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 作品

第七十四回 囊瓦惧谤诛无极 要离贪名刺庆忌(第2页)

当时,楚国的伯嚭逃亡在外,听闻伍子胥已在吴国得到重用,便前往吴国,先去拜见伍子胥。伍子胥与他相对而泣,随后将他引荐给阖闾。阖闾问道:“我身处东海之畔,您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有什么要教导我的吗?” 伯嚭说:“我的祖父、父亲两代人都在楚国效力。我的父亲无罪,却惨遭杀害。我逃亡四方,无处可归。如今听闻大王高义,在伍子胥穷困潦倒时收留了他,所以我不远千里前来投奔,希望大王能决定我的生死!” 阖闾听后心生怜悯,任命他为大夫,让他与伍子胥一同商议国事。吴国大夫被离私下问伍子胥:“你为什么如此信任伯嚭呢?” 伍子胥说:“我和伯嚭有着相同的怨恨,俗话说:‘同病相怜,忧患相救。’受惊高飞的鸟儿,会相互追随聚集;湍急而下的水流,也会汇聚在一起。你何必感到奇怪呢?” 被离说:“你只看到了他的表面,没看清他的内心。我观察伯嚭的为人,目光如鹰,走路像虎,生性贪婪奸佞,争功好杀,不可亲近。如果重用他,必定会成为你的累赘。” 伍子胥却不这么认为,于是与伯嚭一同侍奉吴王。后人评论,被离既能识别伍子胥的贤能,又能看穿伯嚭的奸佞,真是神相。伍子胥不听从他的话,难道不是天意吗?有诗写道:“能知忠勇辨奸回,神相如离亦异哉!若使子胥能预策,岂容糜鹿到苏台?”

话分两头。再说公子庆忌逃到艾城,招揽敢死之士,结交邻国,打算等待时机,攻打吴国报仇。阖闾得知他的图谋后,对伍子胥说:“从前专诸行刺王僚,我全靠你的帮助。如今庆忌有图谋吴国之心,让我吃饭都没了滋味,坐也坐不安稳,你再帮我想个办法对付他。” 伍子胥回答:“我不忠不义,与大王在密室中谋划除掉王僚,如今又要图谋他的儿子,恐怕这不符合上天的意愿。” 阖闾说:“从前周武王诛杀商纣王,又杀了武庚,周人并不认为这是不对的。上天要废弃的,我们顺应天意行事。庆忌如果活着,就如同王僚没死,我与你成败与共,怎么能因为一点小的不忍而酿成大患呢?我要是再得到一个像专诸那样的人,事情就可以解决了。你寻访有勇有谋之士,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可有合适的人选?” 伍子胥说:“这事不好说。我与一个身份低微的人交情深厚,他似乎可以共谋此事。” 阖闾说:“庆忌力大无穷,能敌万人,一个小人物怎么能图谋他呢?” 伍子胥回答:“这个人虽然身份低微,却有着万人难敌的勇气。” 阖闾说:“这个人是谁?你怎么知道他有勇力?给我详细讲讲。” 伍子胥于是将这位勇士的姓名、出身详细道来。正是:“说时华岳山摇动,话到长江水逆流。只为子胥能举荐,要离姓字播春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伍子胥说:“这个人姓要名离,是吴国人。我曾经见过他羞辱壮士椒邱欣,因此知道他的勇猛。” 阖闾问:“那是怎样的羞辱之事?” 伍子胥回答:“椒邱欣是东海上的人。他有个朋友在吴国任职,去世了,椒邱欣前往吴国奔丧。他的车经过淮津时,想让马在渡口喝水。渡口的官吏说:‘水中有神,看到马就会出来抓走,您不要让马在这里喝水。’椒邱欣说:‘有我这个壮士在此,什么神敢来冒犯我!’于是让随从解开一匹马,牵到津水处饮水,马果然嘶叫着被拖入水中。津吏说:‘神把马抓走了!’椒邱欣大怒,袒露上身,手持宝剑跳入水中,要与神决战。神掀起波涛,却始终无法伤害他。三天三夜后,椒邱欣从水中出来,一只眼睛被神弄伤,成了独眼。到了吴国吊丧时,椒邱欣坐在丧席上,依仗着自己与水神决战的勇力,盛气凌人,对士大夫们态度傲慢,言辞无礼。当时要离与椒邱欣相对而坐,脸上突然露出不平之色,对椒邱欣说:‘你见到士大夫就露出傲慢的神色,莫不是以勇士自居?我听说勇士战斗时,与太阳对峙不移换位置,与鬼神战斗不退缩,与人战斗不逃避,宁死也不受侮辱。如今你与神在水中战斗,丢失了马却追不回来,还遭受了独眼的羞辱,身体残疾,名声受损,却不与神拼命,还贪恋余生,你简直是天地间最无用的东西。而且你根本没脸见人,更何况还对士大夫傲慢无礼!’椒邱欣被责骂后,闭口无言,羞愧地离开座位走了。要离晚上回到家,告诫妻子说:‘我在别人的丧礼上羞辱了勇士椒邱欣,他心中的怨恨必然堆积如山,今晚肯定会来杀我,以雪此耻。我会直挺挺地躺在卧室里,等他前来,你千万别关门。’妻子知道要离勇猛,便听从了他的话。椒邱欣果然在半夜手持利刃,径直来到要离的住处,见门没关,堂屋的门也大开着,便直接走进卧室。只见一人垂手散发,靠窗直挺挺地躺着,一看,正是要离。要离见椒邱欣来了,一动不动,也毫无惧色。椒邱欣用剑抵住要离的脖子,数落他说:‘你有三条该死的理由,你知道吗?’要离说:‘不知道。’椒邱欣说:‘你在别人的丧礼上羞辱我,这是第一条死罪;回家不关门,这是第二条死罪;看到我来了也不起来躲避,这是第三条死罪。你自己找死,可别怪我!’要离说:‘我没有这三条该死的过错,而你却有三种不光彩的行为,你知道吗?’椒邱欣说:‘不知道。’要离说:‘我在众人面前羞辱你,你却不敢回一句话,这是第一种不光彩;进门不咳嗽,登堂没有声音,有偷袭的意图,这是第二种不光彩;用剑抵住我的脖子,还敢大声说话,这是第三种不光彩。你有这三种不光彩的行为,却反过来指责我,难道不可耻吗?’椒邱欣于是收起剑,叹息道:‘我自认为勇猛,世上无人能及,没想到要离竟在我之上,他真是天下勇士。我要是杀了他,岂不让人笑话?但不杀他,我也难以在世上以勇闻名了!’于是将剑扔在地上,用头撞向窗户而死。当时我也坐在丧席上,所以知道详情。要离难道不是有万人之勇吗?” 阖闾说:“你替我把他召来。” 伍子胥于是去见要离,说:“吴王听闻您高义,想见您一面。” 要离惊讶地说:“我只是吴国的一个小民,有什么德行和才能,敢接受吴王的召见?” 伍子胥再次表明吴王想见他的心意。要离便跟随伍子胥进宫拜见阖闾。

