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21回 句曲山侠客遇高人 华阳洞众妖谈邪道(第2页)
过了许久,一枝梅和李武游览完三茅宫,却不见众人,便四处寻找。他们发现徐鸣皋四人躺在石头上熟睡,连忙将他们叫醒。徐鸣皋睁眼一看,那三人连同小童早已不见踪影。他将饮酒的经过告诉一枝梅,罗季芳还在一旁嘀咕:“我平日喝十来斤高粱酒都没事,今天这一杯酒,还没尝出味儿,怎么就醉成这样?”一枝梅笑道:“这酒不算稀奇。要是仙家的百日酒,喝一杯能醉百日;千日酒下肚,更是要睡上三年才醒。”众人满心疑惑,却怎么也猜不透那三人究竟是什么来历。
众人不再纠结此事,一起前往后山探寻华阳仙洞。传说这里是三茅真君得道成仙的地方,可到了洞口才发现,洞口狭小逼仄,里面潮湿阴暗,实在没什么看头。反倒是旁边的毒蛇洞和仙人洞,洞口宽敞得像城门,洞内干燥平坦。仙人洞口的石头上还刻着“内有毒蛇”四个大字。罗季芳不以为然:“这洞宽敞得能跑马,能有什么毒蛇?咱们进去瞧瞧!”众人本就一身英雄胆,自然不惧毒蛇,便一同进洞。可没走多远,里面就漆黑一片。徐鸣皋说:“黑灯瞎火的,啥都看不见,不如明天带上火把再来。”众人纷纷赞同,便出了洞,在左边的真人阁里找了间雅致的楼房住下。
此后的日子里,众兄弟游遍了句曲山方圆数十里的名胜古迹,不知不觉已到初冬时节。一天夜里,众人都已熟睡,只有徐鸣皋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起身推开窗户,欣赏山中夜景。只见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四下静谧安宁。正看得入神,他突然望见远处有个人影朝这边走来。那人走到仙人洞旁,沿着山坡转了个弯便不见了。徐鸣皋定睛一看,这人虽然身形像人,却长着一副猴头猴脑的模样,身上还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衣衫。他心中纳闷:“天气这么冷,这人怎么不怕冻?而且大半夜独自在山里走,模样还这么古怪,莫不是妖怪?”
徐鸣皋急忙从枕边抽出单刀别在腰间,从楼窗纵身跳下,施展轻功跟了上去。只见那人进了华阳洞对面一座破败不堪的小楼。徐鸣皋知道这楼早已无人居住,便悄悄爬上华阳洞旁的一棵大松树,藏在茂密的松针之中。他朝楼里望去,见楼上已有两个女子。一个穿着玄色花绸袄,另一个穿着翠蓝花袄,外面还罩着银红半臂,举止妖冶。她们见到那人,便问道:“袁师,前几日你去哪儿了?这么久都不见人影。”那人回答:“我去智真长老那儿,打听火烧尾闾关的事。”
正说着,毒蛇洞里走出两个人,一个是蓬头垢面的黑脸汉子,身着墨褐色袍子;另一个是衣着华丽的中年妇人。仙人洞里也走出两人,一个高大汉子穿着黄衣,一个矮胖男子穿着灰布短袄。这四人一边说着话,一边陆续上楼,与先前三人围坐在一起闲聊。那华服妇人问:“袁师,智真长老怎么说?”袁师答道:“他说了两句偈语:‘谨防朝夜孩儿至,大数三人未到来。’”众人听了,都满脸疑惑,猜不透其中含义。黄衣大汉倒是乐观:“别担心,时机还没到呢。”袁师却忧心忡忡:“别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我看这不是好兆头,分明是让我们日夜防备。只是不知‘孩儿’指的是什么,竟如此厉害?”穿玄色衣服的女子猜测:“看来要害我们的是三个人,目前还没到。”墨褐色袍子的汉子打趣道:“胡家姐姐,你那位心上人如今怎么样了?”女子不屑地说:“别提他了!前几天我去看他,瘦得不成样子,我还留恋他作甚?”矮胖男子责备道:“胡家姐姐太狠心,人家对你那么好……”女子反唇相讥:“你还好意思说我?春天的时候,你对张家女儿那般好,结果吸了人家的……”中年妇人连忙劝阻:“都别吵了,我们近年来行事太过放纵,古人说乐极生悲,大家还是收敛些,别等大祸临头才后悔。”众人听了,都陷入沉思,气氛变得压抑起来。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