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 作品

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还没说完,天王抡起刀,朝着行者的头就砍了下去。这时,三太子哪吒赶忙上前,用斩妖剑挡住了刀,喊道:“父王,消消气。” 天王顿时大惊失色。咦!父亲看到儿子用剑架住自己的刀,一般来说应该喝退儿子,为什么天王反而大惊失色呢?原来天王生下这个儿子的时候,他左手掌上有个 “哪” 字,右手掌上有个 “吒” 字,所以取名哪吒。这太子出生第三天就下海净身,结果闯了大祸,踏倒了水晶宫,还捉住蛟龙要抽它的筋做绦子。天王知道后,担心留下后患,就想杀了他。哪吒又气又愤,拿刀割下自己的肉还给母亲,剔出骨头还给父亲;还了父母的精血后,他的一缕灵魂直接跑到西方极乐世界向佛祖求救。当时佛祖正在和众菩萨讲经,突然听到有人在宝盖幢幡下喊 “救命”。佛祖慧眼一看,知道是哪吒的灵魂,就用碧藕做他的骨头,荷叶做他的衣服,念动起死回生的真言,哪吒这才重新获得了性命。之后哪吒运用神力,降服了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哪吒要找天王报仇,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没办法,只好向佛祖如来求助。如来以和为贵,赐给天王一座玲珑剔透的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都有佛像,光芒耀眼。如来让哪吒把佛当作父亲,这才化解了冤仇。所以大家都称天王为托塔李天王,就是这个原因。今天天王因为在家闲着,没有托着那座塔,担心哪吒趁机报仇,所以才吓得大惊失色。他赶紧回手,从塔座上拿起黄金宝塔,托在手中,问哪吒:“孩儿,你用剑架住我的刀,有什么话要说?” 哪吒扔掉剑,叩头说道:“父王,我们在下界确实有个女儿。” 天王说:“孩儿,我只生了你们兄妹四个,哪里又冒出个女儿来?” 哪吒说:“父王忘了?那个女儿原本是个妖精,三百年前成了精,在灵山偷吃了如来的香花宝烛,如来派我们父子率领天兵去捉拿她。抓住她的时候,本应该把她打死,可如来吩咐说:‘积水养鱼是为了不钓鱼,深山喂鹿是希望它们能长生。’当时就饶了她的性命。因为这份恩情,她拜父王为父,拜我为兄,在下方供奉牌位,祭祀香火。没想到她又成了精,陷害唐僧,被孙行者找到了她的巢穴,把牌位拿了去,就用这个作为证据告了御状。她是结拜的恩女,不是我们同胞的亲妹妹。”

天王听了,惊讶不已,说道:“孩儿,我真的忘了。她叫什么名字?” 太子说:“她有三个名字:她原本的出身,叫金鼻白毛老鼠精;因为偷了香花宝烛,改名叫半截观音;如今她到了下界,又改名叫地涌夫人。” 天王这才恍然大悟,放下宝塔,亲自去给行者解绑。行者却趁机刁难说:“谁敢解我!要么连绳子一起把我抬去见驾,老孙我的官司才能赢!” 这可把天王吓得手软,太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众家将都尴尬地退了下去。

