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迎客楼夜话
暮色彻底漫了下来,将清河镇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昏黄里。
镇子入口的石拱桥下,溪水潺潺流淌,映着岸边灯笼的光晕,碎成一片晃动的金箔。欧阳逸飞三人策马穿过石桥,蹄声踏在青石板路上,惊起几只栖息在屋檐下的夜鸟,扑棱棱地飞进了更深的夜色里。
“迎客楼”的幌子就在不远处的街角,那是一块红绸包裹的木牌,上头用金粉写着三个大字,被两盏高悬的气死风灯照得亮堂堂的。幌子在晚风中轻轻摇晃,牌角的铜铃偶尔发出“叮铃”的脆响,倒成了这寂静小镇里最热闹的声息。
还没等马走到门口,一个穿着蓝布短褂、腰间系着白布围裙的伙计就颠颠地跑了出来。这伙计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脸上带着一股子机灵劲儿,老远就扬起了嗓子:“哎哟!客官里面请!看这三位的气度,定是远道而来的英雄豪杰吧?”
他说话间已经跑到马前,麻利地接过欧阳逸飞递来的马缰绳,又转头去接梅降雪和苏璃的,嘴里不停歇地念叨:“今儿个天儿冷,楼里刚烧了地龙,暖和着呢!楼上还有几间上好的空房,临街的,敞亮,保准客官住着舒坦!”
欧阳逸飞翻身下马,拍了拍伙计的肩膀:“有劳了,给我们备两间上房。”
“得嘞!两间上房,马上就伺候着!”伙计应得干脆,又冲里头喊了一嗓子,“小三子!把这几匹好马牵到后院马厩,多加些精料,仔细照看着!”
从里头跑出来个更小的学徒,连忙接过缰绳,小心翼翼地牵着三匹神骏的马往后院去了。那伙计则弓着身子,做了个“请”的手势:“客官,楼上请!咱们这迎客楼虽不算大,但厨子的手艺在清河镇可是数一数二的,红烧肘子、清蒸鲈鱼,都是招牌,要不要小的先给客官备上?”
苏璃一听“红烧肘子”,眼睛亮了亮,偷偷拉了拉梅降雪的袖子。梅降雪看她这副模样,忍不住笑了,对伙计道:“先把房间收拾出来,晚些时候再传菜吧。”
“好嘞!”伙计领着三人往楼里走,推开那扇挂着铜环的木门时,一股混杂着饭菜香和炭火味的暖意扑面而来。
楼里已经坐了七八成的客人,大多是镇上的居民,或是行商打扮的路人。每张桌子上都点着油灯,昏黄的光线下,人们高声谈笑着,碰杯声、划拳声、筷子敲碗的声音混在一起,热闹得很。靠门边的一张桌子上,几个汉子正唾沫横飞地说着什么,看那样子,像是在议论傍晚岔路口的凶案。
伙计显然是个会察言观色的,见欧阳逸飞三人目光扫过那张桌子,连忙压低了声音:“客官莫怪,镇上出了那样的事,大家伙儿心里都不舒坦,难免多念叨几句。楼上清净,小的这就带您上去。”
他领着三人绕过一张张桌子,沿着靠里侧的木楼梯往上走。楼梯是老旧的红松木做的,踩上去发出“吱呀”的轻响,栏杆上的红漆早已斑驳,露出底下暗沉的木纹,却透着一股子岁月沉淀的安稳。
二楼果然比楼下清静许多,只有几间房的门敞着,隐约能听到里面的说话声。伙计领着他们走到走廊尽头的两间房,推开其中一扇的门:“客官您看,这间是给两位姑娘的,窗户对着后院的石榴树,夜里安静。”
苏璃和梅降雪走进屋,只见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一张八仙桌靠窗放着,两把椅子摆在旁边,靠墙的位置放着一张拔步床,被褥叠得整整齐齐,角落里的炭盆里还燃着炭火,把屋子烘得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