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掌镜人
第七百五十三章 掌镜人
车辆驶入省城地界时他望着窗外叹了口气,终究还是吩咐司机直接调头返程,只能在心底默默向城东方向道了声抱歉,等脱贫攻坚战告捷,定要补上欠小姨的那顿饭。
当吉普车碾着月光驶入县政府大院,陈默望着三楼那扇熟悉的窗户却迟迟迈不开腿。
最后抱着文件箱拐进办公楼,从储物间拖出折叠行军床时,铁架吱呀声惊醒了值夜的老王头。
“书记您这是……”门卫揉着眼睛要开灯。
“别折腾,我查个资料。”
陈默把外套蒙在脸上,黑暗中席老师温婉的笑容挥之不去。
他烦躁地翻了个身,行军床不堪重负地发出抗议。
或许真该学学净事房的手艺,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桃花债比脱贫攻坚还磨人。
天刚泛鱼肚白,赵灵泉推门就看见领导正对着斑驳的铁皮脸盆架刮胡子。
八十年代遗留的搪瓷盆里,泛黄的水面倒映着青年干部眼下的青黑。
“您昨晚没回……”话没说完就在对方斜睨的目光里咽了回去。
捧着热气腾腾的葱油饼回来时,晨会材料已经整整齐齐码在掉漆的办公桌上。
翻阅着最新简报,陈默嘴角总算有了笑意:左丘家那位大小姐在赵家村盯生产线连轴转,果夫山泉的灌装设备提前半个月进场调试,张亚军把肉牛养殖搞成了全县参与的产业链。
最惊喜的是羊不理收购点外,排队的老乡们把乡道都堵成了长龙。
咬着酥脆的饼边,他望着墙上泛红的脱贫攻坚倒计时牌。
还有四个月,这条盘山公路就能打通最后一公里,到那时……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手机通讯录里某个名字,清晨的阳光正好漫过窗台上那盆倔强生长的仙人掌。
田淑梅的推进速度远超陈默预期,规划用地刚完成划拨便已播下新种,不过首年能否挂果尚需观察。
山间遍野的野生羊不理果成了天然宝藏,虽收购单价不高,但胜在储量大,百姓只要肯弯腰便相当于捡现钱。
县域发展的齿轮正有序运转,这让陈默每日晨起都带着欣悦。
当他站在县委大楼窗前俯瞰市集时,真切感受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八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即便此刻卸任,他也能坦然面对全县父老,这个年轻书记确实办成了几件实事。
医疗系统的改革方案如期落地:三家县级医疗机构提交的薪酬体系在县委常委会获得全票通过。
自此长阳县虽失去三个财政蓄水池,但医护人员拿到了突破历史的高薪。
更引人注目的是医药分离的破冰实践,通过机构重组,新成立的医药供销中心统管全县药品流通,江城制药的直供体系让药价整体降幅超过60%,部分常用药甚至跌破原价10%。
如今每家药房前都立着政府监制的电子公示牌,扫码即可溯源药品从出厂到终端的全流程加价。
天健医药的退场虽引发某些不满,但在陈默看来,百姓买药时舒展的眉头就是最好的答案。
五月熏风拂过龙角山时,赵灵泉带来了期待已久的消息:“剧组下午三点抵县,已按您指示将新政务区空置楼宇改造成演员公寓,安保后勤全部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