大圣在地上打滚耍赖,非要天王去见驾。天王实在没办法,只好哀求金星帮忙说情。金星说:“古人说:‘万事都要留有余地。’你做事太急躁了,把他捆了不说,还要杀他。这猴子可是出了名的难缠,你现在让我怎么办!就像你儿子说的,虽然是恩女,不是亲女,但毕竟有这么一段情义,不管怎么辩解,你都脱不了干系。” 天王说:“老星,你快想想办法,让我能摆脱罪名。” 金星说:“我也想帮你们和解,可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天王笑着说:“你把当年招安他、给他授官衔的事说一说,他或许就会罢休。” 于是金星走上前,摸着行者说:“大圣,看在我的面子上,解了绳子去见驾吧。” 行者说:“老官儿,不用解。我会滚法,一路滚着就能到。” 金星笑着说:“你这猴子太绝情了!我以前也对你有过一些恩情,这么点小事,你都不依我?” 行者问:“你对我有什么恩情?” 金星说:“你当年在花果山为妖,降伏虎龙,强行消去生死簿上的名字,带领群妖在大地上肆意妄为,上天想要捉拿你,是我极力上奏,玉帝才降旨招安,把你宣上天堂,封你做弼马温。后来你吃了玉帝的仙酒,再次招安,也是我极力上奏,封你做齐天大圣。你又不安分,偷桃盗酒,还偷了老君的仙丹,如此种种,才有了现在无灾无祸的你。要不是我,你哪能有今天?” 行者说:“古人说得好:‘死了都别和老头儿葬在一起,他们太会翻旧账了!’我也就是做个弼马温,闹了闹天宫,没什么大不了的。算了,算了,看在你老人家的面子上,还是让他自己来解吧。” 天王这才敢上前,解开绳子,请行者穿上衣服,坐到上位,一一上前施礼。

行者朝着金星说:“老官儿,怎么样?我说了先输后赢,做事就得这样。快催他去见驾,别耽误了救我师父。” 金星说:“别急。折腾了这么一会儿,也喝杯茶再走吧。” 行者说:“你喝他的茶,收了他的好处,放跑犯人,轻视圣旨,你这是什么罪过?” 金星说:“不喝茶!不喝茶!连我都被你赖上了!李天王,快走!快走!” 天王哪里敢去,怕行者无中生有,耍赖胡言乱语,自己没法和他辩解。没办法,又央求金星帮忙说情。金星说:“我有句话,你能听我的吗?” 行者说:“刚才被绳捆刀砍的事,我都看在你的面子上算了,还有什么话?你说!你说!说得好我就听,说得不好可别怪我。” 金星说:“‘一场官司要打十天。’你告了御状,说妖精是天王的女儿,天王说不是,你们两个在御前反复争辩,要知道天上一日,下界就是一年。这一年时间,那妖精把你师父困在洞里,别说成亲了,要是真有了孩子,都能生个小和尚了,那岂不是误了大事?” 行者低头想了想,说:“对啊!我离开八戒、沙僧的时候,说很快就回,现在都折腾这么久了,不会晚了吧?…… 老官儿,既然听你的,那这旨意怎么回缴?” 金星说:“让李天王点兵,和你一起下去降妖,我去回旨。” 行者问:“你怎么回旨?” 金星说:“我就说原告脱逃,被告免提。” 行者笑着说:“好啊!我看在你的面子上算了,你倒说我脱逃!让他在南天门外点好兵等我,我才和你回旨缴状。” 天王担心地说:“他这一去,要是乱说,我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行者说:“你把老孙我当成什么人了?我也是个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怎么会说污蔑你的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天王连忙向行者道谢,然后行者和金星回去复旨。天王点起本部天兵,直接出了南天门外。金星和行者回到玉帝面前,奏道:“陷害唐僧的,是金鼻白毛老鼠精,她假托天王父子的牌位。天王知道后,已经点兵去收妖了。希望天尊赦免他的罪过。” 玉帝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降下天恩,免去追究。行者立刻驾着云光,来到南天门外,看到天王、太子率领天兵在等候。嘿!那些神将,风滚滚,雾腾腾,迎接着大圣,一起落下云头,很快就到了陷空山上。

