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 作品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第2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燕青又说道:“小人承蒙主人福荫,学了些棒法在身。不是小乙我自夸,要是陪着主人走这一趟,路上就算有些草寇出来,我也能打发三五十个。让李都管看家,我陪着主人去。” 卢俊义道:“我做买卖不太懂行,李固懂,他能帮我不少忙,所以留你在家看守。自然有别人管账,你就当好这个桩主。” 李固又说道:“小人最近得了脚气病,实在走不了太多路。” 卢俊义听了,大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走一趟,你却有这么多推脱的理由。要是再有谁阻拦我,可别怪我不客气!” 李固吓得脸色惨白,众人谁还敢再说什么,各自散去。

李固只好忍气吞声,去安排行李。他找来十辆太平车子,雇了十个脚夫,准备好四五十匹拉车的牲口,把行李装上车子,货物也捆绑妥当。卢俊义自己也去整理行装。第三天,举行了祭祀仪式,给众人分发了祭品。家中的男女老少,卢俊义都一一嘱咐了一番。当晚,他先让李固带着两个当差的,把行李都收拾好,送出城去。李固走后,娘子看着车仗,流下泪来,转身离去。

第二天五更时分,卢俊义起床,沐浴完毕,换上一身新衣服,取出器械,来到后堂,辞别了祖先的香火,便出门上路。看看卢俊义此时的打扮:

头戴范阳遮尘毡笠,拳来大小撒发红缨,斜纹缎子布衫,查开五指梅红线绦,青白行缠抓住袜口,软绢袜衬多耳麻鞋。腰悬一把雁翎响铜钢刀,海驴皮鞘子,手拿一条搜山搅海棍棒。端的是山东驰誉,河北扬名。

当下,卢俊义拜别家堂,嘱咐娘子:“好好看家,多则三个月,少则四五十天我就回来。” 贾氏说道:“丈夫,路上小心,多寄书信回来,好让家里知道你的情况。” 说完,燕青在面前下拜。卢俊义嘱咐道:“小乙,在家要事事用心,不可去那些烟花柳巷之地闲逛。” 燕青道:“主人放心,小乙不敢偷懒闲逛。主人此次出行,我怎敢懈怠!” 卢俊义拿起棍棒,出了城。有诗一首,专门称赞卢俊义的这条好棒:

挂壁悬崖欺瑞雪,撑天拄地撼狂风。

虽然身上无牙爪,出水巴山秃尾龙。

李固前来迎接,卢俊义说道:“你带两个伴当前面先走。找个干净的客店,先做好饭,等车仗脚夫到了就吃,别耽误了行程。” 李固也拿起一条杆棒,先和两个伴当前行。卢俊义和几个当差的,随后押着车仗出发。一路上,只见山明水秀,道路宽阔平坦,卢俊义心中欢喜,说道:“我要是待在家里,哪里能见到这般景致!” 走了四十多里路,李固前来迎接主人。众人吃过点心和午饭,李固又先行出发。又走了四五十里路,到了客店,李固已安排好车仗人马的住宿和饮食。卢俊义来到店房内,倚好棍棒,挂好毡笠儿,解下腰刀,换了鞋袜,住宿和饮食之事不必细表。第二天清早,众人生火做饭,吃过饭后,收拾好车辆和牲口,又继续上路。

此后,他们一路晓行夜宿,过了几天,来到一家客店住宿。第二天清晨,准备出发时,店小二对卢俊义说道:“官人,跟您说个事儿,离小店不到二十里路的地方,正好要经过梁山泊边的口子。山上的宋公明大王,虽然不伤害来往的客人,但官人您还是悄悄过去,千万别大惊小怪。” 卢俊义听了,说道:“原来如此!” 便让当差的取下衣箱,打开锁,从里面拿出一个包袱,取出四面白绢旗;又向小二哥要了四根竹竿,每根竹竿上绑起一面旗。每面旗上写着斗大的几个字:

“慷慨北京卢俊义,远驮货物离乡地。

一心只要捉强人,那时方表男儿志!”

