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第2页)
大圣走出厅房,摇身一变,变成一只红蜻蜓,飞出前门,追上了八戒。那呆子牵着马,路过有草的地方也不让马吃草,急匆匆地赶着马,转到后门去。只见那妇人带着三个女儿,正在后门外悠闲地站着,赏着菊花。她们母女看到八戒来了,三个女儿立刻闪进屋里。那妇人站在门口问道:“小长老,你去哪儿呀?” 八戒连忙丢开缰绳,上前作了个揖,说道:“娘!我来放马。” 那妇人说:“你师父也太死板了。在我家招了女婿,不比做个挂单和尚,往西赶路强多了?” 八戒笑着说:“他们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违抗君命,所以不肯干这事儿。刚才他们都在前厅拿我打趣,我又有点左右为难,就怕娘您嫌我嘴长耳朵大。” 那妇人说:“我倒不嫌,只是家里没个当家的,招一个女婿倒也不错;不过就怕小女儿嫌弃你丑。” 八戒忙说:“娘,您跟您女儿说说,可别这么挑人。我那师父唐僧,虽然长得俊,可实际上没什么用。我虽然长得丑,可我有本事。” 妇人问:“你有什么本事呀?” 八戒说道:“我虽然长相不怎么样,但干活勤快又得力。要是有千顷地,都不用牛耕。我只消一顿钯,就能及时播种,让庄稼生长。没雨的时候我能求雨,没风的时候我能唤风。要是嫌房舍矮,我能给起上二三层。地下脏了扫一扫,阴沟不通通一通。家里的大小事儿,不管多难的,我都能办。” 那妇人说:“既然你这么能干,你再去跟你师父商量商量,要是没什么问题,就招你做女婿吧。” 八戒说:“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的亲生父母,干不干,全由我自己决定。” 妇人说:“也罢,也罢,等我跟小女儿说说。” 说完,她一闪身进了屋,“砰” 的一声关上了后门。八戒也不放马了,牵着马又回到前面。
他哪里知道,孙大圣已经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大圣扇动翅膀飞回来,变回原形,先对唐僧说:“师父,悟能牵马来了。” 长老说:“马要是不牵好,恐怕会撒欢跑了。” 行者笑着把那妇人和八戒的对话,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三藏听了,半信半疑。不一会儿,只见呆子牵着马回来拴好。长老问:“你把马放了?” 八戒说:“没什么好草,没地方放马。” 行者调侃道:“没地方放马,那有地方牵马吗?” 呆子一听这话,知道事情败露了,顿时垂头丧气,扭着脖子,努着嘴,皱着眉,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时,又听到 “呀” 的一声,腰门开了,只见两对红灯,一个童子提着酒壶,香气弥漫,环佩叮当,那妇人带着三个女儿走了出来,让真真、爱爱、怜怜拜见取经的师徒。三个女子站在厅中,朝上行礼。这三个女子果然生得标致。只见她们:一个个眉毛如翠柳横卧,粉嫩的脸庞洋溢着春意。身姿妖娆,有倾国之色,体态窈窕,动人心弦。头上的花钿尽显娇美之态,身上的绣带飘飘,超凡脱俗。微微含笑时,樱桃小口绽放,缓缓行走时,兰麝香气四溢。满头珠翠,无数宝钗颤巍巍地插着;浑身散发着幽香,穿着娇美的花金缕钿。别说什么楚娃美貌、西子娇容,真像是九天仙女从天而降,月里嫦娥走出广寒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藏合掌低头,孙大圣装作没看见,沙僧背过身去。再看那猪八戒,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满心淫念,色胆包天,扭捏着低声说:“劳烦仙子下凡。娘,让姐姐们先回去吧。” 三个女子转身走进屏风,留下一对纱灯。妇人问道:“四位长老,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到底让谁来配我的小女儿呢?” 悟净说:“我们商量好了,让姓猪的留下招赘。” 八戒连忙说:“兄弟,别坑我,还是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行者说:“还商量什么呀?你在后门都已经谈得差不多了,‘娘’都叫上了,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师父做男方亲家,这婆婆做女方亲家,我来做保亲,沙僧做媒人。也不用看黄历,今天就是个好日子,你赶紧拜了师父,进去做女婿吧。” 八戒说:“不行!不行!这事儿可干不得!” 行者说:“呆子,别再装模作样了。你嘴里‘娘’都叫了那么多声了,还有什么不行的?赶紧答应,我们也能跟着吃顿喜酒,沾沾光。” 说着,行者一只手揪着八戒,一只手扯着妇人,说:“亲家母,带你的女婿进去吧。” 那呆子磨磨蹭蹭,不太情愿地跟着走。
那妇人立刻招呼童子:“快摆好桌椅,准备晚斋,招待三位亲家。我带姑夫去房里了。” 一边又吩咐厨师准备筵席,明天好会亲。几个童子领命而去。唐僧、悟空、沙僧三人吃了斋饭,匆匆洗漱后,都在客座里休息,暂且不提。
