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环保公司的成长与担当:从市场开拓到社会责任路
自那次学校的环保活动后,公司里大家的干劲更足了。?求,书^帮_ +更-新-最_全*这天,赵丽又把大刘叫到了办公室。
赵丽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说道:“大刘啊,上次去学校开展活动,反响很不错。我琢磨着,咱能不能把这个环保教育的事儿做得更系统些,不仅仅是去学校讲讲知识、捐点设备。”
大刘挠挠头,思考了一会儿说:“赵姐,我觉得可以和教育局合作呀,把环保教育纳入学校的常规课程体系里。这样孩子们能更深入地学习环保知识。”
赵丽眼睛一亮,点头说:“你这想法好。但和教育局合作可不是件简单事儿,咱们得有个详细的计划。你先去了解了解,教育局那边对这类合作有啥要求,需要咱们准备些啥材料。”
大刘应道:“行嘞,赵姐。我这就去打听打听,争取尽快把情况摸清楚。”
过了几天,大刘又来找赵丽。一进门,大刘就兴奋地说:“赵姐,我打听到啦!教育局那边对咱们的想法还挺感兴趣的,他们希望咱们能提供一套完整的环保教育课程方案,包括教材、教具,还有师资培训啥的。”
赵丽皱了皱眉,说:“这可不是个小工程啊。不过要是能成,那对环保教育的推广意义可就大了。李工呢,叫他过来,咱们一起合计合计。”
不一会儿,李工来了。赵丽把情况跟他说了一遍。李工扶了扶眼镜,说道:“赵总,教材和教具这块,咱们技术团队可以和市场部合作。教材内容就结合咱们现有的环境监测技术知识,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编写。教具的话,就以咱们公司的一些简易监测设备为基础进行改造。但师资培训这块,可能得请一些专业的教育人士来帮忙。”
赵丽点点头,说:“李工,你说得在理。大刘,你去联系联系师范院校,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专家愿意和咱们合作,帮忙进行师资培训。李工,你和技术团队、市场部先把教材和教具的初步方案拿出来。”
大刘和李工齐声说:“好嘞,赵总!”
又过了一段时间,大刘和李工带着各自的成果来找赵丽。
大刘先说:“赵姐,我联系了几所师范院校,有一位王教授对咱们的项目很感兴趣。他专门研究教育方法的,觉得咱们这个项目要是做好了,对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很有帮助。”
李工接着说:“赵总,教材和教具的方案也出来了。教材我们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了几个版本,内容从简单的环保现象到深入的监测原理都有。教具呢,就是把咱们的简易设备进行了卡通化设计,操作也更简单有趣了,孩子们上手容易。”
赵丽看着方案,满意地笑了,说:“你们俩干得漂亮!大刘,你尽快和王教授确定合作细节。李工,安排人按照方案先做出一批教材和教具的样本,咱们拿着样本再去和教育局具体谈合作。/k\a/y?e¨-¨g\e`.·c+o+m`”
在大家的努力下,公司拿着精心准备的样本和方案,成功和教育局达成了合作协议。接下来,就是忙碌的实施阶段。
这天,赵丽在公司的会议室里召集大家开会。
赵丽说:“和教育局的合作正式开始了,这是个大项目,大家都辛苦点。大刘,师资培训那块你多盯着点,一定要保证培训质量。李工,教材和教具的生产和配送,你负责协调好,千万别出岔子。”
大刘和李工纷纷点头。大刘说:“赵姐,您放心,我每天都跟王教授沟通进度,确保培训按计划进行。”
李工也说:“赵总,生产厂家那边我已经盯紧了,质量和进度都有保障,配送路线也规划好了,能按时送到各个学校。”
随着环保教育课程在学校的逐步开展,社会上对公司的赞誉声越来越多。但就在大家干劲十足的时候,问题也出现了。
这天,大刘一脸愁容地走进赵丽的办公室。
大刘说:“赵姐,不好了。有学校反馈,说咱们的教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故障,虽然不影响整体教学,但还是有点麻烦。”
赵丽皱了皱眉头,说:“怎么会这样?李工知道这事儿不?”
大刘说:“我刚跟李工说了,他已经带着技术人员去学校查看情况了。”
过了一会儿,李工打电话过来。赵丽开了免提,李工在电话那头说:“赵总,我查清楚了。是生产厂家在一批零部件的采购上出了点问题,导致部分教具出现故障。我已经要求他们立刻整改,并且重新生产一批零部件,尽快给学校换上。”
赵丽严肃地说:“李工,这可不是小事。一定要让厂家保证以后不再出现这种问题,质量把控一定要严。另外,给学校那边好好道个歉,就说咱们会尽快解决。”
李工说:“好的,赵总,我这就去办。”
挂了电话,赵丽对大刘说:“大刘,咱们不能因为事情多就疏忽了质量。以后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都得把质量放在首位。这次的事儿给咱们提了个醒。”
大刘点点头,说:“赵姐,我明白了。以后我也多注意这些细节。”
在李工的督促下,厂家很快解决了教具的问题,环保教育课程又顺利地开展起来。 随着课程的推进,公司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不少其他地区的教育局也纷纷联系公司,希望能引进这套环保教育课程。
赵丽又把大刘和李工叫到了一起。
赵丽笑着说:“你们看,咱们的努力有成果了,其他地区也想引进咱们的课程。这是好事,但也是个挑战。咱们得考虑怎么把这个模式复制推广出去。大刘,你先说说想法。”
大刘想了想说:“赵姐,我觉得咱们可以先成立一个专门的推广团队,负责和各地教育局对接。??x秒°章>?节?小ˉ-;说?网-|^ t+更~`新?最e¨快±?=然后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做一些微调。还有,师资培训这块,咱们可以培养一些当地的培训师,这样能提高效率。”
李工也说:“赵总,我同意大刘的想法。技术方面,我们可以开发一个线上平台,把教材、教具的使用说明,还有一些教学案例都放在上面,方便各地的老师学习交流。”
赵丽听了,高兴地说:“你们俩想得都很周全。大刘,你负责组建推广团队,制定推广计划。李工,你安排技术人员开发线上平台。咱们一鼓作气,把这个环保教育事业做得更大。”
大刘和李工领命而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推广团队组建起来了,线上平台也顺利开发完成。
在和一个外地教育局的洽谈会上,大刘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环保教育课程体系和推广计划。
对方教育局的负责人听了之后,说道:“刘经理,你们的方案确实很不错。但我们地区的教育资源和你们当地有些不同,特别是在师资力量上。你们这个师资培训,能不能更有针对性一些?”
大刘笑着说:“您提的这个问题很关键。我们可以根据贵地区老师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培训方案。比如,如果老师对环保知识了解较少,我们就从基础的知识讲起;如果老师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提升,我们就多安排一些教学实践的培训。”
对方负责人点了点头,说:“这样就好。另外,线上平台虽然方便,但我们还是希望能有一些实地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