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三发入魂
此刻的新一团驻地,所有人都已经集合完完毕。
在众人面前的李云龙看了看身旁的魏子昊,等待着他讲话。
魏子昊缓缓向前两步,本来还在窃窃私语的队伍这时都安静下来。
“出发!打破平安!”
清脆的口令声和沉闷的脚步声脚步声交织,黑压压的人群源源不断的往外开拨。
这次战斗将是新一团重建后的首秀,也是李云龙顶着旅长的压力也要给魏兄弟交的答卷。
训练这么久,是骡子是马,总得拉出来遛遛。
而且,李云龙对手下的这批人很有信心。
不过最有信心的是那跟随在后的炮兵营,巨大的炮身和黑洞洞的炮口,看着就让人心悸。
侦察营和张大彪的一营作为先头部队,已经和大部队拉开距离。
他们要将沿途的鬼子据点挨个拔除,为大军打开通道。
魏子昊骑着摩托车,跟随着李云龙的战马前进。
这个时期的日军兵员还是比较充裕,在平安县城有800头鬼子。
但在这之前,为何一直无人敢攻打?
原因就是就是日军的装备十分强悍,楚云飞曾这样说过,忻口会战中, 鬼子坂田联队打败了中央两个师的兵力。
日军的联队也就是团,等同于日军的一个团打败了中央军的12个团。
日军的一个团3500人,而平安县有800日军,所以攻击三个团没有问题。
而且红军的武器装备肯定不如中央军,要打下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另外平安县的日军主要以防守为主,并且县城外围的交通要道上还修有若干的炮楼和据点。
按照日本军队的配置,大点的炮楼有30多人,而小一点的炮楼甚至只有10多人。
功能也比较单一,主要就是监视和维持治安。
只要红军能够把握时机,打掉炮楼是可能的。
但据点则不一样,属于比较大的要塞。
一般在修建在重要路口,或者就是规模比较大的乡镇。
防御工事比较完整,而且占地面积也比较大。
在物资储备上比较齐全,有一点驿站的味道。
日本军队一旦出城作战,很有可能一两天回不了城。
这些出城的日本军队就会住在据点里,炮楼则没有这个条件。
从这个角度来说,据点除了必要的军事功能以外,还担负后勤补给任务。
那么,据点的规模比炮楼大,驻守的兵力自然也多。
按照日军的规定,一个据点里通常由日本军队的一个小队驻守。
日本一个小队的标准兵力为54人,再加上伪军,总兵力在百人以上,轻重武器齐全。
也就是到了战争的后期,日本军队的兵力逐步枯竭。
日本高层才开始将据点里的日本军队调回城内,留下20多个日本士兵和几十名伪军。
哪怕是这样简配的据点,也要那种实力比较强的游击队才能攻下,甚至还需要正规部队的协助。
以前李云龙也不是没有打过这些鬼子据点的主意,只是试了两次后,损兵折将,得不偿失。
就连打鬼子的炮楼,也要战士们抱着炸药包拿命去冲。
张大彪有些不放心,所以跟着来到一连这里。
侦察营的人只负责清除游动哨和探查路线、鬼子情报,端炮楼和据点,还得他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