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 作品

警世通言第三十七卷 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2页)

当天傍晚,夜幕降临。苗忠对万秀娘说:“小娘子,这里不安全,他们一直想害你。”万秀娘焦急地问:“那大官人,现在该怎么办?”苗忠答道:“这好办。”说着,他背起万秀娘,连夜赶路。一直走到天亮,他们来到一座庄院。苗忠将万秀娘放下,敲响庄门,里面回应道:“马上来。”不一会儿,一个庄客走了出来。苗忠说:“麻烦通报庄主,就说苗大官人在门外。”庄客进去通报后,庄主走了出来。这位庄主头戴系着砖块的头巾,身穿绣着花纹的青罗褙子,腰间系着袜头裆裤,脚上穿着时髦的丝鞋。

苗忠与庄主相互行礼后,带着万秀娘来到草堂,三人分宾主坐下。苗忠对庄主说:“麻烦哥哥,想把这个人寄放在您庄上。”庄主爽快地答应:“放在这里没问题。”苗忠与庄主一起喝了几碗酒,吃过早饭,便独自离开了。随后,庄主把万秀娘带到书院,告知她:“你还不知道吧,十条龙苗大官人把你卖给我了。”万秀娘听闻,泪水夺眶而出。她心中满是悲愤,默默想着:“苗忠这个恶贼!抢了我的财物,杀了我哥哥和仆人,还将我骗到这里卖掉,我怎么活得下去?”

此后的日子里,万秀娘终日郁郁寡欢。一天夜里,天空阴沉,月色黯淡。万秀娘独自走到后花园,望着天空哭诉:“爹爹,是不是您平日做事不讲道理,才让我遭受这般磨难?苗忠这个恶贼,抢我财物,杀我亲人,骗我至此,还将我卖掉!”她解下抹胸,抛向一棵大桑树,悲戚地说:“哥哥、周吉,你们在黄泉路上等着我,我生是襄阳府人,死是襄阳府鬼。”就在她准备上吊自尽时,黑暗中,假山后突然走出一个大汉,手持朴刀,低声喝道:“别出声!你的话我都听见了。别寻死,我救你出去,怎么样?”万秀娘又惊又喜,忙问:“真的吗?不知壮士尊姓大名?”大汉回答:“我叫尹宗,家中有八十岁的老母亲,我因孝顺出名,大家都叫我孝义尹宗。我本想来这里偷些东西赡养母亲,没想到遇到你,正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救你出去,别害怕。”

尹宗将万秀娘背到园墙边,用力一托,让她骑在墙头上,自己则用朴刀借力,翻墙而过,接住万秀娘。两人正要离开,黑暗中突然刺来一枪,一个园外巡逻的人发现了他们。尹宗侧身躲过,那枪扎在墙上拔不出来。尹宗背着万秀娘,提刀快步逃离。

到了尹宗家,尹宗在路上就对万秀娘说:“我娘性格古怪,不太容人。到了我家,你得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她。”进了家门,尹宗的母亲听到儿子回来,忙开门迎接,本以为儿子背回了什么好东西,却见是个女子。老太太顿时大怒:“我让你去偷东西养我,你背个女人回来干什么?”说着,拿起棍子打了尹宗几下。万秀娘见此情景,心中十分害怕。尹宗放下万秀娘,让她拜见母亲,并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老太太听后,态度缓和下来:“怎么不早说?”尹宗问母亲:“我现在送她回去,您看行吗?”老太太问:“你打算怎么送?”尹宗说:“路上就装作兄妹,住店时也这么说。”老太太点点头,转身回房拿出一件千补万衲的旧红衲背心,披在万秀娘身上,指着尹宗叮嘱道:“你看到这件背心,就像看到我一样,路上不许胡来,不许欺负这女子。”

