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柳下惠授词却敌 晋文公伐卫破曹(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说五鹿的百姓,没料到晋军突然到来,登上城墙远望,只见山林中布满了晋军的旌旗,根本不清楚到底来了多少兵马。不管是城内还是城外的居民,都争先逃命,守臣根本禁止不住。先轸的军队一到,因为无人抵抗,轻而易举就拿下了五鹿。先轸派人向晋文公报捷。晋文公喜形于色,对狐偃说:“舅舅你说能得到土地,今天应验了!” 于是留下老将郤步扬驻守五鹿,大军转移营地,进驻敛盂。
这时,郤縠突然生病,晋文公亲自前去探望。郤縠说:“我承蒙主公您的非凡礼遇,本想肝脑涂地来报答您的知遇之恩。无奈天命有限,看来那旗杆折断的征兆要应验在我身上了,我恐怕命在旦夕!不过我还有一句话要告诉您。” 晋文公说:“你有什么话尽管说,我一定听从。” 郤縠说:“您讨伐曹国和卫国,本来的目的是要引出楚国的军队。要引出楚国军队,就必须先谋划如何作战,而谋划作战,首先要联合齐国和秦国。秦国离得远,齐国离得近,您赶紧派一位使者去和齐侯交好,表达结盟的意愿。齐国正厌恶楚国,也想结交晋国。要是能让齐侯前来会面,那么卫国和曹国必定会因为害怕而求和,进而我们就能拉拢秦国。这可是制衡楚国的周全计策啊。” 晋文公说:“好主意。” 于是就派使者前往齐国通好,提及齐桓公在世时两国的友好关系,表示愿意结盟,共同抵御楚国。
当时,齐孝公已经去世,齐国人拥立他的弟弟潘为国君,这就是齐昭公。潘是葛嬴所生,刚刚继承君位。因为楚国夺取阳谷的缘故,齐国正想结交晋国来对抗楚国。听说晋侯的军队驻扎在敛盂,齐昭公当天就驾车前往卫国与晋文公相会。
卫成公见五鹿已经失守,急忙派宁速的儿子宁俞前来谢罪求和。晋文公说:“卫国之前不答应借道,现在害怕了才来求和,这不是他们的真心。我很快就要踏平楚丘了。” 宁俞回去向卫侯报告。此时,楚丘城中谣言四起,传说晋军马上就到,百姓们一夜之间惊恐不安。宁俞对卫成公说:“晋国的怒气正盛,国内百姓也十分恐惧,您不如暂时出城躲避一下。晋国知道主公您出城了,必定不会来攻打楚丘。然后我们再向晋国求和,这样就能保全国家了。” 卫成公叹息道:“先君很不幸,对流亡的公子重耳失礼,我又一时糊涂,不答应借道,才落得如此下场。连累了百姓,我也没脸再待在国内!” 于是,他派大夫元咺和弟弟叔武代理国家事务,自己则避居到襄牛之地;同时派大夫孙炎前往楚国求救。这是当年春天二月的事情。髯翁有诗写道:“纳姬赠马怪纷纷,患难何须具主宾?谁知五鹿开疆者,便是当年求乞人!”
就在这个月,郤縠在军中去世。晋文公十分悲痛惋惜,派人将他的灵柩护送回国。因为先轸有夺取五鹿的功劳,晋文公就提拔他为元帅。又任用胥臣辅佐下军,来填补先轸原来的职位空缺。(这是因为赵衰之前举荐胥臣见识广博,所以才任用他。)
晋文公想要顺势灭掉卫国,先轸劝谏说:“我们本来是因为楚国围困齐国和宋国,才来拯救他们的危难。现在齐国和宋国的忧患还没解除,就先灭掉别的国家,这不符合霸主存亡恤小的道义。况且卫国虽然无道,但他们的国君已经出逃,是废是立都由我们决定。不如把军队转移到东边去讨伐曹国。等楚国的救兵赶到卫国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曹国了。” 晋文公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三月,晋军包围了曹国。曹共公召集众大臣商量对策。僖负羁进言说:“晋君这次前来,是为了报当年受辱的仇。他的怒气正盛,我们不能和他硬拼。我愿意奉命前去谢罪求和,以拯救全国百姓的灾难。” 曹共公说:“晋国不接纳卫国的求和,难道会单独接纳我们曹国吗?” 大夫于朗进言说:“我听说晋侯流亡经过曹国的时候,僖负羁私下送给他食物,现在又主动请求出使,这分明是卖国的计策,可不能听他的。主公应该先斩了僖负羁,我自有退敌的办法。” 曹共公说:“僖负羁为国家出谋划策不忠诚,姑且念他是世代老臣,免去死罪,罢官就行了。” 僖负羁谢恩后离开朝堂。正所谓:“闭门不管窗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
