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龙门不是鱼 作品

第381章 只差老师

学校位于村子中央,紧挨着修了三排平房。占地面积有四亩多,追溯到大清朝,这里叫大车店。

换成影视剧里最常见的,那就是客栈。

受到交通运输的限制,那个年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人赶着马车。

沿途肯定会遭到贼人惦记,为了安全起见,路上每间隔四十里,就有专门休息的地方。

大清亡了之后,老金沟那会儿淘金正热火朝天,淘金客赚了钱就得想法子花销。

于是这地方来了不少女人,都是些无家可归,亦或者受到强迫,不得不留下来做皮肉生意。

解放后女人要么接受教育改造,要么去了其他地方,找个男人结伴过日子。

空下来的大车店,生产队将原有的土炕拆掉,地面铺上了青砖。

外边空地就是现成的操场,再立根旗杆挂上红旗,大车店改造成了学校。

办学初期学校里有五六十个学生,划分成为两个班级,由两名老师来上课。

随着三年自然灾害到来,村里人们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供孩子上学,学费一直拖着不交。

学生越来越少,去管饭学生家里,看着饭盆为数不多的窝窝头,实在不好意思伸手拿。

上边发不了工资,加上饿肚子吃不饱饭,老师只能选择回到城里。

所以经常在村里看见,本该上学年纪的孩子,成天在大街上疯跑,连自已的名字都不认识。

十几分钟过后,林北来到了学校,原本的铁大门,那会儿让拆了拿去炼了钢铁。

只剩下孤零零两个洋灰桩子,上边用细洋灰写着两行字,分别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沿着围墙栽种着一行白杨树,到了夏天课间活动,小孩子就在树荫下玩耍。

跳皮筋、跳房子、丢沙包。

男孩子们喜欢玩弹珠,所以地上到处可见挖好的小坑。

学校里的院子,此前周建国安排人手,提前进行了清扫,将那些杂草清理干净。

正前方就是教室,旁边的房子是老师的宿舍,除了礼拜天之外,平时就住在学校里。

房子的正前方,生长着一棵歪脖子柳树,伸出长长的树枝,跟迎客松似的。

树枝上挂着铁钟,里边吊着钟锤,下端用绳子连接,垂到离地一米高。

到了下课的时候学生满院子跑,还有不听话的,跑回家里找东西吃。

通过来回摆动绳子敲响铁钟,学生时代最怕听见,也是最希望听到的声音。

看到大铁钟,林北突然跟丢了魂似的,拽着绳子来回蹬着。

前世身为90后的他,做梦都想敲这口钟,多年的愿望总算是实现了。

当…当…当…

金属撞击发出的蜂鸣声,很快吸引了正在干活工匠的注意。

“谁……睡在敲钟?”

“看样子好像是小北,吓我一跳,还以为学校马上要上课了。”

“这孩子人家老师还没来,他自已倒玩上了先,”

“说到底在咱们的眼里,他也是个孩子,村里孩子听见,不得以为开学了。”

这一敲不要紧,果然村里的孩子,听到动静后有的赶紧找地方藏起来,有的则是准备书包去学校。还是家里人反应快,学校连老师都没有,上哪门子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