李固等人看了,都叫苦不迭。店小二问道:“官人,您该不会和山上的宋大王有亲戚关系吧?” 卢俊义道:“我是堂堂北京财主,和那些贼寇有什么亲戚!我特地要来捉宋江这伙人。” 小二哥道:“官人,您小声点,别连累小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就算您有一万人马,也近不了他们的身!” 卢俊义道:“放屁!你们这些人,是不是都和那伙贼人是一伙的!” 店小二叫苦连天,众车脚夫也都吓得呆若木鸡。李固跪在地下,哀求道:“主人,可怜可怜我们这些人,留我们一条性命回乡吧,这可比做罗天大醮还管用啊!” 卢俊义喝道:“你们懂什么!燕雀焉知鸿鹄之志!我一生所学的本事,一直没遇到施展的机会,今天好不容易碰上了,不在这里大显身手,更待何时!我车子上的叉袋里,已经准备好一袋熟麻索。要是那些贼寇命该如此,撞到我手里,我一朴刀一个砍翻,你们就帮我把他们绑在车子上。货物丢了不要紧,先收拾车子捉人。把这些贼首押解到京师,领功受赏,才能了却我平生的心愿!要是你们有一个人不肯去,我就在这里先杀了你们!”

卢俊义让前面四辆车子插上四把绢旗,后面六辆车子跟随着前行。李固和众人虽然哭哭啼啼,但也只得依从。卢俊义取出朴刀,安装在杆棒上,用三个丫儿牢牢扣住,赶着车子朝着梁山泊的方向行进。李固等人看着崎岖的山路,每走一步都胆战心惊。可卢俊义却只顾催赶着众人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清早出发,一直走到巳牌时分,远远地便能望见一座大林子,林中有千百株合抱粗的大树,枝叶交错,遮天蔽日。他们刚好走到林子边上,突然听到一声唿哨响起,吓得李固和两个当差的不知所措,四处找寻躲避之处。卢俊义赶忙让众人把车仗押到一边,车夫们都吓得躲到车子底下,叫苦不迭。卢俊义大声喝道:“要是我打倒了贼人,你们就给我把他们绑起来!” 话还没说完,只见林子边涌出四五百个小喽啰。紧接着,后面锣声响起,又有四五百个小喽啰截断了他们的后路。林子里一声炮响,一个身材魁梧的好汉猛地跳了出来。此人长相如何呢?但见:

茜红头巾,金花斜袅。铁甲凤盔,锦衣绣袄。血染髭髯,虎威雄暴。大斧一双,人皆吓倒。

又有诗赞道:

铁额金睛老大虫,翻身跳出树林中。

一声咆吼如雷震,万里传名黑旋风。

当下,李逵手持双斧,厉声高叫:“卢员外,还认得我这个哑道童吗?” 卢俊义顿时恍然大悟,怒喝道:“我一直就想捉拿你们这伙强盗,今日特意前来!快叫宋江那家伙下山来投降!要是他执迷不悟,我眨眼间就能让你们个个丧命,一个不留!” 李逵呵呵大笑道:“员外,你今日中了我们军师的妙计,还是乖乖来坐把交椅吧。” 卢俊义怒火中烧,握紧手中朴刀,冲向李逵。李逵挥舞双斧,迎了上去。两人交手不到三个回合,李逵突然纵身跳出圈子,转身就往林子里跑去。卢俊义手持朴刀,紧紧追赶。李逵在林木丛中东躲西藏,把卢俊义引得怒火中烧,他不顾一切地抢入林中。李逵见状,飞奔着钻进乱松丛里不见了踪影。

卢俊义追到林子另一边,却发现一个人都没有。他正准备转身,只听见松林旁边转出一伙人来,其中一人高声大叫:“员外,别跑!认得我吗?” 卢俊义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胖大和尚,身穿黑色直裰,倒提着铁禅杖。卢俊义喝道:“你是哪里来的和尚?” 鲁智深大笑着说:“洒家是花和尚鲁智深。如今奉哥哥的命令,前来迎接员外上山。” 卢俊义听了,怒不可遏,大骂道:“你这秃驴,竟敢如此无礼!” 说着,举起手中朴刀,直刺鲁智深。鲁智深挥舞铁禅杖,迎了上去。两人斗了不到三个回合,鲁智深拨开朴刀,转身便走,卢俊义紧追不舍。

