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辰公子 作品

第389章 告示安民千户策,血溅菜市万众心(第2页)

“南境?是那个南境三州的南安王,七皇子殿下?”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忍不住失声问道。

“我听南边来的客商说过!”人群中一个见多识广的掌柜压低了声音,却难掩激动,“说七皇子殿下治下,百姓家家有田种,顿顿有饭吃,就连当兵的,都从不欺负老百姓!”

“我三表姑的儿子,前年逃难去了南境,托人带信回来说,那边简直是人间乐土,官府还给分了房子!他说殿下就是活菩萨下凡!”

一时间,窃窃私语声,变成了嗡嗡的议论声。

苏寒的仁义之名,早已通过商旅、逃难者的口,如同蒲公英的种子,悄然散播到了江南道的民间。对于这些常年忍受官府盘剥、兵痞欺压的百姓而言,南境,是一个遥远而美好的传说。

而现在,传说来到了眼前。

人们脸上的恐惧和麻木,渐渐被一种难以置信的、混杂着希望与期待的神情所取代。

那张告示,仿佛不是一张纸,而是一道驱散了漫长黑夜的曙光。

巳时,城中菜市口。

往日里最是人声鼎沸、鱼腥肉臊之地,此刻却被锦衣卫清了场。

中央空地上,一座半人高的木台被迅速搭起。

成百上千的百姓被这番动静吸引,远远地围了三层外三层。

不多时,一队锦衣卫押着十几名五花大绑、浑身血污的囚犯,登上了高台。

百姓们定睛一看,立刻有人认出,那其中几个,正是昨夜在城中烧杀抢掠的溃兵!

荀明身着青衫,缓步走上高台。他神情肃穆,身后跟着几名由锦衣卫搀扶着的百姓,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亦有掩面垂泪的妇人。他们神情悲愤,衣衫褴褛,正是昨夜惨案的受害者家属。

荀明走到台前,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菜市口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年轻的“青衫官”身上。

荀明没有多余的废话,他从身旁一名锦衣卫手中接过一份卷宗,展开,用一种清晰而冷冽的声音,朗声宣读:

“原城防军溃兵,张三!昨夜丑时,伙同李长武、王志,闯入城南李记布庄,抢掠财物三百钱,杀害店主李全,奸淫其女!”

他每念一句,便顿一下,让台下的百姓听得清清楚楚。随后,他指向身后一位泪流满面的妇人。

“人证在此!尔可认罪!”

那名叫张三的溃兵早已吓得瘫软如泥,闻言只是磕头,口中呜咽不清。

荀明不再看他,继续念道:

“原城防军溃兵,赵闪!于昨夜子时,纵火焚烧民居三座,当街砍杀无辜百姓两人……”

一条条血淋淋的罪状,一个个泣不成声的人证,将昨夜的恐怖,赤裸裸地展现在所有天昊城百姓的面前。

台下,人群的压抑,逐渐变成了愤怒的喘息。紧握的拳头,通红的眼眶,咬牙切齿的咒骂,汇成了一股压抑的怒火。

当最后一条罪状宣读完毕,荀明将手中的卷宗猛地合上。

他抽出腰间的绣春刀,刀身在日光下,反射出森然的寒芒。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般在菜市口上空炸响。

“我南境之兵,但有扰民害民者,皆以此为例!”

他目光如电,直视台下万民,高声喝道:

“今日,便用这些恶徒之血,为我军军纪立誓!为惨死之百姓,讨还一个公道!”

“行刑!”

一声令下,早已候在台上的数名刽子手猛地将口中烈酒喷在刀刃上,手起,刀落!

噗!噗!噗!

十几颗人头应声滚落,腔子里的血喷出数尺之高,瞬间染红了整个高台。

浓烈的血腥味弥漫开来。

台下,人群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叫好声!

“杀得好!”

“苍天有眼啊!”

压抑了一夜的恐惧,积攒了多年的怨气,在这一刻,随着那滚落的人头,得到了彻底的宣泄。

荀明还刀入鞘,刀声铮鸣。他看着台下那些激动得流下泪水、跪倒在地的百姓,看着他们眼中迸发出的光彩,神情依旧平静。

从这一刻起,这座天昊城的人心,才算真正地,归于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