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庞统和法正二人,极力劝说刘备在宴席上杀掉刘璋,这样西川便能轻易到手。刘备却坚定地说:“我刚进入蜀中,恩德和信义都还没有树立起来,这种事绝对不能做。” 二人再三劝说,刘备始终不为所动。
第二天,刘备又与刘璋在城中设宴欢聚。席间,二人尽情倾诉内心的想法,彼此的情谊愈发深厚。酒喝到一半,庞统与法正悄悄商议:“事已至此,不能再由着主公了。” 于是,庞统让魏延登堂舞剑,打算趁机刺杀刘璋。魏延立刻拔剑上前,说道:“宴席之上没有什么可娱乐的,我愿舞剑助兴。” 庞统随即招呼众多武士进入堂下,只等魏延动手。
刘璋手下的将领们,看到魏延在筵席前舞剑,又瞧见台阶下的武士们手按刀把,紧盯着堂上,从事张任也迅速抽出剑,说道:“舞剑必须有对手,我愿与魏将军一同舞剑。” 于是,二人在筵席前对舞起来。魏延用眼神示意刘封,刘封也拔剑加入舞剑行列。见状,刘璝、泠苞、邓贤纷纷抽出剑,说道:“我们一起舞剑,为大家增添些欢乐。”
刘备见状大惊,急忙抽出左右佩戴的宝剑,站在席上大声说道:“我们兄弟相逢,开怀畅饮,彼此毫无猜忌。这里又不是鸿门宴,为何要舞剑?不放下剑的,立刻斩首!” 刘璋也大声呵斥:“兄弟相聚,何必带刀?” 并命令侍卫们全都解下佩剑。众人这才纷纷走下堂去。
刘备把各位将士唤上堂来,赐酒给他们,说道:“我们弟兄本是同宗骨肉,共同商议大事,绝无二心。你们不要起疑。” 众将纷纷下拜称谢。刘璋拉着刘备的手,感动得落泪,说道:“兄长的恩情,我发誓永不敢忘!” 二人一直欢饮到夜晚才散去。
刘备回到营寨,责备庞统道:“你们为何要把我置于不义之地?今后绝不要再这样做了。” 庞统只得叹息着退下。
刘璋回到营寨后,刘璝等人说道:“主公,您看到今天宴席上的情形了吧?不如早点回去,免得生出后患。” 刘璋却不以为然,说道:“我的兄长刘玄德,与其他人不同。” 众将又劝道:“虽说玄德没有吞并西川的心思,可他手下的人都想谋取西川,以图富贵。” 刘璋却斥责道:“你们不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 于是,刘璋没有听从众人的劝告,依旧每天与刘备欢畅地叙谈。
忽然,有消息传来,张鲁正在整顿兵马,准备进犯葭萌关。刘璋赶忙请求刘备前往抵御。刘备慷慨地答应下来,当天就率领本部兵马向葭萌关进发。众将劝说刘璋,让大将们严密把守各个关隘,以防刘备兵变。刘璋起初不听,在众人苦苦劝说下,才命令白水都督杨怀、高沛二人,镇守涪水关。之后,刘璋便返回了成都。
刘备到达葭萌关后,严格约束军士,广泛施行恩惠,以此来收买民心。
很快,就有细作把这些情况报告到了东吴。吴侯孙权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顾雍进言:“刘备分兵远涉山川险阻而去,往返不易。我们为何不派一支军队先截断川口,断了他的归路,然后出动东吴全部兵马,一举拿下荆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孙权称赞道:“此计甚妙!”