正在追赶之际,喽啰中走出行者武松,挥舞着两口戒刀,径直朝卢俊义冲来。卢俊义不再追赶鲁智深,转而与武松交手。又是不到三个回合,武松转身拔腿就跑。卢俊义哈哈大笑道:“我不追你,你们这些人有什么了不起!” 话还没说完,只见山坡下有个人高声喊道:“卢员外,你怎么还不明白!难道没听说过人怕落荡,铁怕落炉吗?哥哥定下的计策,你还想往哪里逃?” 卢俊义喝道:“你这厮是谁?” 那人笑着回答:“小可便是赤发鬼刘唐。” 卢俊义骂道:“草贼,休跑!” 挺起朴刀,直取刘唐。才斗了三个回合,斜刺里又有一个人大叫道:“好汉没遮拦穆弘在此!” 此时,刘唐、穆弘两人手持朴刀,双战卢俊义。三人正斗得难解难分,不到三个回合,只听背后传来脚步声,卢俊义大喝一声:“着!” 刘唐、穆弘赶忙跳退数步。卢俊义转身迎战背后的好汉,原来是扑天雕李应。三个头领呈丁字脚将卢俊义围在中间,然而卢俊义丝毫不慌乱,反而越斗越勇。

三人正步战之时,只听得山顶上一声锣响,三个头领各自卖了个破绽,一同转身拔腿离去。卢俊义斗得浑身是汗,也不再追赶他们。他回到林子边,想要寻找车仗和随行的人,却发现十辆车子、人伴以及拉车的牲口都不见了踪影,不禁口中连连叫苦。有诗为证:

避灾因作泰山游,暗里机谋不自由。

家产妻孥俱撇下,来吞水浒钓鱼钩。

卢俊义赶忙登上高阜处,四下张望,只见远远的山坡下,一伙小喽啰赶着车仗和牲口走在前面,将李固等人一个个捆绑起来,连成一串,跟在后面,他们敲锣打鼓,朝着松树那边走去。卢俊义见状,心急如焚,怒火中烧,提着朴刀就追了过去。

眼看离山坡不远了,只见两位好汉大喝一声:“哪里走!” 一个是美髯公朱仝,一个是插翅虎雷横。卢俊义见了,高声骂道:“你们这些草贼,快把车仗和人马还给我!” 朱仝手捻长髯,哈哈大笑道:“卢员外,你还不明白吗?你已经中了我们军师的妙计,就算肋生双翅,也飞不出去了。还是快来大寨坐把交椅吧。” 卢俊义听了,怒发冲冠,挺起朴刀,直扑二人。朱仝、雷横各自拿起兵器,迎了上去。三人斗了不到三个回合,朱仝和雷横转身便走。卢俊义心想:“必须得打倒一个,才能讨回车仗。” 于是,他舍命追赶,转过山坡,却发现两个好汉都不见了,只听到山顶上传来鼓板和箫声。他仰头望去,只见风把那面杏黄旗吹得猎猎作响,上面绣着 “替天行道” 四个大字。他转身再看,只见红罗销金伞下,宋江端坐在那里,左边是吴用,右边是公孙胜,一行随从二百多人,一齐向他行礼,齐声说道:“员外,别来无恙!” 卢俊义见了,越发愤怒,指着他们破口大骂。山上的吴用赶忙劝道:“兄长暂且息怒。宋公明早就听闻员外品德高洁,威名远扬,特地派吴某亲自前往府上,想请员外上山,一同替天行道。还请员外不要见怪。” 卢俊义大骂道:“你们这些无端草贼,竟敢算计我!” 宋江背后转出小李广花荣,他拈弓搭箭,对着卢俊义喝道:“卢员外,休要逞强,先让你见识一下花荣的神箭!” 话还没说完,飕地一箭,正中卢俊义头上毡笠儿的红缨。卢俊义吃了一惊,转身就跑。此时,山上鼓声震天,只见霹雳火秦明、豹子头林冲率领一彪军马,摇旗呐喊,从东山边杀了出来;又见双鞭将呼延灼、金枪手徐宁也带领一彪军马,摇旗呐喊,从山西边杀了出来,把卢俊义吓得走投无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看看天色渐晚,卢俊义脚疼肚饥,慌不择路,只好朝着山僻小径拼命跑。大约黄昏时分,远处水面烟雾弥漫,深山被雾气笼罩,星月微光闪烁,四周草木丛生,难以分辨方向。他正跑着,不知不觉走到了鸭嘴滩头,放眼望去,满目皆是芦花,烟水茫茫。卢俊义见此情景,仰天长叹道:“我真是不听好人言,今日果然遭遇这般凄惨之事!”

