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 作品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有诗这样说道:

堪叹人心毒似蛇,谁知天眼转如车。

去年妄取东邻物,今日还归北舍家。

无义钱财汤泼雪,倘来田地水推沙。

若将奸狡为生计,恰似朝霞与暮霞。

话说当时吴学究对宋公明说:“要破高廉的法术,只有赶紧派人去蓟州找到公孙胜,才能破得了他。” 宋江说:“之前戴宗去了好一阵子,一点消息都没打听到,现在又去哪里找呢?” 吴用分析道:“虽说去蓟州,但蓟州下辖那么多县治、镇市、乡村,他可能没找全。我想公孙胜是个清高之人,肯定住在某个名山洞府、山川胜境之中。这次让戴宗到蓟州下辖的县治、名山仙境这些地方,仔细寻觅一番,不愁找不到他。” 宋江听后,立刻找来戴院长商议,让他前往蓟州寻找公孙胜。戴宗说:“我愿意去,只是得有个伴一起去才好。” 吴用说:“你施展神行法,谁能赶得上你?” 戴宗说:“要是有同伴,我可以把甲马拴在他腿上,让他也能走不少路。” 李逵马上说道:“我和戴院长一起走一趟。” 戴宗说:“你要是跟我去,一路上必须吃素,还得听我的话。” 李逵说:“这有什么难的,我都听你的。” 宋江、吴用嘱咐道:“路上小心,别惹事。要是找到了,赶紧回来。” 李逵说:“我打死殷天锡,害得柴大官人吃官司,我怎么能不救他!这次我肯定不惹事了。” 于是二人一同出发。有诗为证:

飞步神行说戴宗,李逵同伴去如风。若还寻着公孙胜,要使高廉永绝踪。 豪杰士,黑旋风。一时赤手逞英雄。谁知一路经行处,惹祸招灾顷刻中。

话说戴宗和李逵各自藏好暗器,收拾好包裹,向宋江等人拜别后,离开了高唐州,取道前往蓟州。走了三十多里路,李逵停下脚步说:“大哥,买碗酒喝了再走呗。” 戴宗说:“你既然要跟着我施展神行法,就只能吃素酒,先往前走吧。” 李逵回应道:“吃点肉又有什么关系?” 戴宗说:“你又来了。天色已晚,先找个客店住下,明天一早再赶路。” 两人又走了三十多里,天色昏暗,找到了一家客店住下。他们生起火做饭,还买了一角酒来喝。李逵端了一碗素饭和一碗菜汤,到房间里给戴宗。戴宗问:“你怎么不吃饭?” 李逵回答:“我还不着急吃饭呢。” 戴宗心里琢磨:“这家伙肯定背着我偷偷吃荤。” 戴宗自己吃了素饭,然后悄悄地到后面查看,果然看到李逵买了两角酒、一盘牛肉,正在那里大快朵颐。戴宗心想:“我就知道!先别拆穿他,明天好好捉弄他一下。” 戴宗便回房间睡觉了。李逵吃了一会儿酒肉,担心戴宗责怪,也悄悄地回房间睡觉了。到了五更时分,戴宗起床,叫李逵生火做些素饭吃了。两人把行李背在背上,结清房钱,离开了客店。走了不到二里多路,戴宗说:“我们昨天没施展神行法,今天得赶路了。你先把包裹绑紧,我给你施展法术,走八百里就停下。” 戴宗拿出四个甲马,绑在李逵的两条腿上,嘱咐道:“你在前面的酒食店里等我。” 戴宗念念有词,对着李逵的腿吹了口气,李逵立刻迈开脚步,就像腾云驾雾一般,飞速离去。戴宗笑着说:“先让他饿一天!” 戴宗也给自己拴上甲马,随后追了上去。

李逵不懂这法术,还以为和平时走路一样。只听见耳边风声呼呼作响,两边的房屋树木就像一排排倒下似的,脚下就像有云雾推着。李逵害怕起来,好几次想停下脚步,可两条腿根本不听使唤,仿佛有人在下面推着,脚不沾地,一个劲儿地往前跑。看到酒肉饭店,也没办法进去买吃的。李逵只好大喊:“爷爷,快停一停!” 他跑得实在太快了。有诗为证:

李逵禀性实凶顽,酒肉堆盘似虎餐。

只为一时贪口腹,足行千里不能安。

李逵眼看着太阳渐渐西斜,肚子又饿又渴,却越发停不下脚步,惊出一身臭汗,气喘吁吁。戴宗从后面追上来,喊道:“李大,怎么不买点点心吃了再走?” 李逵回应道:“哥哥,救救我!我快饿死了!” 戴宗从怀里掏出几个炊饼自己吃了起来。李逵喊道:“我停不下脚去买吃的,你给我两个充饥。” 戴宗说:“兄弟,你跑过来我就给你吃。” 李逵伸着手,和戴宗只隔着一丈左右的距离,却怎么也够不着。李逵喊道:“好哥哥,等等我!” 戴宗说:“今天真是奇怪,我的两条腿也停不下来。” 李逵说:“哎呀!我的这双腿,根本不由我控制,自己就这么跑了,还不如用大斧把下半截砍下来!” 戴宗说:“除非照我说的做,不然你得一直跑到明年正月初一才能停下。” 李逵说:“好哥哥,别捉弄我了!砍了腿,你又该笑话我了!” 戴宗说:“你是不是昨晚不听我的话,今天连我也停不下来了。你自己跑去吧。” 李逵喊道:“好爷爷!你饶了我,让我停下来吧!” 戴宗说:“我的这法术,第一条就是不许吃荤,尤其是牛肉。要是吃了一块牛肉,就得走十万里才能停下。” 李逵说:“这可怎么办!我昨晚瞒着哥哥,真的偷买了几斤牛肉吃。这可如何是好!” 戴宗说:“怪不得今天连我的腿也收不住了,看来只能跑到天涯海角走一趟,三五年才能回来。” 李逵听了,叫苦连天。戴宗笑着说:“你从今往后只要听我一件事,我就能让这法术停下来。” 李逵说:“老爹,我以后都听你的。” 戴宗说:“你现在还敢瞒着我吃荤吗?” 李逵说:“今后要是再吃,舌头上就生碗口大的疔疮!我见哥哥吃素,我又忍不住,所以才瞒着哥哥。今后再也不敢了。” 戴宗说:“既然这样,就饶你这一回。” 戴宗退后一步,用衣袖在李逵腿上轻轻一拂,大喝一声:“住!” 李逵就像被钉住了一样,两只脚稳稳地定在地上,动弹不得。这法术十分灵验。有诗为证:

戴宗神术极专精,十步攒为两步行。

可惜李逵多勇健,云车风驾莫支撑。

戴宗说:“我先走,你慢慢过来。” 李逵刚想抬脚,却怎么也动不了,就像生铁铸就的一样。李逵大喊:“又惨了!晚上可怎么赶路啊?” 于是喊道:“哥哥,救救我!” 戴宗转过身来,笑着说:“你这回听我的话了吧?” 李逵说:“你是我的亲爹,我再也不敢违抗你的话了。” 戴宗说:“你这回可得真听我的。” 说着便拉住李逵,大喝一声:“起!” 两人这才慢慢走了起来。李逵说:“哥哥可怜可怜我,早点休息吧!” 前面到了一家客店,两人便进去投宿。戴宗和李逵进了房间,从腿上解下甲马,取出几串纸钱烧了。戴宗问李逵:“这回知道厉害了吧?” 李逵说:“这两条腿终于又听我使唤了。” 戴宗说:“谁让你昨晚偷偷买酒肉吃!” 李逵说:“就因为你不让我吃荤,我偷吃了一点,就被你捉弄成这样!”

戴宗让李逵准备了素酒素饭,两人吃过后,烧了热水洗脚,随后上床休息。睡到五更时分,他们起床洗漱完毕,吃了早饭,结清房钱,便又踏上了路途。没走三里多路,戴宗拿出甲马说:“兄弟,今天只给你绑两个甲马,让你走慢些。” 李逵说:“我不想绑了。” 戴宗说:“你既然听我的话,我们一起去办大事,我怎么会捉弄你呢?你要是不听我的,就让你像昨晚那样,被钉在这里,等我到蓟州找到公孙胜,回来再放你。” 李逵急忙喊道:“我听你的,我听你的!” 当天,戴宗和李逵各自只绑了两个甲马,戴宗施展神行法,扶着李逵,两人一同前行。原来戴宗的法术,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从这以后,李逵再也不敢违抗戴宗的话,一路上只买些素酒素饭,吃完就继续赶路,心里这才踏实下来。有诗为证:

戴宗术法久通神,去住迟延总在心。

从此李逵方畏服,二人交谊断黄金。

闲话少叙。两人施展神行法,不到十天,就来到了蓟州城外,在一家客店里住下。第二天,他们进城,戴宗扮成主人模样,李逵扮作仆人。两人在城里找了一整天,却没有一个人认识公孙胜,只好回到店里休息。第三天,他们又在城中的小街小巷找了一天,依旧毫无消息。李逵心急如焚,骂道:“这个臭道士,到底躲到哪里去了!要是让我见到他,一定揪着他去见哥哥!” 戴宗瞪了他一眼说:“你又来啦!要是不听我的话,有你苦头吃!” 李逵笑着说:“我就是说说而已。” 戴宗又埋怨了几句,李逵不敢吭声。两人再次回到店里休息。第四天一大早,他们到城外附近的村镇集市继续寻找。戴宗只要见到老人,就上前施礼询问公孙胜先生家在哪里,可没有一个人认识。戴宗问了几十处地方。

