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 作品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第2页)

一天,春天过去,夏天到来,众人在松树下聚会讲道已有多时。大家对悟空说:“悟空,你是前世修了多大的缘分啊?前几日师父在你耳边低声传授的躲避三灾变化的法术,你都学会了吗?” 悟空笑着回答:“不瞒各位师兄,一来有师父的悉心传授,二来我日夜勤奋练习,那几种变化之术都已经学会了。” 众人说:“趁现在正好有空,你就给我们演练一下,让我们见识见识。” 悟空听后,抖擞精神,想要卖弄一番手段,说道:“各位师兄出个题目吧。看要我变化成什么?” 众人说:“就变一棵松树吧。” 悟空捻起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瞬间就变成了一棵松树。这棵松树:郁郁含烟,四季常青,高耸入云,姿态挺拔。完全没有了一点妖猴的模样,全是经霜耐雪的坚韧枝丫。众人见了,纷纷鼓掌,高声大笑。都喊道:“好猴儿!好猴儿!” 他们的喧闹声不知不觉惊动了祖师。祖师急忙拄着拐杖出门问道:“是谁在这里大声喧哗?” 众人听到祖师的呼喊,慌忙收敛,整理好衣服,走上前去。悟空也变回了本相,混在众人当中说:“禀告尊师,我们在这里聚会讲道,并没有外人喧哗。” 祖师生气地喝道:“你们大呼小叫的,完全没有一点修行之人的样子!修行的人,一旦开口神气就会消散,舌头一动是非就会产生。怎么能在这里叫嚷嬉笑呢?” 众人说:“不敢瞒着师父,刚才是孙悟空在演练变化之术,我们让他变一棵松树,他果然变成了松树,我们都称赞叫好,所以声音大了些,惊扰了尊师,还望您恕罪。” 祖师说:“你们都起来吧。” 接着又对悟空说:“悟空,你过来!我问你,你卖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种本领,能随便在人面前炫耀吗?假如你看到别人有好东西,难道不想向他求取?别人看到你有,也必然会向你求取。你要是害怕惹祸,就得传给他;要是不传,他肯定会加害于你,到时候你的性命就难保了。” 悟空赶忙叩头说:“只求师父饶恕我的罪过!” 祖师说:“我也不怪罪你,但你必须离开这里。” 悟空听了这话,满眼含泪问道:“师父,您让我去哪里呢?” 祖师说:“你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 悟空顿时醒悟过来,说道:“我是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 祖师说:“你赶快回去,这样才能保全你的性命,要是留在这里,肯定不行!” 悟空认罪,说道:“禀告尊师,我离家已经二十年了,虽然很想回去看看旧日的儿孙,但想到师父的厚恩还没有报答,实在不敢离去。” 祖师说:“哪里有什么恩义?你只要不惹祸,不连累我就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悟空见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拜别祖师,与众人告别。祖师叮嘱道:“你这一去,肯定会惹出不少事端。不管你怎么惹祸行凶,都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要是敢说出半个字,我立刻就会知道,到时候把你这猴子剥皮锉骨,将你的神魂贬到九幽地狱,让你万劫不得翻身!” 悟空说:“我绝对不敢提起师父您一个字,只说是我自己学会的就是了。”

悟空谢过祖师后,立刻转身,捻着诀,连翻筋斗,纵身驾起筋斗云,径直向东海飞去。还不到一个时辰,就远远看到了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心中暗自欢喜,不禁自言自语道:“去的时候凡骨凡胎,身体沉重;如今得道,身体轻盈自在。世上没人愿意立志修行,可一旦立志修玄,玄理自然就会明晰。当初过海艰难无比,今日回来却如此轻松。祖师的叮嘱还在耳边回响,没想到转眼间就看到了东海。” 悟空按下云头,直接来到花果山。他沿着山路前行,忽然听到鹤唳猿啼,鹤的叫声直冲云霄,猿的啼鸣充满悲伤。他开口喊道:“孩儿们,我回来了!” 只见山崖下的石坎边、花草中、树木里,大大小小的猴子,一下子跳出千千万万只,把美猴王围在中间,纷纷叩头说道:“大王,您好狠心啊!怎么一去这么久?把我们都丢在这里,我们盼您就像盼着饥渴时的饮食一样!近来有一个妖魔在这里欺负我们,还强行要霸占我们的水帘洞府,我们拼死和他争斗。这段时间,那妖怪抢走了我们的家当,捉走了很多子侄,让我们日夜不得安宁,只能守着家业。幸好大王您回来了!大王要是再晚几年回来,我们连山洞都要归别人了!” 悟空听了,心中大怒,问道:“是什么妖魔,竟然如此放肆!你们详细说来,我这就去找他报仇。” 众猴叩头说:“禀告大王,那妖怪自称混世魔王,住在正北方。” 悟空问:“从这里到他那里,有多远的路程?” 众猴说:“他来的时候驾着云,去的时候带着雾,有时伴着风雨,有时带着雷电,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多远。” 悟空说:“既然如此,你们不要害怕,先自己玩耍,我这就去找他算账!”