曹共公问于朗:“你有什么计策?” 于朗说:“晋侯打了胜仗,必定骄傲自大。我请求写一封假的密信,约定黄昏时献城投降。我们预先派精兵带着弓弩,埋伏在城墙下,等晋侯进城,就放下悬门,万箭齐发,不愁他不粉身碎骨。” 曹共公听从了他的计策。
晋文公收到于朗的降书,就想进城。先轸说:“曹国的实力还没有受损,怎么知道这不是诈降呢?我请求先试探一下。” 于是,先轸挑选军中一位胡须浓密、相貌威武的人,穿上晋侯的衣冠,假扮成晋文公进城。寺人勃鞮主动请求为他驾车。黄昏时分,城墙上竖起一面降旗,城门大开,假晋侯带着五百多人,长驱直入。队伍还没进去一半,只听见城墙下梆子声乱响,箭像飞蝗一样射来。假晋侯急忙想要回车,城门却已经放下闸板。可惜勃鞮和三百多人,就这样死在了一起!幸好晋侯没有去,不然可就 “昆岗失火,玉石俱焚” 了。晋文公当年经过曹国的时候,曹国有很多人都认得他,那天夜里仓促之间大家分辨不出真假。于朗还以为晋侯已经死了,在曹共公面前,得意得不得了,大肆吹嘘!等到天亮辨认,才知道是假的,顿时兴致减半。那些没进城的人,逃回来向晋侯报告。晋侯怒火中烧,攻城更加猛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于朗又献计说:“可以把射死的晋兵尸体,暴露在城墙上,他们的军队看到后,一定会感到凄惨沮丧,攻城就不会那么卖力了。再拖延几天,楚国的救兵必然会到,这可是动摇晋军军心的好办法。” 曹共公依计行事。晋军看到城头上用秤杆悬挂着尸体,密密麻麻的,士兵们口中抱怨不断。晋文公对先轸说:“军心恐怕要动摇了,这可怎么办?” 先轸回答说:“曹国的坟墓都在西门外。请分出一半军队,在墓地扎营,做出要发掘坟墓的样子,城中的人一定会害怕,一害怕就会大乱,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趁机进攻了。” 晋文公说:“好。” 于是,晋军在军中扬言:“要发掘曹国人的坟墓。” 并让狐毛、狐偃率领所部兵马,转移到墓地扎营,准备好锹锄,限定第二天午时,每人都要献上墓中的骷髅作为功劳。
城内的人得知这个消息,吓得胆战心惊。曹共公派人在城墙上大喊:“不要挖我们的坟墓,这次我们真的愿意投降!” 先轸也派人回应说:“你们诱杀我们的士兵,还把尸体暴露在城墙上,我们的士兵实在不忍心,所以才要挖墓报仇!你们要是能把死者殡殓好,用棺材送还给我们的军队,我们就收兵撤退。” 曹国人回复说:“既然这样,请宽限我们三天!” 先轸答应道:“三天内不送回尸体和棺材,就别怪我们侮辱你们的祖宗了!”
曹共公果然把城墙上的尸体收了下来,清点数目后,准备好棺木,在三天之内,把尸体都盛殓妥当,装到车上。先轸定下计策,预先让狐毛、狐偃、栾枝、胥臣整顿好兵车,分成四路埋伏起来。只等曹国人开门送出棺材,就四门一起攻打进去。到了第四天,先轸派人在城下大喊:“今天该把我们的尸体和棺材送回来了吧?” 曹国人在城上回应说:“请你们解围退兵五里,我们马上就把棺材送出来。” 先轸向晋文公禀报后,传令退兵,晋军果然退到了五里之外。城门打开,棺材车从四个城门推了出来。才推出三分之一,突然炮声大作,四路伏兵一起发动攻击,城门被丧车堵塞,一时之间无法关闭,晋军趁机攻入城中。
曹共公正在城上指挥,魏犨在城外看到后,从车上一跃而起,登上城墙,一把揪住曹共公,把他捆绑起来。于朗想越城逃跑,被颠颉抓住斩杀。晋文公率领众将领登上城楼,接受胜利的捷报。魏犨献上曹伯襄,颠颉献上于朗的首级,众将领也都有各自的擒获。
晋文公命人取来官员名册查看,发现乘坐轩车的有三百人,每个人都有姓名,于是按照名册将这些人一一捉拿,没有一个逃脱。名册中没有僖负羁的名字,有人说:“僖负羁因为劝说曹君求和,已经被除去官籍,成为平民了。” 晋文公于是当面数落曹伯的罪行,说:“你们国家只有一个贤臣,你却不能任用,反而任用了一班小人,就像小孩子玩耍一样,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灭亡呢?” 喝令把曹伯囚禁在大寨,等战胜楚国之后,再听候处置。那些乘坐轩车的三百人,全部被诛杀,他们的家产也被抄没,用来犒赏军士。
