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 作品

第二部分第39回 睹娇容沈三思恶意 用奸谋苏氏入牢笼

沈三见王妈要走,急忙拉住她的衣袖,说道:“妈妈就别为难我了。我心里明白,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帮忙。只是我心里实在煎熬得很,求你想办法促成这事儿,明天我先谢你五两银子。等事情成了,再谢你十两。明天午后,我还在这儿等你的回音。”说着,便把那碎银子和圆丝锭一起塞到王妈手里。

王妈见他如此急切,便接过银子,说道:“大官人,这事儿我肯定会帮你,但急不得,得慢慢想办法。这银子我先收下。你要是有空就到这儿喝茶,我自会进来找你,你可别大声嚷嚷,被别人看见了起疑。要是有了办法,我就来给你报喜。要是太心急,这银子我可就还你了。”沈三连忙说道:“听你的,听你的,就拜托妈妈尽力促成了。”王妈点了点头,出门去了,沈三也只好回家。

这位看官,这王妈本就是个老奸巨猾的人,拉皮条、做媒这种勾当对她来说轻车熟路。她拿了沈三的银子后,心里盘算着:“这钱财可得好好享用。沈三这家伙是个吝啬鬼,我得慢慢收拾他,不怕赚不到二三十两银子。到时候买个十三四岁的丫头,养个一年半载,送到妓院去,或者找个地方做伙计,要是能有个阔佬给她梳拢,就能发一笔大财。就算不行,赚些牵线搭桥的钱,我下半辈子也有依靠了。”

王妈一路胡思乱想着,回到家后,苏氏问道:“王妈,怎么去了这么久?”王妈从提篮里拿出点心,放在苏氏面前,笑着说:“大娘先吃点东西,我给你讲个笑话。”苏氏问:“什么笑话?”王妈笑着说:“我刚才买点心回来,走到山河轩茶馆门口,有人叫我。你猜是谁?”苏氏说:“我又不是神仙,怎么知道是谁?”王妈说:“说起来大娘也见过这人。他住在东门内北街上,竹丝墙门里,是个官家公子,叫沈三爷。就是前天中午,我出来叫大娘吃饭时,恰巧走过的那个穿着百蝶绣花湖色海青的标致后生。他对我说,湖北襄阳的标致妇人,他见过几千几百个,都不放在心上。可自从那天见了大娘,就着了迷。当天回去,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像丢了魂一样。只怕就这么害上相思病了。这小子,我听他说得这么放肆,本想打他三个嘴巴。但他是官家公子,而且是我以前的主人,只好啐了他一口就跑回来了。就被他耽搁了半天,让大娘等急了。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叫花子还想着皇后呢,你说可笑不可笑?”苏氏听了,微微一笑,说:“原来是这样。”王妈一边说,一边观察苏氏的脸色,见她既不生气也不高兴,心里也摸不准她的想法。心里想:“她要是没这个心思,我就把这事儿放下,看来这事儿难成,那锭银子还不一定能落我手里;她要是主动问起这事儿,那就是春心萌动了,我就可以用个妙计,把他们撮合到一起。”

暂且不说王妈心里的盘算。且说沈三第二天一早便出了东门,在孙家门前走来走去,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来回走了四五趟,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便到山河轩茶坊里泡了一壶茶。坐了一会儿,不见王妈出来。付了茶钱后,又走到东首酒店里喝了一碗酒。然后又走回山河轩吃茶,这样来回了三次。那茶坊的伙计笑着问:“三爷,是在等朋友吗?”沈三说:“是啊,是啊。今天看来他是失约了,我明天再来等他。”付了茶钱后,便走出门来。这时已经临近年关,白天时间短,眼看着红日西沉,沈三只好回家。第二天,沈三又来到这里,有时候看见王妈走过,沈三连连咳嗽示意,王妈看了他一眼就走,也不进茶坊。沈三记得王妈叮嘱过不要大声叫喊,只能忍着,心里难受极了。就这样一连等了三天,沈三昏头昏脑的,像丢了三魂七魄一样。

且说王妈见苏氏一直不提起这事儿,心里很纳闷,便说些闲话,绕着弯儿说到沈三,说他为人温柔体贴,度量很大,全是好话。苏氏本来没这个心思,但被王妈这张巧嘴东拉西扯,把沈三说得这样好那样好,还时不时说些风流话,渐渐地引动了苏氏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