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学到力量 作品

第八十五章 打脸小本子

可不管他们怎么去看,都没能从其中找出一点问题来。

于是他们就又故技重施,还想像十年前那样,从与会的研发团队口中,打听消息。

可是徐教授他们已经吃过了教训,这次怎么可能重蹈覆辙。

一通折腾无果,这帮日本人也只能是给自己找借口,用这台光刻机采用了部分日本技术为给自己挽尊。

这点倒确实是事实,李皓也并没想否认。

只是在旁边淡淡的说了句:“什么时候,技术研发都得要求闭门造车,我怎么听说你们日本得光刻机技术,最开始还是盗版得美国gCA公司,不知道当时你们有给钱吗?”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李皓这话一下子就戳到了日本人的脊梁骨上。

后世总有愤青贬低中国,把“山寨”这个名词,跟中国制造划上等号。

殊不知,“山寨祖先”真的不是中国,而是一直被他们无脑吹嘘的日本!

只不过在日本人的心中,他们并不认为“山寨”是个贬义词,而是把自己重新做了定义,起了一个很有“工业党”的名字——“逆向工程”。

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它们基本上是学习中国的政经乃至文化制度,和服、樱花、茶道、相扑……这些日本的文化象征,其实都源自中国。

此后,在满清的统治下,中国的经济文化日渐凋敝,日本也不再学中国,就将目光转向了欧美。

自此走上了“山寨”欧美的道路,并且半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在电脑、通信产品、相机等领域紧跟欧美的创意。

例如,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照相机是在美国诞生的,日本人经“逆向工程”消化后,掌握了核心技术并有所创新,反而成为全球最大的数码相机生产供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