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被刁难了(第2页)

    苏怀黎见李相宜极尽赞美之言地夸赞苏怀景,神情也不似刚才那般高高在上,睥睨众生,反倒添了几分欣赏和真诚的意味。

    莫非这位长公主与她兄长有过交情?

    苏怀景不卑不亢地行礼道:“殿下过奖了,能得长公主殿下青睐,是苏府的荣幸。”

    “苏氏府上人才辈出,秦小姐精通香道,苏大人更是六艺俱佳,只是不知大人身后这位女子是何人?也是苏大人的表妹?”

    长公主这一发问,席间众多人隐隐嗅到了不寻常的意味,纷纷侧头打探公主口中所说的是何人。

    苏怀黎心中顿时生出一丝不好的预感,微微蹙起眉头。

    京城世家中的公子小姐,多少都有一些交情,相互之间都见过几面,而苏怀黎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自然无人认识她。

    苏氏府中乍然出现一个无人认识的姑娘,又生得貌美,众人难免多看几眼,多猜测几分。

    一时之间,便出现了许多交谈的声音。

    此时,已然无人理睬留在庭中的秦曼曼,她站也不是,回去也不是,显得十分尴尬。

    她暗自羞怒,明明自己才应该众人目光所及的对象,不知怎得,自己的风头又被苏怀黎抢了去!

    她眼神流转,正要福身作答,下一秒便他人抢了先。

    苏怀景知道苏怀黎不喜人多的场合,今日好不容易愿意出门散心,又遇到这等事,怕是已经心生烦闷了。

    于是,为了避免旁人过多猜测,他主动替苏怀黎答道:“回殿下,怀黎是臣的妹妹,她平日里身子抱恙,被父母养在府中,今日是难得出门。”

    李相宜面露狐疑:“我竟不知,苏大人还有个嫡亲妹妹?”

    苏怀黎知道躲不过,便端庄地朝李相宜行了礼,恭敬道:“臣女苏怀黎,见过长公主殿下。”

    听到嫡亲妹妹几个字,秦曼曼顿时面露扭曲。

    苏怀黎这三个字,一听就是苏怀景的嫡亲妹妹,没人会质疑。

    秦曼曼见苏怀景不反驳,马上要张口解释。

    谁料李相宜眼里根本没有她,反而兴致愈加浓厚,继续问苏怀黎:“是苏大人的妹妹,想必亦是多才多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05961|1638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随即,她长袖一挥,侍女们又徐徐走了进来。

    “本宫今日兴致极佳,又见到这等赏心悦目的美人,若无法目睹美人抚琴作诗,岂不可惜?”

    言下之意,是要让苏怀黎单独进献才艺。

    秦曼曼退回席间,心中不禁冷笑,露出一副有好戏看了的姿态,毕竟有什么能比看苏怀黎当众出丑来得开心?

    莫说多才多艺了,她就未曾见过苏怀黎碰过这些东西,一个病秧子,又失去记忆,能会什么?

    苏怀景此时也蹙起了剑眉,心中生了几分不快,正要回绝,却发觉自己的衣袖被一股轻柔的力道扯住了。

    只见苏怀黎朝自己微微地摇了摇头,而后泰然自若地朝外走去。

    她确实讨厌暴露在众人的目光之下,这种目光,带有打探、看戏甚至还有恶意,令她着实不快。

    她也不知为何长公主对她如此关注,像是刁难,又像是逗趣。

    她前世的记忆中,自己从未与李相宜有过交集,真说有的话,也是当时皇帝意在将公主赐婚给祝无恙,而他拒婚之后求娶了自己。

    一时间无法理清思绪。

    只是她不能再逃避了,看长公主这番架势,自己今日怕是难逃此劫,若兄长一味给她说情,也只会惹上面的人不悦。

    她轻轻一瞥端放在案桌上的古琴,明眸闭上了几秒,浓密的睫毛在白皙的面庞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抬眼后视线看向不远处,轻启朱唇,询问道:“殿下,可否借剑一用。”

    李相宜疑惑道:“你要剑做什么?”

    下一秒,立刻明白过来。

    李相宜不由地深深注视庭下的女子,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事情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她朝身旁的太监使了个眼色。

    苏怀黎接过长剑,轻轻拔出,仔细端详了一番,着实是一把好剑,和自己前世用的那把不相上下。

    余光瞥见庭上人影微动,轻抬双眸,却见端坐在庭上的人竟然起身走了下来。

    众人见李相宜走下庭,坐在了那把古琴面前,不由得低声惊呼。

    这苏小姐,何德何能让堂堂长公主为她抚琴。

    苏怀黎没想到李相宜如此大阵仗,一时间怔忡住了。

    “苏小姐如此深藏不露,本宫自然不能辜负其美意,”李相宜双手抚上琴弦,悠悠问道,“不知苏小姐舞的是哪个曲子?”

    如今公主都下场为她抚琴了,她再扭扭捏捏便显得小家子气。

    于是从容答道:“《山河赋》。”

    李相宜指尖微顿,没想到苏怀黎竟然选了这首曲子,此人今日真是次次出乎她意料。

    《山河赋》这首边塞名曲,琴声波澜壮阔,气吞山河,饶是李相宜七岁就开始练琴,也难以完全驾驭这首曲子。

    只因父皇常和她说,边关将士为大乾抛头颅撒热血,她应当心怀感恩,为了讨父皇开心,她便每日练习此曲,如今才算勉强练成。

    李相宜见苏怀黎一脸从容不迫,便收回目光,定了定神,双手重新放置琴弦上,说道:“那便开始吧。”

    一阵琴音传来,苏怀黎微微阖上双眼,随即舞动手中利剑。

    身体的记忆仿佛全然复苏,一招一式皆在脑海中闪过。

    是啊,自己苦心练了一年,又怎会轻易忘记。

    正如她所想,自己的身体已几近痊愈,比前世的抱病之身轻盈了许多,能够更加自如地操纵手中这把剑。

    众人见苏怀黎剑姿卓绝,游刃有余地窜梭在裙摆之间,水蓝色的绸缎灵动至极,随剑风翩然而起,剑刃的寒光若隐若现,折射出的光晕恍如仙境一般。

    一时间席间没了声音。

    只留那扣人心弦的琴音余音绕梁,而一袭水蓝色的曼妙身姿在庭中飞舞,刚柔并济,摄人心魄。

    苏怀黎全程闭着双眼,凭着回忆挥动这把剑。

    她脑中闪过无数的画面,有时是自己为祝无恙抚琴,少年郎在林间挥动利剑,有时又变成了自己在将军府学习练剑的画面。

    祝无恙痴迷剑术,而自己就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苦心练剑,练习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只为了在祝无恙的生辰礼上,给他一个惊喜。

    只是世事无常,两人终究是分道扬镳。

    她精心准备的礼物,也未能送到心上人手中。

    琴音愈加急促猛烈,使人振聋发聩。

    她手中的剑也宛若一条绚烂的银河,剑风气势恢宏,竟然带动庭中的花瓣,连同她的裙摆一块飞舞了起来。

    一曲终罢,苏怀黎缓缓睁开双眸。

    她想,就当是最后舞一曲,赠给前世满怀遗憾的苏怀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