好一个猴王,纵身一跃,一路翻着筋斗,径直向北而去。到了那里,只见一座高山,山势十分险峻。这座山:笔峰高耸挺立,曲涧幽深沉缓。笔峰直插云霄,曲涧通到地府。两岸花木争奇斗艳,几处松竹翠绿欲滴。左边的龙,温顺驯服;右边的虎,安静伏卧。常常能看到铁牛耕地,时常能发现金钱种植。幽禽啼鸣婉转,丹凤朝阳而立。石头嶙峋,水波平静,景象古怪又险恶。世上的名山数不胜数,花开花落,繁荣过后又归于众多。可哪里比得上这里的景色永远长存,一年四季都不会改变。这里确实是三界的坎源山,滋养五行的水脏洞!美猴王正默默地欣赏着景致,忽然听到有人说话。他顺着声音下山寻找,原来在那陡峭的山崖之前,就是水脏洞。洞门外有几个小妖正在跳舞,看到悟空转身就跑。悟空喊道:“别跑!借你们的嘴,传达我心里的话。我是正南方花果山水帘洞的洞主。你们家那个什么混世鸟魔,屡次欺负我的儿孙,我特地来找他,要和他一决高下!”

那小妖听了,急忙跑回洞里报告:“大王!不好了!” 魔王问:“有什么祸事?” 小妖说:“洞外有个猴头,自称是花果山水帘洞洞主。他说您屡次欺负他的儿孙,特地来找您,要和您见个高低。” 魔王笑着说:“我常听那些猴精说他们有个大王,出家修行去了,想来就是今天回来了。你们看他是怎么打扮的,带了什么兵器?” 小妖说:“他没带什么兵器,光着脑袋,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系着一条黄色的腰带,脚下蹬着一双黑色的靴子,既不像和尚,也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地在门外叫阵呢。” 魔王听了,说道:“把我的披挂兵器拿来!” 小妖立刻取来。魔王穿上甲胄,手持大刀,带着众妖走出洞门,高声喊道:“哪个是水帘洞洞主?” 悟空急忙瞪大眼睛观看,只见那魔王:头戴乌金盔,在日光下闪耀着明亮的光芒;身穿皂罗袍,迎着风轻轻飘荡。下身穿着黑色的铁甲,皮条紧紧勒着;脚上踏着花褶靴,威风凛凛像一员上将。他腰围十围,身高三丈,手里拿着一口刀,刀刃锋利明亮。他就是号称混世魔的家伙,模样凶狠,气势不凡。

