
“这是按西式点心做的,” 王刚有点紧张,“用黄油起的酥,不知道合不合口味。”
王涛咬了一口,眼睛瞪圆了:“这个绝了!比我在法国吃的苹果派还香!小赵,这个也得算个备选产品!”
赵丽乐得合不拢嘴:“真的?那我让王刚多做几种花样,总有能卖动的。”
下午老王师傅带着小张和艾力拆烘干房的旧铁皮,小林和王涛在树荫下签补充协议。
“这两千斤苹果干下月初就得发,” 王涛用笔敲了敲合同,“船期都订好了,可别耽误了。”
“放心吧,” 小林在落款处按下手印,“老王师傅说三天就能盖好烘干房,到时候一天五百斤稳稳的。”
戴眼镜的姑娘突然说:“对了,我们公司想在包装上印你们果园的照片,显得真实,能拍几张吗?”
赵丽赶紧接话:“能啊!让艾力给拍,他上次给沙狐拍照都拍得活灵活现的。”
艾力举着手机就站起来:“现在就拍!让张阿姨带着妇女们在选果区忙活,再让孩子们举着沙狐画站旁边,保证热闹!”
正拍着照,小张突然喊:“王师傅快看!保温棉裁短了两寸!”
老王师傅拿着卷尺跑过去量了量:“嗨,我记成老尺寸了,没事,拼接一下照样用,就是多费点胶带。”
小林笑着递过瓶矿泉水:“师傅喝口水歇会儿,差两寸不碍事,咱这果园的活儿,哪能那么丁是丁卯是卯。”
太阳快落山时,王涛要走,赵丽往他车里塞了满满一筐苹果:“带回去给厂里人尝尝,都是今儿个刚摘的,脆着呢。”
王涛掏出个信封:“这是样品检测费,苹果糕和苹果酥的都有,等结果出来就给你们消息。”
车开出去老远,还听见王刚在喊:“王经理放心,我明儿个再试做两种口味!”
晚上乘凉时,小林和艾力坐在苹果树下数星星,远处的气象站指示灯忽明忽暗。
“你说咱这苹果糕真能卖到欧洲去?” 小林揪了片叶子揉碎了,“听说那边超市里的点心都包装得特精致。”
艾力往嘴里扔了颗野枣:“咱这有沙狐啊!你看网上那些外国小孩,看见动物图案就挪不动腿。再说了,王刚那手艺,不比城里蛋糕店差。”
“也是,” 小林笑了,“刚开始就想种几棵果树糊口,现在倒好,又是烘干房又是小程序的,做梦都不敢想。”
艾力突然指着西边:“你看那片云,像不像咱画的沙狐?举着苹果那个姿势!”
小林眯着眼看了半天:“还真像!说不定是老天爷都帮咱呢。”
第二天一早,果园里更热闹了。王刚带着三个新做的模具来,赵丽和张阿姨在调试蜂蜜的用量,小张跟着老王师傅给烘干房钉保温棉,孩子们围在艾力身边学画二维码,李工蹲在实验田边记录菌种的变化。
小林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这果园就像棵刚扎根的苹果树,以前只盼着它活下来,现在却眼看着它抽出新枝,冒出嫩芽,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能结出满树的甜果子呢。
赵丽突然在屋里喊:“小林快来看!王刚做的苹果酥起了十八层酥!”
小林笑着跑过去,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金黄的酥点上,像撒了层碎金子,暖烘烘的。她知道,这果园里的新花样,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