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作坊(第2页)

    大家一直都是这么干的。”

    时予站起身:“我去,你别唠叨了,婆婆妈妈的。”

    牛郎一噎。

    这些都是他以前爱说的话。突然从别人的嘴里对自己说出,心里面的感觉有些微妙。

    时予走出房门,沿着村子里的土路漫无目的的走,没多久,不远处迎来两个女人朝她招手。

    她们身材消瘦,四肢纤细的快跟竹竿一样,脸色蜡黄,皮肤粗糙。但还是能从眉眼间泛着的稚嫩之色,看出俩人年纪不算大,起码不到二十岁。

    两人过来拉时予:“你是新来的织女吧,快跟我们去作坊里干活吧。”

    时予避开俩人的接触,皱眉道:“女女授受不亲,我是有家室的人。”

    她分别拍了下自己两边宽大的古装袖子,昂起头:“走吧,你俩带路。”

    两个女人:?

    都是人,莫名感觉眼前的少女跟她们不太一样,好像两个世界的存在。

    俩人带着时予走到目的地。

    一间很大的房子,里面放满了织布机,几十个年龄大小不一的女人,正在机子前忙碌。

    她们在织布,随着不断的动作,手里的丝线逐渐成型,变成了华丽的布匹。

    “我不会织布。”时予开口。

    “你去那台前面,我们教你。”两个女人非常热情。

    织布机的使用并不难学,但是时予有些手残,一会儿忘记用梭子,一会儿线织的太紧了,把布都给织变形了。

    “两位嫂子,你们先嗑会儿瓜子,我出去逛逛。”

    两个女人本来对时予这种不上心的态度非常不满,但看见她掏出了瓜子,立马变了脸色:

    “哎,好好,你先忙你的,我们先替你干会儿。”

    她们没有嗑瓜子,而是把东西小心翼翼的装进了兜里。

    时予起身,在作坊里面四处溜达。

    通过刚刚的闲聊,她得知,“织女”是一个统称,并不特指某个人。目前这里所有织布的女人,都被称为织女。

    村子里的妻子们会来作坊里织布,因此整个村子的媳妇都叫“织女”。

    时予特意问了一下男人的名字是不是都叫牛郎,得到了否定的答案。男人们都有名字,王大狗,张二蛋这种。

    时予在房间里面找到一张纸条。

    这张纸条并不难找,就在一张破旧木桌的桌腿下,被压成了团。

    时予抽出纸团,木桌变得摇摇晃晃,支撑不稳的感觉。

    【我是织女,当你看见这张纸的时候,我已经逃离,千万不要去试图寻找我。这里有一些建议,能够帮助你在大牛村里平安的度过一生。】

    织女?

    刚才那些人不都是自称织女吗?这里的织女,是指她们中的一个,还是指村子里的第一个织女?

    时予觉得后面的那种可能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