当天中午时分,两人走得肚子饿了,路边有一家素面店,他们便径直进去买些点心吃。店里坐满了人,没有一个空位,戴宗和李逵只好站在过道上。伙计过来问:“客官要吃面的话,可以和这位老人家拼桌。” 戴宗看到一位老者独自占着一张大桌子,便走上前去施礼,打了个招呼,然后两人面对面坐下。李逵坐在戴宗旁边,吩咐伙计做四个大碗的面。戴宗说:“我吃一碗,你吃三碗够不够?” 李逵说:“不够,干脆做六个碗的,我全包了!” 伙计听了也笑了。等了半天,面还没端上来,李逵却看见面都被端进里面去了,心里已经有了五分烦躁。只见伙计把一碗热面放在和他们拼桌的老人面前,那老人也不谦让,拿起面就吃。那面很烫,老人低着头,趴在桌上吃。李逵性子急,见面还不上来,大喊一声:“伙计!” 骂道:“让老爷等了这么久!” 他猛地一拍桌子,溅了老人一脸热汤,老人的那碗面也全泼翻了。老人十分生气,揪住李逵喝道:“你这是什么道理,打翻我的面!” 李逵握紧拳头,就要打老人,戴宗赶忙喝止。老人却不肯罢休。有四句诗专门说李逵,诗曰:

李逵平昔性刚凶,欺负年高一老翁。

面汁溅来盈脸上,怒中说出指挥功。

戴宗连忙向老人赔礼说:“老人家,您别跟他一般见识,我赔您一碗面。” 老人说:“客官有所不知,老汉我路途遥远,得早点吃完面回去听长生不死的道法,晚了就耽误行程了。” 戴宗问道:“老人家是哪里人?去听谁讲长生不死的道法?” 老人回答:“老汉是本地蓟州管下九宫县二仙山下的人。我来这城里买些好香,回去听山上的罗真人讲长生不死的道法。” 戴宗心想:“莫不是公孙胜也在那里?” 便问老人:“老人家,您村里有没有个叫公孙胜的?” 老人说:“客官问别人可能不知道,很多人都不认识他,老汉我和他是邻居。他只有老母亲在家。这位先生一直云游在外,以前叫公孙一清。现在改了姓,大家都叫他清道人,不叫公孙胜了。这是俗名,没多少人知道。” 戴宗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戴宗又向老人行礼问道:“九宫县二仙山离这里有多远?清道人在家吗?” 老人说:“二仙山离本县只有四十五里路。清道人是罗真人的首席徒弟,他师父怎么会让他离开身边。” 戴宗听了十分高兴,连忙催促伙计端面来,和老人一起吃完,付了面钱,一同走出店门,问清了去二仙山的路。戴宗说:“老人家您先请,我买点香纸,马上就来。” 老人告辞离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戴宗和李逵回到客店,拿上行李包裹,重新拴好甲马,离开客店,朝着九宫县二仙山出发。戴宗施展神行法,片刻间就走了四十五里路,到达了目的地。两人来到县城前,询问二仙山怎么走,有人指着说:“从县城往东走,只有五里路就是。” 两人又离开县城,向东走去,果然没走五里路,就远远望见了那座仙山,景色十分秀丽。但见:

青山削翠,碧蚰堆云。两崖分虎踞龙蟠,四面有猿啼鹤唳。朝看云封山顶,暮观日挂林梢。流水潺湲,涧内声声鸣玉佩;飞泉瀑布,洞中隐隐奏瑶琴。若非道侣修行,定有仙翁炼药。

当下,戴宗和李逵来到二仙山下,遇到一个樵夫,戴宗向他施礼问道:“请问清道人的家在哪里?” 樵夫指着说:“过了这个山嘴,门外有座小石桥的就是。” 两人绕过山嘴,看到有十几间草房,周围围着一圈矮墙,墙外有一座小小的石桥。两人走到桥边,看见一个村姑提着一篮新果子出来。戴宗施礼问道:“姑娘,你从清道人家出来,清道人在家吗?” 村姑回答:“在屋后炼丹呢。” 戴宗心中暗自高兴。有诗为证:

半空苍翠拥芙蓉,天地风光迥不同。

十里青松栖野鹤,一溪流水泛春红。

疏烟白鸟长空外,玉殿琼楼罨画中。

欲识真仙高隐处,便从林下觅形踪。

戴宗和李逵站在门前,戴宗对李逵说:“你先到树后面躲起来,等我进去见了他,再叫你。” 戴宗独自走进里面,只见一排三间草房,门上挂着一个芦帘。戴宗咳嗽了一声,一位婆婆从里面走出来。戴宗打量那婆婆,只见她:

苍然古貌,鹤发酡颜。眼昏似秋月笼烟,眉白如晓霜映日。青裙素服,依稀紫府元君;布袄荆钗,仿佛骊山老姥。形如天上翔云鹤,貌似山中傲雪松。

戴宗当即施礼说:“请问婆婆,我想见清道人一面。” 婆婆问:“官人贵姓?” 戴宗说:“我姓戴名宗,从山东来。” 婆婆说:“我儿子外出云游,还没回家。” 戴宗说:“我和他是旧相识,有要紧的话要说,求见一面。” 婆婆说:“他不在家。有什么话,留在这里也无妨,等他回家,自然会看到。” 戴宗说:“那我下次再来。” 说完便告辞了婆婆,出来对李逵说:“这回得靠你了。刚才他母亲说他不在家,现在你去请他出来。他要是还说不在,你就动手。但别伤着他母亲,我会出来喝止你。”

李逵先从包裹里取出双斧,插在两胯旁,走进门去,大声喊道:“叫个人出来!” 婆婆赶忙迎上来,问道:“是谁呀?” 看到李逵瞪着双眼,心里先有了八分害怕,又问道:“好汉有什么话要说?” 李逵说道:“我是梁山泊的黑旋风,奉我哥哥的命令,来请公孙胜。你叫他出来,大家好言好语;要是他不肯出来,我就放一把火,把你家烧个精光。别说我没警告你,赶紧叫他出来!” 婆婆说:“好汉可别这样。这里不是公孙胜家,我们家的人叫清道人。” 李逵说:“你只管叫他出来,我认得他那模样!” 婆婆说:“他外出云游还没回来。” 李逵拔出大斧,先砍倒了一堵墙。婆婆上前阻拦,李逵说:“你不叫你儿子出来,我就杀了你!” 说着拿起斧头就要砍,把婆婆吓得晕倒在地。这时,公孙胜从里面走出来,喊道:“不得无礼!” 有诗为证:

李逵巨斧白如霜,惊得婆婆命欲亡。

幸得戴宗来救护,公孙方肯出中堂。

戴宗赶忙过来喝道:“铁牛,你怎么能吓倒老人家!” 说着连忙把婆婆扶起。李逵放下大斧,作了个揖说:“阿哥别怪,不这样你不肯出来啊。” 公孙胜先把母亲扶进屋里,然后出来拜请戴宗、李逵,邀请他们到一间静室坐下,问道:“多亏二位能找到这里。” 戴宗说:“自从师父下山后,我先到蓟州找了一遍,一点消息都没有,后来只纠集了一伙弟兄上了山。这次宋公明哥哥去高唐州救柴大官人,被知府高廉用妖法赢了两三阵,没办法,只好叫我和李逵来请您。我们找遍了蓟州,毫无头绪,偶然在一家素面店里,遇到一位老人,他指引我们来到这里。又听村姑说您在家炼丹药,可您母亲一直推脱,所以才让李逵激您出来。他太鲁莽了,希望您能恕罪。哥哥在高唐州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请师父赶紧启程,也好成全这大义之举。” 公孙胜说:“我年轻时在江湖飘荡,常和好汉们相聚。自从从梁山泊回乡后,我并非无情无义,一来母亲年老,无人侍奉;二来本师罗真人让我留在他座前听教。我怕山寨有人找来,所以故意改名叫清道人,隐居在此。” 戴宗说:“如今宋公明正处于危急时刻,师父慈悲为怀,还得去走一趟。” 公孙胜说:“可我母亲无人赡养,本师罗真人也不会放我走,实在去不了。” 戴宗再次下拜,苦苦哀求。公孙胜扶起戴宗,说:“再容我想想办法。” 公孙胜让戴宗、李逵在净室里坐好,出来叫庄客准备了些素酒素食招待他们。三人吃了一会儿,戴宗又苦苦哀求公孙胜:“要是师父不肯去,宋公明肯定会被高廉捉住。山寨的大义,也就此断送了!” 公孙胜说:“容我去问问本师真人,如果他同意,我就和你们一起去。” 戴宗说:“那就现在去问问您师父。” 公孙胜说:“先放宽心住一晚,明天一早再去。” 戴宗说:“哥哥在那里度日如年,麻烦师父和我们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