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正式动工(第2页)
果然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眼下还是太过于落后,大大限制了发展的速度。
“距离春耕的话,差不多也得这些日子,不过生产队可能会提前下地,后期人手跟不上去。”
修水坝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耽误了农业生产,毕竟时间不会等人的。
“这倒是不着急,水坝整体高度是五米,开春化冻河水顶多也就一米多,有的是时间加高。”
姜书勤早就将这些考虑在其中,提前预留好接口,后期再来达到设计好的高度。
她找老支书询问过,每年河边决口都是发生在夏天,下暴雨的时候发洪水。
降落在山上的雨水,会集中往地处汇聚,再加上这段河道高低落差,土坝怎么可能拦得住。
也因此河边出现了大面积的荒地,经常被河水浸泡,盐碱化过于严重。
水坝修成之后,后期土壤也会有所改善,还能增加大量的耕地面积,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中午大队院里边,比过年的时候还要热闹,所有修水坝的村民,主动排起了长队。
提前从家里带好饭盒,肉片白菜炖粉条子管够吃,也可以装好了带回家去,每人三个白面馍。
事先煮好的鸡蛋,一人领取一颗。
平日家里养的鸡,下了蛋都不舍得吃,全都放在篮子里攒起来。
有些小贩踩着三轮板车,附近几个村子来回转悠,专门倒腾收鸡蛋。
能换些粮票、布票什么的、
小贩费力气把鸡蛋拉到城里,来回能挣个一块多,带回去补贴家用。
绿皮鸭蛋个头大,大人们领了也不舍得吃,都是留给孩子。
参加集体劳动,不用自已做饭,菜里边有肉有油花,还有白面馒头吃。
家里边过年,都没大锅菜吃得好,这不得卖力气把火干好了。
下午林北开车去了县城,洋灰肯定是不够的,提前买好运回老金沟。
厂子位于塔河县外的矿山上,是当初老大哥给借钱,安排技术人员建设完成。
最忙的时候,年产量达到了八千吨,养活了不少工人。
后来老大哥翻脸,将技术人员撤走,厂子虽然留了下来,可产量大不如从前。
设备出现故障,找不到专业技术员维修,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粮食缺口严重。
工业建设停下了脚步,洋灰都在仓库里搁着,也没地方出售。
不过按照规矩,这些属于生产建设物资,林北就算兜里有钱,去了人家也不会卖的。
毕竟管事人得按照规矩办事,被人抓住把柄就得进去,又不是把洋灰卖出去,能够从中得到提成。
机关单位就这样,凡事都得遵守规章制度,少一条都不行。
自已的事不想麻烦赵书记,人家还在医院里养伤。
林北开车去了县委,先是找到了负责人说明了情况,申请要购买一批洋灰。
“呵呵,还真是搞笑,小小的老金沟,山村里还修什么水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