再说那八戒跟着丈母,走进里面,只见房舍一层又一层,也不知道有多少间,一路上磕磕绊绊,到处都是门槛。八戒说:“娘,您走慢点儿。我对这儿路不熟,您带带我。” 那妇人说:“这些都是仓房、库房、碾房,还没到厨房呢。” 八戒惊叹道:“这家人可真富有!” 又磕磕绊绊、转弯抹角地走了好一会儿,才到内堂。那妇人说:“女婿,你师兄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就让你招进来了;只是太仓促了,没来得及请阴阳先生,也没法拜堂撒帐,你就朝上拜八拜吧。” 八戒说:“娘,您说得对。您请上坐,我也拜几拜,就当拜堂,也当谢亲,一举两得,多省事呀?” 他丈母笑着说:“也罢,也罢,你还真是个会省事、能持家的女婿。我坐着,你拜吧。”
嘿!满堂中银烛辉煌,呆子恭恭敬敬地朝上礼拜。拜完后,八戒问道:“娘,您把哪个姐姐许配给我呀?” 他丈母说:“这正是让我为难的地方:我想把大女儿许配给你,怕二女儿不高兴;把二女儿许配给你,又怕三女儿有意见;想把三女儿许配给你,又怕大女儿埋怨。所以一直拿不定主意。” 八戒说:“娘,既然怕她们相争,干脆都嫁给我得了。省得吵吵闹闹,乱了家里的规矩。” 他丈母说:“哪有这种道理!你一个人还想占我三个女儿不成!” 八戒说:“您看您说的。哪个大户人家的男人没有三妻四妾?就是再多几个,你女婿我也能应付。我年轻时,还学过些本事,保证能把她们一个个都伺候得开开心心的。” 那妇人说:“不行!不行!我这儿有一方手帕,你顶在头上,遮住脸,撞个天婚。让我女儿们从你面前走过,你伸手拉住哪个,就把哪个许配给你。” 呆子依言,接过手帕,顶在头上。有诗为证:
痴愚之人不明白事情的缘由,色欲如剑伤身却不自知。
从来只信周公定下的礼教,今日新郎却顶起了盖头。
呆子把盖头稳稳地顶好,说道:“娘,快请姐姐们出来吧。” 他丈母喊道:“真真、爱爱、怜怜,都出来撞天婚,挑选你们的女婿。” 只听见环佩叮当作响,兰麝香气弥漫,仿佛有仙子往来。呆子真的伸手去抓人,两边乱扑,左边抓不着,右边也抓不到。来来往往,感觉有好多女子在走动,可他就是一个也抓不住。往东扑,抱住了柱子,往西扑,摸到了板壁。两头跑来跑去,都跑晕了,站都站不稳,不停地摔跤。往前跑,撞到了门扇,往后退,又撞到了砖墙,跌跌撞撞,摔得嘴肿头青。最后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气喘吁吁地说:“娘啊,你女儿们太机灵了,我一个都抓不着,这可怎么办!怎么办!”
那妇人过来,帮他揭下盖头,说:“女婿啊,不是我女儿们机灵。是她们互相谦让,不肯招你。” 八戒说:“娘啊,既然她们不肯招我,那你招我吧。” 那妇人说:“好女婿啊!你怎么这么没大没小的,连丈母都要了!我这三个女儿,心灵手巧。她们每人都织了一件珍珠镶嵌锦缎的汗衫。你要是能穿上谁的,就叫谁招你。” 八戒说:“好!好!好!把三件都拿来让我试试;要是都能穿上,就都嫁给我吧。” 那妇人转身进房,只拿出一件,递给八戒。呆子脱下青锦布直裰,整理好汗衫,就往身上穿;还没来得及系上带子,“扑通” 一声,摔倒在地。原来是汗衫上有几条绳子紧紧地绷着,呆子疼得受不了。而这时,那些人早已没了踪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再说三藏、行者、沙僧一觉醒来,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他们急忙睁开眼睛抬头一看,哪里还有那高大的房屋、华丽的厅堂,也不是雕梁画栋的模样,他们竟然都睡在松柏林中。长老惊慌地急忙呼喊行者。沙僧说:“哥哥,坏了!坏了!我们是不是遇到鬼了!” 孙大圣心里明白,微微笑道:“怎么这么说?” 长老说:“你看我们睡在什么地方啊!” 行者说:“在这松树林里睡得挺快活的,只是不知道那呆子在哪里受罪呢。” 长老问:“谁受罪了?” 行者笑着说:“昨天这家人的母女们,不知道是哪里的菩萨,在此显化考验我们,想来半夜就离开了,只苦了猪八戒。” 三藏听了,合掌顶礼。这时,又看见后面的古柏树上,飘飘荡荡地挂着一张简帖。沙僧急忙跑去取来给师父看,上面是八句颂子:
“黎山老母不想下凡,是南海菩萨请她下山。
普贤文殊都是客人,化作美女出现在林间。
圣僧有德没有世俗之念,八戒无禅心仍有凡心。
从此要静心改过自新,若再怠慢取经路途艰难!”
长老、行者、沙僧正在念这颂子,只听到树林深处高声喊道:“师父啊,勒死我了!救救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三藏问:“悟空,那喊叫的是不是悟能?” 沙僧说:“正是。” 行者说:“兄弟,别理他,我们走吧。” 三藏说:“那呆子虽然心性愚笨顽劣,但为人还算憨厚正直,也有些力气,能挑得动行李;看在当初菩萨的份上,救他跟我们一起走吧。料想他以后不敢再犯了。” 于是沙和尚卷起铺盖,收拾好担子;孙大圣解开缰绳牵马,带着唐僧进树林寻找。嘿!这真是:从正修行必须谨慎,扫除爱欲才能回归本真。不知道那呆子是死是活,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