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辰公子 作品

第351章 死谷传闻,智将之疑(第2页)

这个传闻,最终也送到了躲在县衙之内,正为自己前途而坐立不安的县令耳中。

县令在派了几名胆大的家丁,小心翼翼地前往鹰愁涧谷口确认之后,那几名家丁带回来的消息,让他当场便从太师椅上瘫倒在地,面如死灰。

完了。

张承和他那四百县兵,真的全完了。

极度的恐惧过后,县令的脑中,反而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

他立刻意识到,能如此干净利落、悄无声息地全歼四百官兵的,绝不可能是他之前认为的什么“黑风寨”流寇!

这是南境的精锐!一定是南境派来的魔鬼之师!

他仿佛找到了为自己失职和丢官印开脱的最好理由。他立刻爬到书案前,用颤抖的手,亲自研墨,写了一封十万火急的求救信。

信中,他用尽了自己毕生所学的一切夸张、惊悚的词汇,将那伙“黑风寨”,描绘成了一支战力滔天、凶残无比、神出鬼没的南境魔鬼之师。他声称自己和县城军民,是如何英勇抵抗,但终因敌军“势大,非人哉”,才导致县城被破,剿匪部队全军覆没。

他将这份“血泪之书”,用蜡丸封好,交给最心腹的亲信,命他换上最好的快马,火速送往六十里外的乐昌府。

……

当天傍晚,乐昌府,兵马都统刘劲的帅府之内,灯火通明。

刘劲正与麾下一众将校,在沙盘前推演着整个江南道的防务。

就在此时,一封来自平湖县的、号称“十万火急”的求救信,被送到了他的案头。

刘劲拆开信封,展开细看。

看着看着,他那张素来以沉稳谨慎着称的脸上,渐渐浮起了一丝古怪的神情。

待到他完全看完,他非但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紧张或愤怒,反而发出了一声不加掩饰的、充满了轻蔑的冷笑。

“呵……”

他随手将那封信纸丢在桌上,对堂下正襟危坐的众将说道:“都传阅一下吧。看看咱们这位平湖县的父母官,不去当个说书先生,可真是屈才了。”

一名副将接过信,众将校立刻围拢上前,交头接耳地看了起来。很快,堂下便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议论和低笑声。

刘劲没有理会他们,他缓缓站起身,踱步到那巨大的沙盘前,目光在“平湖县”和“鹰愁涧”的位置上扫过。

“一群乌合之众。”他淡淡地开口,“如今苏寒小儿,正被朝廷三路大军压得喘不过气来,已是自身难保。他哪还有余力,派什么所谓的‘魔鬼之师’,千里迢迢地跑到我徐州腹地来撒野?”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转过身,锐利的目光扫过堂下众将,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真相,只可能有一个。那平湖县令,定是平日里玩忽职守,疏于城防,被一伙人数众多、有些战力的山贼流寇钻了空子,这才失了县城,丢了官印。”

“如今,他为了推卸自己这天大的责任,便编造出如此荒诞不经的谎言,想把水搅浑,把责任推到所谓的‘南境精锐’身上!”

众将闻言,皆是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是,赞叹将军英明。

“将军,那……平湖县之事,该当如何处置?”一名校尉上前问道。

刘劲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对于这种谎报军情、推卸责任的文官,他向来是深恶痛绝。

他沉吟片刻,下达了决断:

“传令兵马都统钱振。”

钱振,是他麾下最信任的心腹将领之一,为人骁勇,做事稳重。

“末将在!”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立刻出列,抱拳应道。

“你,即刻点起一千精锐步卒,连夜出发,前往平湖县。”刘劲的声音冰冷而清晰,“本将给你两个任务。”

“第一,查明平湖县的真实情况。那个谎报军情、一派胡言的县令,给我就地拿下,控制起来,等候本将发落!”

“第二,顺手,把那伙所谓的‘黑风寨’流寇,给本将剿了。一群山贼,竟敢在我刘劲的治下如此猖獗,简直是不知死活!”

“至于那颗官印……”刘劲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也一并给本将带回来。”

在他看来,派自己的心腹爱将,率领一千真正的精锐去对付一群山贼,已经是杀鸡用牛刀,绰绰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