阖闾起初听伍子胥夸赞要离勇猛,以为他必定身材魁梧、非同寻常,等见到要离时,只见他身材仅有五尺多高,腰围很细,相貌丑陋,大失所望,心中很不高兴。阖闾问道:“伍子胥说的勇士要离,就是你吗?” 要离说:“我身材瘦小,没有力气,迎着风就会倒下,背着风就会僵住,哪有什么勇力。但大王若有差遣,我不敢不尽全力。” 阖闾沉默不语。伍子胥已经明白阖闾的心思,上奏说:“好马不在于身形高大,可贵的是它能负重,能跑得远。要离虽然相貌丑陋,但智谋非凡,没有他就办不成大事,大王可别错失人才!” 阖闾这才将要离请入后宫赐座。要离上前说道:“大王心中所忧虑的,莫非是逃亡在外的公子庆忌?我能杀了他。” 阖闾笑着说:“庆忌行动敏捷,奔跑起来比奔马还快,矫健如神,万人难敌,你恐怕不是他的对手!” 要离说:“善于杀人的,在于智谋而非勇力。我能接近庆忌,刺杀他就像杀鸡一样容易。” 阖闾说:“庆忌是个明智之人,招揽四方逃亡之人,怎么会轻易相信吴国来的人,从而接近你呢?” 要离说:“庆忌招揽逃亡之人,是为了攻打吴国。我假装获罪逃亡,希望大王杀了我的妻子儿女,斩断我的右手。这样庆忌必定会相信我,从而接近我。只有这样,才能图谋他。” 阖闾听后,面露不忍之色,不高兴地说:“你没有罪过,我怎么忍心对你施加如此惨祸呢?” 要离说:“我听说‘贪图妻子儿女的安乐,不尽忠君的大义,这不是忠诚;眷恋家庭的温暖,却不能为君主消除祸患,这不是正义。’我若能因忠义而成名,即便全家赴死,也甘之如饴!” 伍子胥在一旁进言说:“要离为国忘家,为主忘身,真是千古豪杰!只是在事成之后,表彰他的妻子儿女,不埋没他的功绩,让他扬名后世就足够了。” 阖闾答应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天,伍子胥和要离一同入朝,伍子胥举荐要离为将领,请求出兵讨伐楚国。阖闾骂道:“我看要离的力气,还不如一个小孩,怎么能胜任讨伐楚国的重任呢?况且我吴国国事刚刚稳定,怎能轻易用兵?” 要离进言说:“大王太不仁义了!伍子胥为大王安定吴国,大王却不为伍子胥报仇吗?” 阖闾大怒道:“这是国家大事,岂是你这粗人能懂的?竟敢在朝堂上羞辱我!” 喝令力士抓住要离,斩断他的右臂,将他囚禁在狱中,又派人抓捕他的妻子儿女。伍子胥叹息着离开。群臣都不知道其中缘由。过了几天,伍子胥暗中吩咐狱吏放松对要离的囚禁,要离趁机逃出。阖闾于是杀了要离的妻子儿女,将尸体焚烧后丢弃在集市上。宋儒评论此事,认为杀一个无辜的人来夺取天下,有仁德的人都不会这么做。如今阖闾无故杀害要离的妻子儿女,以施行他的诈谋,残忍至极!而要离与阖闾并无深厚交情,只是贪图勇侠之名,残害自身、牺牲家庭,又怎能算得上是良士呢?有诗写道:“只求成事报吾君,妻子无辜枉杀身。莫向他邦夸勇烈,忍心害理是吴人!”