八戒和沙僧眼巴巴地等在那里,满心焦急,忽然瞧见天兵簇拥着行者来了。呆子赶忙迎上前,对着天王恭敬施礼道:“真是辛苦你们了!太麻烦你们啦!” 天王说道:“天蓬元帅,你有所不知。只因我父子曾受她一炷香的供奉,才致使那妖精肆意妄为,困住了你师父。来得晚了,还请莫怪。这座山就是陷空山了吧?只是不知道她的洞门朝着哪个方向开?” 行者接口道:“这条路我可熟了。只是这洞叫无底洞,周围足有三百多里,妖精的巢穴多得很。前阵子我师父被困在那两滴水的门楼里,如今再看,静悄悄的,连个鬼影都没有,也不知她又搬到哪里去了。” 天王信心满满地说:“不管她设下多少计谋,终究逃不出天罗地网。到了洞门前,再做计较。” 于是众人一同前行。嘿,大约走了十几里路,就到了那块大石头旁。行者指着那缸口大小的门说道:“瞧,就是那儿。” 天王神色凝重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谁敢打头阵?” 行者毫不犹豫地说:“我来!” 三太子也不甘示弱:“我奉旨前来降妖,理应我打头阵。” 八戒那莽撞的性子一下子就上来了,扯着嗓子高声喊道:“打头阵还得看我老猪!” 天王连忙说道:“别吵吵,听我安排。孙大圣和太子带领兵将进洞,我们三人在洞口把守,来个里应外合,让那妖精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好叫她见识一下我们的厉害。” 众人齐声应道:“是!”

你看那行者和三太子,率领着兵将,朝着洞里一溜烟儿地冲了进去,驾起云光,一闪一闪的。抬头望去,果然是个奇特的洞穴:

日月依旧,光芒洒下,照耀着这片山川。珍珠般的渊潭,美玉似的井泉,升腾着温暖的烟雾,更有许多令人称奇的景致。层层叠叠的朱楼画阁,高耸的赤壁,青青的田野。春天有嫩绿的杨柳,秋天有娇艳的莲花,这般洞天福地,世间罕见。

转眼间,他们停下云光,径直来到妖精的旧宅。众人挨门挨户地搜寻,吆喝声此起彼伏,一重又一重,一处又一处,把这三百里地的草都踏平了,却哪里见得着妖精的影子?又哪里找得到三藏的踪迹?大家纷纷议论:“这孽畜肯定早就出了这个洞,跑到老远的地方去了。” 可他们哪里知道,妖精正躲在东南方向的黑角落里。往下看,另有一个小洞。洞里有一扇小小的门,一间矮矮的屋子,盆栽着几种花卉,屋檐旁长着几竿翠竹,黑气弥漫,暗香扑鼻。原来老妖精把三藏摄到这里,逼迫他成亲,还以为行者再也找不到了呢。谁能料到,她命中注定该当休矣。那些小妖在里面叽叽喳喳,挤作一团。中间有个胆子稍大些的,伸长脖子,往洞外瞧了一眼,冷不丁一头撞上了一个天兵,顿时叫嚷起来:“在这里呢!” 行者顿时怒从心头起,握紧金箍棒,一下子冲了进去。里面空间狭小,窝着一群妖精。三太子指挥天兵一拥而上,那些妖精哪里还有地方可躲?

行者顺利找到了唐僧,还有那龙马和行李。老妖精见无路可逃,只得对着哪吒太子磕头求饶。太子严肃地说:“这是奉了玉帝旨意来捉拿你,可容不得小觑。我父子只因受了她一炷香,差点就惹出大祸!” 随即喝道:“天兵,取下缚妖索,把这些妖精都捆了!” 老妖精自然免不了要吃一番苦头。众人带着妖精,驾着云光,一同出了洞。行者嘴里乐呵呵的。天王打开洞口,迎向行者说道:“此番可算找到你师父了。” 行者连忙说道:“多谢了!多谢了!” 接着便带着三藏拜谢天王,随后又谢过太子。沙僧和八戒都嚷着要把老妖精碎尸万段,天王劝阻道:“她是奉玉帝旨意捉拿的,不可轻举妄动。我们还得去回旨呢。”

于是,一边天王同三太子领着天兵神将,押着妖精,前往天庭奏明情况,听候发落;另一边行者簇拥着唐僧,沙僧收拾行李,八戒牵过马,请唐僧上马,一同踏上大路。这正是:割断情丝出苦海,打开枷锁脱樊笼。毕竟不知他们接下来的旅程会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