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鹏 作品

第一百一十九章 苟家灵堂

 我们迎了狗阎王的骨灰回到三十里铺,在堂屋布置好灵堂就过了晌午。

 俗话说人走茶就凉。

 狗阎王的茶大概早在十一年前就凉透了。

 现在这时代背景下,要说我们家做“大仙”的不入流,狗阎王家这手艺都能被主流判成有罪。

 老村落里苟家闭了十几年的院门开了。

 除了村里干部象征性的过来走了一趟,根本就没人上门。

 在重视红白喜事的农村,这种情况只会代表一个意思。

 苟家已经被三十里铺驱逐了。

 大概三十里铺的村民,都只把苟家院子当成一个晦气的地方。

 我能预见到未来还会有无聊的人,以这所院子为原型编出各种骇人听闻的鬼故事。

 曾经满身煞气的“狗阎王”,年轻时也曾风光过的“狗阎王”……

 最终的存在价值,只是人们口口相传的一个谈资。

 赵军提醒过我,如果要办狗宝儿的领养手续,有些事情得提前考虑。

 首先我的年龄不够,这条就已经限制了我的领养资格。

 其次我跟狗宝没有直接的亲属关系。

 最后也是最让我们为难的是,即便不存在前两个问题,如果把狗宝儿的户口转到门头沟,他会失去身为三十里铺村民所有的权利和资格。

 苟家好歹在三十里铺活过几代人,现在只剩下一个狗宝儿。

 连狗宝儿都转了户口,就相当于放弃了苟家几代老辈人在这个村子生活过的印记。

 看着冷落的门庭,最为难的事反而不是问题了。

 狗阎王早就斩断了苟家跟这个村子的联系,也是帮狗宝儿彻底斩断了跟过去所有的牵连。

 这个家早在我们接走了狗宝儿之后就不存在了。

 三十里铺对于狗宝儿来说,没什么好留恋的。

 我看遍站在面前的所有人,最终把期望落在了七婶的身上。

 我向七婶提出帮忙收养狗宝儿的请求。

 这里只有她符合收养狗宝儿的条件。

 七婶答应的异常果断。

 她当着狗阎王的灵位,就先让狗宝儿磕头叫干妈。

 狗宝儿这些日子跟七婶母女俩的相处相当融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我后知后觉的发现,这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

 七婶可能是早有预谋。

 虽然现在讲究男女都一样,个别事情上女性地位还在男人之上,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仍是根深蒂固的观念。

 李明死了之后,七婶家就没了男孩。

 以后小卉嫁了人,七婶家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成了绝户。

 在村妇们的闲言碎语里,七婶也会变成孤寡老人。

 七婶一向精明要强的人,哪能让自己落到遭人背后指点的地步。

 收了狗宝儿,七婶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尤其是那声干妈,叫的真是妙。

 理论上不会断了苟家的香火,实际上又填了七婶的膝下缺子。

 这么一想,俩人的眼缘打从头一次见面就已经有了。

 七婶夸狗宝儿的话根本就是在夸自家儿子。

 她上心狗宝儿入学的事,赶着小卉去给狗宝儿补课,也是在给自家儿子用心。

 亏得我还心情忐忑求七婶帮忙。

 敢情,我就是个递枕头的角儿。

 在老谋深算的七婶跟前,我到底还是年轻了。

 兄弟还是兄弟,只不过多加了一层未来小舅子的身份认证,也算亲上加了亲。

 这应该也是狗阎王乐意见到的完美结局。

 对狗阎王来说,至少比一大堆人被人情世故牵着,绕灵位、走过场更值得欣慰。

 定下这件大事,环绕在大家心头的阴霾也扫掉了一大块。

 没人上门吊唁,我们摆不出大排场。

 赵军去附近的镇上搞了几个菜回来。

 我们一群人带着狗子们桌上、桌下开了两桌,就当“白事宴”了。

 吃过饭,我打电话托圈子里的熟人,帮忙在公墓上给“狗阎王”找墓位。

 咱现在大小也算个“暴发户”,红白喜事都是咱的业务范围,安葬的事不能含糊。

 要求没别的,就只有一条,风水必须得好!

 狗阎王在下面的事已经注定的,咱插不上手。

 可福荫子孙必须得有。

 我家、七婶家、苟家在子嗣上都是一水儿的稀薄。

 这事,得在我们这代人后变变样了。

 那边发了墓地的水平图和周围环境的视频。

 我看了没什么问题,就微信转账拍板定了下来。

 人全都扎在这边也没那个必要。

 临到天黑时,我让赵军带着七婶母女,加上个李一先回了门头沟。

 其实只留我和狗宝儿两个人守夜就够了,不过我在这里丽萨就走不了。

 索性连洋保镖一起留下来,端茶倒水全当是个“知客”。

 入夜后,我从车上拿下出门时备好的家伙,布好了超度积福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