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雪撬
寒风呼啸,雪片如刀,割得人脸生疼。崔琰勒住战马,望着眼前白茫茫一片的雪原,眉头紧锁。
大军开拔不过三日,便遇上了这场十年难遇的暴雪。
"报——"一名斥候踏着及膝的积雪艰难跑来,单膝跪地,呼出的白气在胡须上结成了冰晶,"启禀将军,前方三里处发现泥泞沼泽,粮车已陷入三辆,动弹不得!"
周朔翻身下了雪影马,黑靴立刻陷入雪中,发出"咯吱"一声响。他大步走向队伍前方,身后亲兵急忙跟上。
转过一道被雪覆盖的山脊,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沉——十几辆粮车歪歪斜斜地陷在泥雪混合的洼地里,数十名士兵正喊着号子试图推动,车轮却越陷越深,泥浆已经没过了半个轮毂。
"主公,这雪下得太急,地表还未完全封冻,底下全是烂泥。"牛大抹了把脸上的雪水,胡须上结满了冰碴,"照这样下去,天黑前我们走不出这片洼地。"
周朔环顾四周,士兵们脸上写满疲惫。
有人小声嘀咕:"这鬼天气,别说打仗了,能活着到青州就不错了..."
"闭嘴!扰乱军心者斩!"牛大厉声喝道,那士兵立刻噤若寒蝉。
周朔抬手制止牛大,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扎营休整。牛大,随我来。"
中军帐内,炭火盆散发着微弱的热气。崔琰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在案几上缓缓展开。
牛大凑近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器械图样和文字说明。
"这是...之前主公的方略?"牛大瞪大眼睛。
崔琰点头,修长的手指轻轻点在一幅绘有奇特车辆的图样上:"主公推迟半月出兵,就是为了赶制此物——雪橇。为的就是不时之需,现在用上此物正是时候。"
牛大挠着络腮胡,疑惑道:"这玩意儿真能行?"
"雪撬在雪上运载比车轮快三倍不止。"周朔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传令工匠营速速组装此物,两个时辰内,要看到第一批成品。"
牛大抱拳:"属下亲自去督办!"
帐外风雪依旧,工匠营却已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张铁匠指挥着二十余名工匠,将预先准备好的木板、铁条和皮革取出。
他对照图纸,大声指挥:"把粮车轱辘卸了!底部加装三尺宽的木橇板,前端翘起!"
士兵们面面相觑,一个年轻士兵忍不住问:"张师傅,这玩意儿真能滑?"
"少废话!主公说能就能!"张铁匠一锤子砸在木板上,"去个人把熟皮子拿来,包在橇板底下,钉结实了!"
小半个时辰后,第一架雪橇组装完毕。
五米长的橇身,前端高高翘起,底部包裹着防水皮革,关键部位钉着铁条加固。
十余名工匠围着这个奇怪的装置,有人好奇地用脚踢了踢,雪橇纹丝不动。
"让开让开!"牛大挤进人群,拍了拍雪橇,"结实!来几个人,试试效果!"
十名壮汉上前,将绳索套在肩上,齐声吆喝:"嘿——哟!"雪橇缓缓移动,却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拖痕,丝毫没有滑行的迹象。
"不对啊..."张铁匠皱眉看着图纸,"怎么滑不动啊?"
这时,一个瘦小的身影从人群中钻出,怯生生地说:"大人,小的...小的可能知道问题在哪。"
众人回头,见是个满脸冻疮的小兵,身上的棉甲显得过于宽大。牛大皱眉:"李小五?你一个辎重营的伙夫懂什么?"
李小五缩了缩脖子,却还是鼓起勇气道:"小的家乡在燕山,每年大雪封山,我都用雪板打猎。这雪橇底下太粗糙,得打磨光滑,最好再涂一层猪油..."
张铁匠眼睛一亮:"有道理!快,把刨子拿来!"
经过重新打磨和上油,雪橇底部变得光滑如镜。这次只用了六个人拖拽,雪橇便顺畅地滑了出去,在雪地上留下一道优美的痕迹。
"成了!"牛大拍腿大笑,"李小五,你小子有两下子!"
李小五不好意思地挠头:"大人过奖了,就是...就是这拖拽的法子也不对。我都是站在雪板上,用木杖撑地..."
周朔不知何时已站在人群外围,闻言走上前来:"你会滑雪?"
李小五见是主公,吓得扑通跪下:"回、回主公,小的会一点..."
"站起来,军中只行军礼,演示给我们看看。"周朔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工匠们迅速按照李小五的描述改制了一对简易滑雪板。李小五战战兢兢地将皮绳绑在靴子上,拿起两根木棍,深吸一口气,向前一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