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 作品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第2页)

那老龙在半空中,慢慢压低乌云,一直来到皇宫上方,隐藏身形,喷出一口唾液,顿时化作甘霖。满朝官员齐声喝彩:“我王大喜啊!天公降下甘雨了!” 国王立刻传下旨意,说道:“拿器皿来接住雨水。不管是宫里宫外,官员职位大小,都要等着接仙水,来救寡人的病。” 你瞧,那文武百官,还有三宫六院的妃嫔以及三千彩女、八百宫女,一个个都举着杯盏、托着碗盘,等着接甘雨。那老龙在半空中,不停地运化唾液,始终在王宫前后。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龙王向大圣告辞,回到了海里。众大臣把杯盂碗盏收起来,有的人等着了一点两点雨水,有的人等着了三点五点,还有的人一点都没等着,把这些雨水汇聚到一起,大约有三盏之多,全部呈到了御案上。一时间,金銮殿里异香扑鼻,天子的宫廷中弥漫着美妙的味道!

国王告别了法师,拿着乌金丹和甘雨来到宫中,先吞下一颗药丸,喝了一盏甘雨;接着又吞了一颗,再饮了一盏甘雨;第三次,把三颗药丸都吞了下去,三盏甘雨也都送服下肚。没过多久,国王的肚子里开始发出声响,就像辘轳转动的声音一样连绵不绝。他马上让人取来净桶,接连上了五六次厕所,之后又喝了些米汤,便斜靠在龙床之上。有两个妃子把净桶拿过来查看,只见里面全是秽污痰涎,其中还有一团糯米饭块。妃子来到龙床前禀报:“病根都排泄出来了!” 国王听了这话,十分欢喜,又吃了一些米饭。过了一会儿,他渐渐感觉心胸舒畅,气血调和,顿时精神抖擞,脚力也强健起来。国王下了龙床,穿上朝服,立刻登上宝殿,见到唐僧后,马上倒身下拜。长老连忙回礼。国王拜完后,用御手搀扶着唐僧,对阁下说道:“赶紧准备简帖,帖上写上朕‘再拜顿首’的字样,派官员去恭敬地邀请法师的三位高徒。同时,马上大开东阁,让光禄寺准备宴席,酬谢他们。” 众官员领了旨意,有的去准备简帖,有的去安排宴席。这国家果然有强大的办事能力,转眼间一切都准备妥当。

再说八戒看到官员送来简帖,高兴得不得了,说道:“哥啊,这药真是太灵了!现在国王来酬谢,这都是兄长你的功劳。” 沙僧说:“二哥,你这说的什么话!俗话说:‘一人有福,能带动一屋子人。’我们一起在这里制药,都是有功之人。只管去享受,别再多说了。” 你看他们兄弟几个,欢欢喜喜地径直入朝。

众官员引领着他们,来到东阁,只见唐僧、国王和阁老都已经在那里安排宴席了。行者和八戒、沙僧向师父行了个礼,随后众官员也都到齐了。只见上面摆放着四张素桌面,桌上的筵席都是极为丰盛的,吃一份能看到十份的菜品;前面还有一张荤桌面,同样是珍馐满桌,吃一份能看到十份的佳肴。左右两边摆放着四五百张单桌面,整个场面布置得十分整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古人说:“珍馐百味,美酒千钟。琼浆玉液,肥美的肉品。宝器装饰,花朵艳丽,水果香气浓郁。斗糖做成的龙缠,旁边摆放着狮子仙造型的点心,饼锭拖炉里烤出的点心,像凤凰伴侣一样排列。荤菜有猪、羊、鸡、鹅、鱼、鸭等各种肉类,素菜有蔬菜、笋芽、木耳和蘑菇。有各种香汤饼,还有几次端上来的透糖酥。黄粱饭软滑可口,菇米糊清新宜人。各种粉汤又香又辣,每样添换的食物都美味又香甜。君臣举起酒杯,正要入席,按照名分品级,慢慢传递酒壶。

国王亲自端起酒杯,先请唐僧就座。三藏说:“贫僧不会饮酒。” 国王说:“这是素酒。法师喝上一杯,怎么样?” 三藏说:“酒是僧家的第一戒。” 国王觉得很过意不去,问道:“法师戒酒,那用什么来表达敬意呢?” 三藏说:“就让我的三个徒弟代我饮酒吧。” 国王这才高兴起来,把金杯递给行者。行者接过酒,向众人行礼后,一饮而尽。国王见他喝得如此爽快,又敬了一杯。行者没有推辞,又喝了下去。国王笑着说:“再喝个三宝钟吧。” 行者还是没有推辞,又喝了。国王又叫人斟酒,说道:“再喝个四季杯。”