万秀娘拜别老太太,尹宗背着她踏上前往襄阳府的路。傍晚,他们来到一家客店,以兄妹的名义住下,吃过饭后便休息了。三更时分,万秀娘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心中暗想:“尹宗救我一命,如同再生父母,我不如嫁给他,以报答他的恩情。”她轻轻下床,摇醒尹宗,含羞说道:“哥哥,有几句话想跟你说。承蒙哥哥救命之恩,我……不知哥哥意下如何?”尹宗一听,立刻拿起朴刀,严肃地说:“你别胡思乱想!”万秀娘见他态度坚决,心中明白尹宗是个大孝子,一定会听从母亲的话,不会做出越矩之事,便转换话题:“哥哥,到了襄阳府,恐怕不用见我父母了吧。”尹宗回答:“这样也好,明天到了襄阳府,我就回去,你自行归家。”

第二天,尹宗背着万秀娘继续赶路,离襄阳府只剩五六里地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两人无处躲避,看到前方有一座庄舍,便想进去躲雨。然而,谁也没想到,进入这座庄舍,竟让他们的命运急转直下 。

尹宗背着万秀娘躲雨,却误打误撞进了大字焦吉的庄子,这就像推着一车倒霉事,一头栽进了万丈深渊。万秀娘看到焦吉的庄子,顿时目瞪口呆,吓得不知如何是好。焦吉瞧见万秀娘,满心疑惑,却又不敢多问,正犹豫时,一个醉醺醺的人提着朴刀走了进来。万秀娘惊呼:“哥哥,那就是劫我的十条龙苗忠!”尹宗一听,握紧朴刀就朝着苗忠冲了过去,苗忠也举刀迎战。

此时的苗忠有三个致命弱点:一是喝得醉醺醺,意识不清;二是毫无防备,而尹宗却是有备而来;三是他做贼心虚,气势上就输了一截。苗忠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不是尹宗的对手,转身提刀就跑,尹宗紧追不舍。跑出一里多地,苗忠遇到一堵墙,翻墙而过。尹宗只顾着追赶苗忠,却没注意到焦吉拿着朴刀,悄悄跟在后面,突然下手,结果了尹宗的性命。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尹宗一人如何敌得过两人?不一会儿,前面的焦吉和后面的苗忠一同折返回来。

苗忠扔下朴刀,换了一把尖长柄、短刀背、厚刀身、薄刀刃的八字尖刀,左手揪住万秀娘的衣襟,恶狠狠地骂道:“你这个贱人!差点因为你,我命丧在那大汉手里,今天非得给你几刀!”万秀娘见苗忠举刀,急中生智,一只手托住他的手腕,说道:“且慢!你怎么这么糊涂?我根本不认识那大汉,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人,稀里糊涂就被他背着走到这里。我一认出这是焦吉的庄子,就故意引他来见你,你现在杀了我,岂不是冤枉好人?”苗忠听了,觉得有理,便把刀插回刀鞘,转而哄起了万秀娘:“差点错怪你了!”

正说着,万秀娘左手猛地抓住苗忠,右手狠狠扇了他一个耳光,这一巴掌打得苗忠脑袋嗡嗡作响。苗忠顿时怒火中烧,万秀娘却大喊:“苗忠你这个恶贼!我家中还有八十岁的老母亲,你和焦吉要是害了我,不会有好下场!”说完,她“扑通”一声倒地。苗忠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尹宗的魂魄附在了万秀娘身上,他慌忙将万秀娘扶起,等她苏醒过来,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另一边,万员外得知儿子万小员外和仆人周吉被杀,尸体扔在城外五里的林子里,家中一万多贯家财也被洗劫一空,女儿万秀娘下落不明。他立刻到襄阳府衙报案,悬赏一千贯捉拿凶手,却一直没有线索。万员外又自掏一千贯,几个月过去,还是毫无进展。后来州府的赏钱加上万员外的悬赏,一共凑到了三千贯,张贴告示全城缉拿凶手,可依旧一无所获。