因为僖负羁曾有赠饭之恩,他家住在北门,晋文公传令:“北门一带不许惊动,如有谁敢侵犯僖氏家一草一木,斩首示众!” 晋文公分派众将领,一半守城,一半随他前往大寨驻扎。胡曾先生有咏史诗写道:“曹伯慢贤遭絷虏,负羁行惠免诛夷。眼前不肯行方便,到后方知是与非。”
却说魏犨和颠颉二人,向来就有恃功骄纵的毛病。今天看到晋文公下达保全僖氏的命令,魏犨气愤地说:“我们今天擒获国君、斩杀敌将,主公却没有一句褒奖的话。僖负羁不过给了主公一点吃的,这点恩惠能有多少,主公却如此看重他,这轻重实在分得太不公平了!” 颠颉说:“这个人要是在晋国为官,必定会受到重用,到时候我们肯定会被他欺压,不如一把火烧了他的家,以免后患。就算主公知道了,难道还真的会杀了我们不成?” 魏犨说:“有道理。” 两人一起喝酒,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私自带领军卒,围住了僖负羁的家,在前后门放起火来,顿时火焰冲天。
魏犨借着酒劲,仗着自己勇猛,跳上门楼,冒着大火,在屋檐上奔走如飞,想要找到僖负羁杀了他。谁知道房梁被火烧毁,突然倒塌,“扑陆” 一声,魏犨失足坠地,摔了个仰面朝天。只听得天崩地裂一般,一根折断的房梁 “刮喇” 一声,正好砸在魏犨的胸脯上。魏犨疼得说不出话来,顿时口吐鲜血。前后左右,火球乱滚,他只得挣扎着爬起来,还攀着庭柱,再次跃上屋顶,盘旋着逃了出来。他身上的衣服都着了火,被他扯得赤条条的,这才免去了被烧死的灾祸。魏犨虽然勇猛,可此时也不得不困倒在地。正好颠颉赶来,把他扶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他披上,两人一起上车,回到住处休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说狐偃和胥臣在城内,看到北门起火,怀疑发生了兵变,急忙带兵前去查看。发现是僖负羁的家着火,赶紧让军士灭火,可此时已经烧得七零八落。僖负羁带着家人救火,被烟熏倒,等救起来的时候,已经中了火毒,昏迷不醒。他的妻子说:“不能让僖氏断了后!” 于是抱着五岁的孩子僖禄跑到后园,站在污水池中才得以幸免。这场大火一直乱到五更天,才渐渐熄灭。僖氏的家丁死了好几人,还烧毁了几十间房舍和民居。
狐偃和胥臣查明是魏犨和颠颉放的火,大惊失色,不敢隐瞒,急忙飞报大寨。大寨离城有五里远,夜里虽然看到城中火光冲天,但不太清楚具体情况。直到天亮,晋文公接到报告,才知道事情的缘由。他立刻驾车进城,先到北门去看望僖负羁。僖负羁睁开眼睛看了一眼晋文公,就闭上了眼睛。晋文公叹息不已。僖负羁的妻子抱着五岁的孩子僖禄,哭着跪在地上。晋文公也忍不住落泪,对她说:“贤嫂不必忧愁烦恼,我会抚养这个孩子。” 当即把僖禄抱在怀里,任命他为大夫,还赠送了丰厚的金帛,将僖负羁安葬后,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回到晋国。一直等到曹伯归附之后,僖负羁的妻子想回乡扫墓,晋文公才派人送她回去。僖禄长大后,仍然在曹国担任大夫。这是后话。
当天,晋文公命令司马赵衰,商议违抗命令放火的罪名,打算诛杀魏犨和颠颉。赵衰上奏说:“这两人有十九年跟随您流亡奔走的功劳,最近又立下大功,可以赦免他们!” 晋文公生气地说:“我之所以能取信于民,靠的就是命令。臣子不遵守命令,就不能称之为臣子;君主不能对臣子下达命令,就不能称之为君主。没有君主和臣子的规矩,还怎么立国?各位大夫为我立下功劳的人很多,如果都能违抗命令、擅自行动,那我从今往后就再也发不出一条命令了!”
赵衰又上奏说:“主公说得很对。然而魏犨勇猛有才干,众将领都比不上他,杀了他实在可惜!况且犯罪有主犯和从犯之分,我认为杀了颠颉一个人,就足以警示众人了,何必把两人都杀了呢?” 晋文公说:“听说魏犨胸部受伤,起不了床,何必怜惜这个命不久矣的人,而不执行我的法令呢?” 赵衰说:“我请求以您的命令去探望他,如果他真的快死了,那就如您所说。倘若他还能继续征战,希望能留下这位猛将,以备不时之需。” 晋文公点头说:“好。” 于是,派荀林父去召颠颉,让赵衰去探望魏犨的病情。不知道魏犨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