猴王大声喝道:“你这泼魔,眼睛这么大,竟然看不见老孙!” 魔王见了,笑着说:“你身高不满四尺,年龄不过三十,手里又没有兵器,怎么还这么大胆狂妄,要找我一决高下?” 悟空骂道:“你这泼魔,真是有眼无珠!你嫌我矮小,想要变大对我来说轻而易举。你觉得我没兵器,我两只手能摸着天边的月亮呢!你别害怕,先吃老孙我一拳!” 说着,他往上一跳,对着魔王的脸就打过去。那魔王伸手挡住说:“你这么矮小,我这么高大,你要使拳,我要使刀,我用刀杀了你,别人会笑话我。这样吧,我放下刀,和你比划比划拳脚。” 悟空说:“说得好。好汉子!过来吧!” 那魔王摆开架势就打,悟空则钻进去和他正面交锋。他们两个拳来脚往,你冲我撞。原来长拳虽然看似威力大,但招式松散,而短簇拳则紧凑有力。那魔王被悟空击中短肋,撞了裆部,几下就被打得不轻。他赶紧闪到一边,拿起那又宽又大的钢刀,朝着悟空的头就砍过去。悟空急忙撤身,魔王砍了个空。悟空见他来势凶猛,立刻使出了身外身法,拔下一把毫毛,放在口中嚼碎,朝着空中喷去,大喊一声 “变!”,瞬间就变成了三二百个小猴,把魔王团团围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从猴王得了仙体,学会出神变化之术,便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身上八万四千根毛羽,每一根都能随心变化,顺应外物。那些由他毫毛变化出的小猴,机灵敏捷、上蹿下跳,刀砍不着,枪刺不伤。只见它们前蹦后跳,一拥而上,将魔王团团围住。有的抱住魔王的身体,有的使劲拉扯他的胳膊,有的钻到他裆下,有的扳住他的脚,又踢又打,揪扯毛发,抠眼睛、捏鼻子,各种折腾,把魔王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

就在这时,悟空瞅准时机,夺过魔王手中的大刀,分开小猴,照着魔王的头顶狠狠砍去,魔王瞬间被劈成两段。接着,悟空带领众猴杀进洞中,将大小妖精全部剿灭。随后,他一抖身子,那些由毫毛变化出的小猴便纷纷回到他身上。然而,还有一些小猴收不回来,仔细一看,竟是之前被魔王抓到水帘洞的自家猴儿。悟空问道:“你们怎么会在这里?”大约有三五十只小猴,都满含泪水地说:“大王您去修仙后,这两年来,我们被这个魔王抢夺骚扰,都被抓到了这里。您看,那些不都是咱们洞中的家当吗?石盆、石碗都被这妖怪抢来了。”悟空说:“既然是我们的东西,你们都搬到洞外去。”紧接着,他在洞里放了一把火,将水脏洞烧得一干二净,所有东西都化为灰烬。之后,悟空对众猴说:“你们都跟我回去。”众猴却犯愁地说:“大王,我们来的时候,只感觉耳边风声呼呼,稀里糊涂就被带到了这里,根本不认识回去的路,现在怎么才能回到家乡呢?”悟空安慰道:“这不过是那魔王施展的法术罢了,有什么难的!我现在一通百通,也会施展这法术。你们都闭上眼睛,别怕!”

只见悟空口中念念有词,施展咒语,瞬间刮起一阵狂风,带着云头缓缓落下。他喊道:“孩儿们,睁开眼吧。”众猴脚踩在熟悉的土地上,认出这就是家乡,个个欢呼雀跃,纷纷朝着洞门的老路奔去。留在洞里的众猴,也都簇拥过来,和他们一同进入洞中。大家按照年龄大小依次站好,向猴王行礼。随后,众猴准备了酒果,为猴王接风洗尘,庆贺胜利,同时询问猴王降魔救子的经过。悟空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讲述了一遍,众猴纷纷称赞:“大王去了那么远的地方,没想到竟学到了如此厉害的本事!”

悟空又接着说:“当年我离开你们后,随着海浪漂流,越过东洋大海,来到南赡部洲。在那里,我学习人类的模样,穿上衣服和鞋子,四处云游了八九年,却始终没有寻到修仙之道。后来,我又渡过西洋大海,来到西牛贺洲。经过长时间的寻访,终于有幸遇到一位老祖,他传授给我与天同寿的真功夫,还有不死长生的绝妙法门。”众猴听后,纷纷向他祝贺,都说:“这可是万年难遇的机缘啊!”悟空又笑着说:“小的们,还有一件喜事,如今我们这一门都有了姓氏。”众猴好奇地问:“大王,您姓什么?”悟空回答:“我现在姓孙,法名悟空。”众猴听了,高兴地鼓掌欢呼:“大王是老孙,那我们就是二孙、三孙、细孙、小孙,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国之孙,一窝子的孙啊!”大家都围过来讨好老孙,端出大盆小碗的椰子酒、葡萄酒,摆上仙花、仙果,整个花果山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真是合家欢乐!

这正是:贯通一姓身归本,只待荣迁仙箓名。至于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猴王在这花果山又将如何发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