万员外的邻居,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伯,有个儿子小名叫合哥。这天,老伯对合哥说:“合哥,你别总偷懒,也该出去卖点‘山亭儿’赚点钱了。”合哥挑着两个土袋,揣着二三百文钱,来到焦吉的庄子里,想买些“山亭儿”。“山亭儿”是一种小玩具,有庵儿、宝塔儿、石桥儿等各种样式。合哥挑了几件后,又说:“再拿几件好看的卖给我。”焦吉不耐烦地说:“你自己去屋角的窗子外面挑。”

合哥走到窗边,正挑选着“山亭儿”,突然听到窗内有人低声叫他:“合哥。”这声音听起来像是万员外女儿的,合哥惊讶地问:“谁叫我?”对方答道:“我是万秀娘。”合哥又惊又喜:“小娘子,你怎么在这儿?”万秀娘叹了口气:“说来话长,我被陶铁僧他们劫到这里。麻烦你回去告诉我爹娘,让他们去官府告状,派人来抓大字焦吉、十条龙苗忠,还有陶铁僧。这个给你,当作凭证。”说着,她解下一个刺绣香袋,从窗缝里递了出来。

合哥接过香袋,贴身藏好,付了“山亭儿”的钱,挑起担子就走。焦吉突然喝问:“你在窗边和谁说话?”合哥吓得浑身发凉,强装镇定地放下担子,反问:“你看见什么了?胡说我和谁说话!”焦吉探头往窗内看了看,确实没人,便没再追究。合哥顾不上担子,撒腿就跑,进城后,他把一担子“山亭儿”连同扁担,一股脑全扔进了河里,兴冲冲地跑回家。

老伯见他空手回来,气得火冒三丈:“‘山亭儿’呢?”合哥答:“扔河里了。”“担子呢?”“也扔河里了。”“扁担呢?”“全扔河里了!”老伯抄起家伙就要打,合哥却兴奋地喊:“三千贯赏钱要到手了!”老伯一头雾水,合哥连忙把遇到万秀娘的事说了一遍,还掏出刺绣香袋。老伯一看,赶紧带着合哥去万员外家。

万员外见到香袋,又叫出夫人辨认,确认是女儿的手迹,一家人抱头痛哭。万员外很快镇定下来,带着合哥到州府报案。官府当即派了二十多名士兵,带上兵器,跟着合哥前去抓人,并限期破案。众人日夜兼程,快马加鞭,朝着苗忠的庄子赶去。

到了苗忠庄子外,合哥让众人先别轻举妄动:“我先进去探探情况。”过了许久,合哥还没回来,众人议论纷纷,猜测苗忠是不是得到风声躲起来了。合哥回来后,低声说:“我有个办法,能把他引出来。”众人在庄子周围查看一番,没发现苗忠的踪迹。有捕快说:“平时苗忠对合哥就像对亲生孩子一样,这次怎么没动静?”大家商量后决定,先派人放火烧庄,逼苗忠现身。

苗忠见庄子起火,提着朴刀就往西跑,捕快们紧追不舍。苗忠慌不择路,逃进一片林子,刚走十几步,就看见一个浑身是血的大汉,手里握着朴刀,正是被他害死的孝义尹宗。苗忠认出尹宗,想跑却被拦住,进退两难之际,捕快们也追了上来,用绳子将苗忠、焦吉和陶铁僧一并抓获,押回襄阳府,关进司理院。经过一番审讯,三人最终认罪伏法,被押赴刑场斩首示众。合哥如愿拿到了三千贯赏钱。

万员外为了报答尹宗的救命之恩,派人把他的母亲接到家中赡养,又花钱在襄阳府城外五里处,为尹宗修建了一座庙宇。直到现在,这座孝义庙依然存在,香火不断。这个故事名为《山亭儿》,也叫《十条龙陶铁僧孝义尹宗事迹》。后人评价说:万员外刻薄待人招来灾祸,陶铁僧穷困潦倒行凶作恶;万秀娘坚忍不拔为自己报仇,尹宗死后成神彰显孝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