正在烦恼之际,只见芦苇丛中一个渔人摇着一只小船划了出来。这渔人所居之处恰似:

生涯临野渡,茅屋隐晴川。

沽酒浑家乐,看山满意眠。

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

惊起闲鸥鹭,冲开柳岸烟。

那渔人把小船靠稳,高声叫道:“客官,你好大的胆子!这里可是梁山泊贼人出没的地方,半夜三更的,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卢俊义说道:“我迷路了,找不到住宿的地方。你救救我吧!” 渔人道:“从这里绕远路走,有一个市井,不过得走三十多里路,而且道路复杂,极难辨认。要是走水路的话,只有三五里远。你给我十贯钱,我就用船把你渡过去。” 卢俊义道:“你要是能把我渡过去,找到市井中的客店,我多给你些银两。” 那渔人将船摇到岸边,扶着卢俊义上了船,然后用铁篙撑开船。

船大约行了三五里水面,只听见前面芦苇丛中传来橹声,一只小船如飞一般驶来。船上有两个人,前面一个光着膀子,拿着一条水篙,后面一个摇着橹。前面的人横拿着水篙,口里唱着山歌:

“生来不会读诗书,且就梁山泊内居。

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卢俊义听了,心中一惊,不敢出声。接着,又听到右边芦苇丛中也有两个人摇着一只小船出来。后面的人摇着橹,发出咿哑之声,前面的人横拿着水篙,也唱着山歌:

“乾坤生我泼皮身,赋性从来要杀人。

万两黄金浑不爱,一心要捉玉麒麟。”

卢俊义听了,心中叫苦不迭。只见当中一只小船飞速摇来,船头上站着一个人,倒提着铁锁木篙,口里也唱着山歌: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唱罢,三只船的人一齐行礼。中间的是阮小二,左边的是阮小五,右边的是阮小七。三只小船一起朝着卢俊义乘坐的船撞了过来。卢俊义见状,心中愈发惊恐,心想自己又不识水性,连忙连声对渔人喊道:“快把船靠岸!” 那渔人呵呵大笑,对卢俊义说道:“上有青天,下有绿水。我生在浔阳江,来到梁山泊,三更不改姓,四更不改名,我就是绰号混江龙的李俊!员外要是还不肯投降,可就别怪我送了你性命!” 卢俊义大惊失色,大喝一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说着,拿着朴刀,朝着李俊的心窝刺去。李俊见朴刀刺来,一把抓住棹牌,一个背抛筋斗,扑通一声翻下水去。那只船在水面上滴溜溜地打转,朴刀也掉进了水里。只见船尾一个人从水底下钻了出来,大叫一声,原来是浪里白跳张顺。他双手挟住船梢,脚踏水浪,猛地将船只一侧,船底朝天,卢俊义这个英雄好汉就这样落入了水中。

不知卢俊义性命如何,正是:铺排打凤牢龙计,坑陷惊天动地人。那么,卢俊义落水后究竟命运如何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