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探长 作品

第337章 对手是谁

关于金策书记说的问题,陆北也发现了。

在休整这两天,他和吕三思分别轮流参加各连的总结会,战士们就一个念头,继续和敌人干,这样灰头灰脸的撤退不是五支队的风格。

从三江平原一路打到黑嫩平原,战士们哪儿受过这样的气,非得要跟敌人分个高下。要不是五支队纪律严明、组织度严密,怕真有战士晚上偷偷摸摸下山,找日伪军干一顿仗。

陆北也想打,但现在五支队伤亡不小,面对敌人时很难有大的作用,顶天打几个伪警察据点乡镇,而且弹药也不多了,急需补给。

挨了打,是要找回场子的,但不是现在。

晚上,陆北召开全团支部扩大会议,班以上干部都参加,要返回五大连池地区的命令已经下达,各部都在做准备,同时宣布即将补充整编的命令。

等回到五大连池地区后,各班组依旧行使民主权利,向上级推荐基层干部,推选在战斗中活跃的战士,对于在战斗中涌现的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吸纳积极分子加入团、党组织。

这是五支队保证战斗力的诀窍,等新兵补充之后,基层干部大多数都是团、党组织人员,保证队伍的统一领导性。升官的都是战士们认可的同袍,打起仗来也足够信任,谁不尊重打仗带头冲锋的干部?

会议结束。

陆北坐在地窝铺里和吕三思一起商量事情,主要是新兵的甄选问题。

“我不要在本地有家有口的,最好是跟日本人有仇,这点要向上级说清楚。”陆北说。

“啥意思,你还挑三拣四起来?”

“大哥,想想为啥当初西征命令下来,全团没一个有意见!”

皱起眉头,吕三思想了想。

当初地委下达西征指示后,有很多部队不愿意西征,但当时直属团绝对是个另类,包括原来老三团的兄弟部队,二话不说就执行命令。

细细思索一二,吕三思发现问题所在:“当时咱们团大多数都是解救出的劳工,他们基本都是外地人,回不去家乡,都是奔着打小鬼子才参加抗联,到啥地方打鬼子不是打。”

“对。”陆北点点头。

“你这人,心思真缜密,这点都被你注意到了?”

“不行吗?”

合上笔记本,吕三思无奈摊手:“当然行。”

这点很重要,也杜绝抗联部队一项极为严重的问题,很多在面临困难后心中不免有了想法,日寇为了消灭抗联采取很多办法,而叛徒对于抗联的危害性最大。

很多时候,抗联部队的指战员们都是被日寇特务以家人为借口,加上抗日前途渺茫而走上叛变这条路。

而五支队的指战员们,几乎都没家了,若是有日伪特务混迹进来搞破坏,刚提一嘴估计就能勾起他们心中的怒火。只要有人不愿投降叛变,那么其余战士都不会盲目云从,极大保证队伍的团结性。

没家了,抗联是他们唯一的家。

翌日,清晨。

山林间的雾霭还未散去,五支队的战士们便开始启程,有十几名伤员无法随队行动,只能将他们安置在老金沟密营进行治疗,等伤好后返回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