众人正在商议,忽然屏风后有一人高声喝道:“出这个主意的人该斩!你们这是要害我女儿的性命吗?” 众人惊讶地看去,原来是吴国太。国太愤怒地说:“我一生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刘备。如今要是动兵,我女儿的性命怎么办?” 接着,她又斥责孙权:“你掌管着父兄留下的基业,坐拥八十一州,还不满足,竟然只顾小利,不顾骨肉亲情!” 孙权连连称是,回答道:“母亲的教诲,我怎敢违背!” 于是,喝退了众官。国太满脸怒容地走进内室。
孙权站在轩下,暗自思忖:“这个机会一旦错过,荆襄什么时候才能到手呢?” 正在沉思,只见张昭进来问道:“主公为何忧虑?” 孙权便把刚才的事情说了出来。张昭说:“这很容易解决。现在派一名心腹将领,只带五百士兵,悄悄潜入荆州,给郡主送一封密信,就说国太病危,想见亲生女儿,让郡主连夜赶回东吴。刘备平生只有一个儿子,就叫她把阿斗也带来。到时候,刘备肯定会用荆州来换阿斗。如果他不答应,我们再动兵,又有什么妨碍呢?” 孙权称赞道:“此计大妙!我有一个人,叫周善,最有胆量。他从小就经常出入各种场所,跟随我兄长多年。现在可以派他去。” 张昭叮嘱道:“千万不能泄露消息,现在就让他出发。”
于是,孙权秘密派遣周善带领五百人,扮成商人,分乘五条船;还伪造了国书,以备盘查;船内暗藏兵器。周善领命后,从荆州水路出发。船停泊在江边,周善独自进入荆州,让门吏通报孙夫人。孙夫人命周善进来。周善呈上密信。孙夫人见信上说国太病危,不禁流下泪来,关切地询问情况。周善跪地哭诉道:“国太病得很重,日夜都在思念夫人。要是去晚了,恐怕就见不到最后一面了。国太还让夫人带着阿斗去见她一面。” 孙夫人说:“皇叔带兵远出,我现在要回去,得派人通知军师,才能成行。” 周善说:“要是军师回复说,必须报知皇叔,等皇叔的回命才能下船,那该怎么办?” 孙夫人说:“要是不辞而别,恐怕会有人阻拦。” 周善说:“大江之中,已经准备好了船只。现在就请夫人上车出城。” 孙夫人听说母亲病得危急,心里十分慌张,赶忙把七岁的阿斗抱上车,带着三十多个随从,各自佩上刀剑,骑马离开荆州城,前往江边登船。府中的人想要报告,孙夫人已经到了沙头镇,登上了船。
周善正要开船,忽然听到岸上有人大喊:“先别开船,让我给夫人饯行!” 一看,原来是赵云。原来赵云巡逻刚刚回来,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只带了四五名骑兵,像旋风一样沿江赶来。周善手持长戈,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敢阻拦主母!” 他喝令军士立刻开船,同时让大家拿出兵器,排列在船上。此时风顺水急,船顺着水流迅速前行。赵云沿江边追赶边喊:“任凭夫人离去,我只有一句话要禀告。” 周善根本不理睬,只是催促船快速前进。
赵云沿江追了十多里,忽然看见江滩边斜着系着一只渔船。赵云立刻弃马持枪,跳上渔船。船上只有两人划船,朝着孙夫人乘坐的大船追去。周善命令军士放箭。赵云用枪拨打,箭纷纷落入水中。两船相距一丈多远时,吴兵用枪乱刺。赵云把枪扔在小船上,抽出所佩的青釭剑,拨开乱枪,纵身一跃,登上了大船。吴兵们都吓得纷纷倒地。
赵云进入船舱,看见孙夫人抱着阿斗,孙夫人怒喝赵云:“你为何如此无礼!” 赵云插剑行礼,问道:“主母要去哪里?为何不通知军师?” 孙夫人说:“我母亲病得很重,来不及通知。” 赵云又问:“主母去探病,为何要带小主人?” 孙夫人说:“阿斗是我的儿子,留在荆州,没人照顾。” 赵云说:“主母错了。主人一生只有这一点骨血,我在当阳长坂坡百万军中把他救了出来,今天夫人却要把他抱走,这是什么道理?” 孙夫人发怒道:“你不过是帐下的一介武夫,怎敢管我的家事!” 赵云说:“夫人要走就走,只留下小主人。” 孙夫人喝道:“你半路闯入船中,必有反意!” 赵云说:“如果不留下小主人,就算死一万次,我也不敢放夫人走。” 孙夫人喝令侍婢上前抢夺阿斗,却被赵云推倒。赵云从孙夫人怀中夺过阿斗,抱到船头。他想要靠岸,却没有帮手;想要动武,又怕不合情理,一时进退两难。孙夫人又喝令侍婢去抢阿斗,赵云一手紧紧抱住阿斗,一手持剑,众人都不敢靠近。周善在船尾夹住船舵,只顾让船顺流而下。风顺水急,船朝着江心驶去。赵云孤掌难鸣,只能护住阿斗,却无法让船靠岸。
正在危急时刻,忽然下游港口一字儿驶出十多只船,船上摇旗擂鼓。赵云心想:“这次中了东吴的计了!” 只见当头船上一员大将,手持长矛,高声大喊:“嫂嫂留下侄儿!” 原来是张飞巡逻时,听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油江夹口,正好撞上吴船,立刻上前截住。张飞手提宝剑,跳上吴船。周善见张飞上船,提刀来迎,被张飞手起一剑砍倒,张飞提着周善的人头,扔在孙夫人面前。孙夫人大惊失色,说道:“叔叔为何如此无礼?” 张飞说:“嫂嫂不把我哥哥放在心上,私自回家,这才是无礼!” 孙夫人说:“我母亲病重,十分危急,如果等你哥哥回来,就耽误了我的事。如果你不放我回去,我情愿投江而死!”
张飞与赵云商量道:“要是把夫人逼死,这可不是做臣子该有的行为。我们只要护着阿斗回到自己船上就好了。” 于是,张飞对孙夫人说:“我哥哥身为大汉皇叔,也没有辱没嫂嫂你。今日就此分别,要是嫂嫂念及哥哥的恩义,就早点回来。” 说完,张飞抱起阿斗,和赵云一同回到自己的船上,放孙夫人的五只船离去。后人写诗称赞赵云:“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 又有诗赞美张飞:“长坂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今朝江上扶危主,青史应传万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