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龙门不是鱼 作品

第353章 老支书的考虑(第2页)

捻了一撮烟丝塞进去,比划了几下子没点上。

起身背着手在屋里转了几圈,关于这件事不是没考虑过,但他不能开这个口子。

“小子你看那娘俩可怜,的确该安排个好的去处,可是有件事我一直惦记着。”

“您是想着二人身份不明,以前干过些什么不知道,担心会出现差距。”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盛事,我还没开口就让你小子猜中了,的确那个哑女身份是个问题啊。”

屋里没有其他人,老支书有什么话也用不着顾忌,全都说了出来。

老金沟里三百多户人家,人口算下来有一千多,附近十里八乡也算个大村子。

按照城镇等级划分,属于是村镇级别,下边还要管辖九个村。

所有居住的人口,都进行身份登记,严查祖上三代,有没有地主资本的成分。

其中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小鬼子打进来后,有些个软骨头投敌当汉奸,当了小鬼子的走狗。

小鬼子投降,这些人迎来了大清算,罪行轻的劳动改造,罪行重的直接拉出去枪毙。

那些日子了几乎天天能看见刑场毙人,最后留下来的,可以说是根红苗正。

“那个哑女是满囤带回来的,说是进山的时候,看见女人带着个孩子迷了路,见可怜就先领着回了村。”

按照时间推算,是小鬼子投降的四年后,也就是解放的前夕。

带着的小女孩四五岁的样子,蓬头垢面看不出个人样,也不知道在山里经历了些啥。

“我说话能听懂,但那个女人用手比划着,是个哑巴说不了话。”

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家里还有什么人不知道,住在哪里依旧摇头。

老支书安排人挨家挨户询问,结果没一个认识的,都说是从来没见过。

那会儿正处于敏感时期,老支书担心村里混进来敌特,身份不明的人不能往村里安顿。

要是交给上边处理,肯定要关进监狱里严加审查,念在娘俩可怜,这才安排进了林场。

“我把她两人安排进了林场,也是为了让他们能有个落脚的地方,起码能有口饭吃活下来。”

地方条件虽说艰苦,好在上边人不怎么注意,有柴烧也不会被冻死。

“同时也让满囤时刻注意,那个哑巴女人有反常的举动,立马向我汇报。”

“怪不得这么些年,您一直没让二人搬下来住,原来是考虑这个。”

“我是村里的老支书,得为了整个村的安宁负责。”老支书说道。

其他事情好商量,可遇到这种身份不明的人,必须得坚持原则。

“再说那个哑女长得,也不算难看的那种,脸上那么些红斑,没准染上了病。”

以前老金沟就有窑子,后来改建成了学校,那些个接客的女人,少不了惹上这方面的病。

图一时痛快,霍霍的是一大家子,染上了就别想治。

“我要是把她放在村里,保不齐出现第二个刘银枝,村里老爷们的家伙事,都得跟着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