要离逃出吴国国境,一路上逢人便诉说冤屈,打听到庆忌在卫国,便前往卫国求见。庆忌怀疑他有诈,不肯接见。要离于是脱下衣服给庆忌看。庆忌见他右臂果然被斩断,这才相信,便问道:“吴王既然杀了你的妻子儿女,又残害了你的身体,你如今来见我是为了什么?” 要离说:“我听说吴王杀了公子的父亲,夺取了王位,如今公子联合诸侯,准备复仇,所以我带着这条残命来投奔你。我了解吴国的情况,以公子的勇猛,再用我做向导,定能攻入吴国。大王报了父仇,我也能稍稍洗刷妻子儿女被杀的仇恨!” 庆忌还是不太相信。没过多久,有心腹从吴国打探消息回来报告,说要离的妻子儿女果然被焚烧后丢弃在集市上,庆忌这才彻底打消疑虑。他问要离:“我听说吴王任用伍子胥、伯嚭为谋主,练兵选将,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我兵力微薄,怎么能发泄心中的怨恨呢?” 要离说:“伯嚭是个没有谋略的人,不足为虑。吴国臣子中只有一个伍子胥,智勇双全,如今他也与吴王有了嫌隙。” 庆忌说:“伍子胥是吴王的恩人,君臣关系融洽,怎么会有嫌隙呢?” 要离说:“公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伍子胥之所以尽心尽力辅佐阖闾,是想借吴国的兵力攻打楚国,为他的父兄报仇。如今楚平王已死,费无极也死了,阖闾得到王位后,安于富贵,不想为伍子胥报仇,我为伍子胥进言,触怒了吴王,才遭受如此惨祸,伍子胥心中怨恨吴王也是显而易见的。我能幸运地逃出囚禁,也多亏了伍子胥的周全。伍子胥嘱咐我说:‘你此去必定会见到公子,看看他的志向如何,如果他肯为伍氏报仇,我愿意做公子的内应,来赎我在地下室参与谋刺王僚的罪过。’公子若不趁此时发兵攻打吴国,等他们君臣和好,我和公子的仇,就再也没有报仇的机会了!” 说完大哭起来,用头撞向柱子,想要自杀。庆忌急忙阻止他说:“我听你的!我听你的!” 于是与要离一同回到艾城,将他视为心腹,让他训练士卒,修整战船。三个月后,他们顺流而下,打算袭击吴国。

庆忌与要离同乘一艘船,行至江中心时,后面的船跟不上来。要离说:“公子可亲自坐在船头,告诫划船的人。” 庆忌来到船头坐定,要离手持短矛,站在一旁侍奉。忽然,江面上刮起一阵怪风,要离转身站在上风处,借着风势,用矛刺向庆忌,短矛穿透庆忌的心窝,从后背穿出。庆忌倒提着要离,将他的头按入水中,如此反复三次,然后把要离抱起来放在膝盖上,看着他笑着说:“天下竟有这样的勇士,竟敢对我下手!” 左右的人手持戈戟,想要刺死要离,庆忌摆摆手说:“这是天下勇士。怎么能在一天之内,杀死两位天下勇士呢!” 于是告诫左右:“不要杀要离,放他回吴国,以表彰他的忠诚。” 说完,把要离从膝盖上推下去,自己用手抽出短矛,顿时血流如注,倒地而死。不知要离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