八戒在一旁,看着酒没轮到自己,馋得直咽口水;又看到国王苦苦劝行者喝酒,他忍不住叫嚷起来:“陛下,吃药这事儿也有我的功劳,那药里有马 ——” 行者听到这话,担心呆子说漏了嘴,赶紧把手中的酒递给八戒。八戒接过酒就喝,不再说话。国王问道:“神僧说药里有马,是什么马?” 行者接过话头说:“我这兄弟,就是嘴巴不严。但凡有个有效的好药方,他就想告诉别人。陛下早上吃的药里,有马兜铃。” 国王问众官员:“马兜铃是什么药材?能治什么病?” 这时,太医院的官员在旁边说道:“主公:

兜铃味道苦,性寒,没有毒性,在定喘消痰方面功效显着。

通气效果极佳,能消除血蛊,补虚、止咳,还能宽中理气。”

国王笑着说:“用得恰当!用得恰当!猪长老再喝一杯。” 呆子也不说话,又喝了个三宝钟。国王又给沙僧递酒,沙僧也喝了三杯,然后大家都依次就座。

众人饮酒宴饮了许久,国王又举起大酒杯,敬给行者。行者说:“陛下请坐。老孙我按顺序畅快地喝,绝对不会推辞。” 国王说:“神僧对我的恩情重如泰山,寡人感激不尽。无论如何请喝了这一大杯,朕有话要说。” 行者说:“有什么话,陛下尽管说,老孙我再喝酒。” 国王说:“寡人患了多年的忧疑之病,被神僧一剂灵丹妙药给治好了。” 行者笑着说:“昨天老孙看了陛下的症状,就知道是忧疑之疾,但不知道陛下是因为什么事情忧愁惊恐?” 国王说:“古人说:‘家丑不可外扬。’但神僧是朕的恩人,只要神僧不笑话,朕就告诉你。” 行者说:“怎么敢笑话陛下,请尽管说,没关系的。” 国王说:“神僧从东边来,不知道经过了几个国家?” 行者说:“经过了五六个国家。” 国王又问:“其他国家的王后,不知道是怎么称呼的?” 行者说:“国王的王后,一般都称为正宫、东宫、西宫。” 国王说:“寡人这里不是这样称呼,把正宫称为金圣宫,东宫称为玉圣宫,西宫称为银圣宫。现在只有银、玉二位王后在宫中。” 行者问:“金圣宫为什么不在宫中呢?” 国王流下泪来,说道:“已经有三年不在了。” 行者问:“去了哪里?” 国王说:“三年前,正值端午节,朕和嫔后们都在御花园的海榴亭下解粽子、插艾草,喝菖蒲雄黄酒,观看赛龙舟。突然一阵风刮来,半空中出现一个妖精,自称赛太岁,说他住在麒麟山獬豸洞,洞里缺个夫人,打听到我金圣宫生得美貌娇柔,要娶她做夫人,让朕赶紧送出去。还说如果三声之内不献出来,就要先吃掉寡人,再吃掉众臣,把满城的百姓都吃光。当时,朕忧国忧民,实在无奈,只好把金圣宫推到海榴亭外,被那妖怪一声怪叫,就给摄走了。寡人因此受到惊吓,把吃的粽子都凝滞在体内,再加上日夜忧愁思念,所以得了这痛苦的疾病,已经三年了。如今吃了神僧的灵丹,排泄了好几次,都是那三年前积滞在体内的东西,所以现在身体轻快,精神也恢复如前。今日朕能恢复健康,全是神僧的恩赐,这恩情岂止像泰山一样重啊!”

行者听了国王这番话,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端起那大酒杯,两口就把里面的酒喝了个精光,然后笑着问国王:“陛下原来是因为这种事担惊受怕啊!如今遇到老孙我,您的病可算好了。不过,您想不想让金圣宫娘娘回到您身边呢?” 国王一听,眼泪又流了下来,说道:“朕日日夜夜思念,一刻都没停过,只是一直找不到能降伏妖精的人。怎么会不想让她回来呢!” 行者说:“我老孙去帮您降伏那妖邪,您觉得怎么样?” 国王一听,立刻跪下说:“要是能救回我的王后,朕愿意带着三宫九嫔,出城去做老百姓,把这一国的江山都交给神僧您,让您来当皇帝。” 八戒在一旁,见国王说出这样的话,还行了这样的大礼,忍不住呵呵大笑起来,说道:“这皇帝太失体统了!怎么能为了老婆就不要江山,还给和尚下跪呢?” 行者赶忙上前,把国王搀扶起来,问道:“陛下,那妖精自从抓走金圣宫娘娘之后,这段时间还再来过吗?” 国王说:“他前年五月端午节抓走了金圣宫,到了十月,就来要两个宫女,说是伺候娘娘用,朕马上就献出去两个。去年三月,他又来要两个宫女;七月的时候,又要走了两个。今年二月,又要走两个。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还会再来。” 行者问:“像他这样频繁地来,你们怕他吗?” 国王说:“寡人见他来了这么多次,一方面害怕,另一方面又担心他会伤害宫里的人,所以去年四月,朕下令工匠建了一座避妖楼。只要一听到风声,知道他来了,朕就和两位王后、九位嫔妃赶紧进楼里躲避。” 行者说:“陛下要是不嫌弃,能不能带老孙去看看那避妖楼,怎么样?” 国王马上用左手拉着行者,起身离开宴席,众官员也都跟着站了起来。猪八戒说:“哥哥,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么好的御酒不喝,非得折腾着去看什么东西?” 国王听了,知道八戒是馋酒,马上命令当驾官抬两张素桌面的酒菜,在避妖楼外等着。呆子这才不嚷嚷了,跟师父、沙僧笑着说:“这是要换地方喝酒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行文武官员在前引导,国王和行者互相搀扶着,穿过皇宫,来到御花园后面,却看不到任何楼台殿阁。行者问:“避妖楼在哪里呢?” 话还没说完,只见两个太监拿着两根红漆杠子,在那空地上撬起一块四方石板。国王说:“这里就是了。这下面挖了三丈多深,建成了九间朝殿。里面有四个大缸,缸里装满了清油,点着灯火,日夜都不熄灭。寡人一听到风声,就躲到里面去,外面让人把石板盖上。” 行者笑着说:“那妖精还算没要害您;要是真想害您,躲在这里怎么能行呢?” 正说着,只见正南方呼呼地刮起大风,尘土飞扬。吓得众官员纷纷抱怨道:“这和尚真是乌鸦嘴,刚说起妖精,妖精就来了!” 国王吓得赶紧放开行者,一头钻进地穴里。唐僧也跟着钻了进去。众官员更是躲得一个都不剩。

八戒和沙僧也想躲,却被行者用左右手分别扯住,说道:“兄弟们,别怕,等我和你们一起去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妖精。” 八戒说:“你这不是瞎闹嘛!看它干什么?众官员躲了,师父藏了,国王也避起来了,我们也别管了,还逞什么能啊!” 呆子左挣右挣,怎么也挣不脱行者的手。过了一会儿,只见半空中出现一个妖精。你瞧它那模样:

身高九尺,模样凶恶狰狞,一双环眼像金灯一样闪闪发光。

两只耳朵像撑开的扇子,四颗钢牙就像钉在嘴里的钉子。

鬓角环绕着红毛,眉毛像燃烧的火焰,鼻子又大又红,鼻孔张开。

几缕胡须像红色的丝线,颧骨高高凸起,满脸都是青色。

两条手臂上青筋暴露,双手像染了蓝靛一样,十条尖尖的爪子握着长枪。

腰间系着豹皮裙子,光着脚,头发蓬乱,就像个恶鬼。

行者看了,问沙僧:“沙僧,你认得它吗?” 沙僧说:“我又没和它见过面,怎么认得!” 行者又问:“八戒,你认得它吗?” 八戒说:“我又没和它一起喝过茶、喝过酒,又不是朋友邻里,我怎么会认得它!” 行者说:“它长得像东岳天齐手下把门的那个醮面金睛鬼。” 八戒说:“不是!不是!” 行者问:“你怎么知道不是?” 八戒说:“我怎么会不知道?鬼是阴灵,每天到了晚上,交申酉戌亥时才会出来。现在才巳时,哪有鬼敢出来?就算是鬼,也不会驾云。就算会弄风,也只是一阵旋风罢了,哪有这么大的狂风?说不定它就是赛太岁。” 行者笑着说:“好呆子!倒还说得有点道理!既然这样,你们两个在这儿护着,等老孙我去问问它的名号,好帮国王把金圣宫娘娘救回来。” 八戒说:“你去就去,可千万别把我们供出去。” 行者昂首挺胸,没有回答,立刻驾起祥光,跳到空中。嘿!正是:要安定国家,先治好君王的病;要坚守正道,必须去除贪恋之心。不知道这一去,在空中会是怎样的胜负,行者又要怎么擒住妖怪,救回金圣宫娘娘,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