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上梁宴(第2页)

光是收人头费就有两千出头,再加上卖出去杂七杂八的各种果酱、蜂蜜、蔬菜……

夏芜粗略计算,今天一天收入五千多。

照这样下去,一个月十来万不是轻轻松松?

不过也不能这样算,后面山上果子熟的越来越多,如果不把项目分细致一些,夏芜就要亏欠了啊。

自从夏芜开放雁头山接待网友来体验田园生活,村里人都挺开心的,为啥呢,因为大家都能挣到钱。

就比如说村里的小卖部,卖烟卖水多少能挣点,杨四爷带着老伙计拉车,每天能挣十几二十块的。

出租他自己做的钓竿,也能挣到钱。

还有各种草编,杨国俊自己编不过来,把活交给村里人干,放在夏芜这里代卖,提一成代卖费,村里人也能挣到钱。

来玩的人想要带些什么回去,村里的鸡鸭,还有鸡蛋鸭蛋,各种自家菜园子里的青菜,现在还加上上山采的茶叶,以前都只能自产自销,有游客来了之后,他们就能卖给这些外地人。

可比去镇上卖菜好太多了。

杨国峰把家里的茶叶卖了大半,挣了五百块钱,心想这是门好生意啊,子母山上有野生茶树,往年只有他们村里想喝茶的人才回来炒着喝,尤其是夏天,大清早用大壶泡一壶,放凉了后喝着消暑又解渴。

之前杨国峰都没想过茶叶还能卖钱,现在尝到甜头,就把这好消息告诉村里人。

山上的茶树是野生的,不是个人所有,想挣钱都能去摘。

现在正是采茶的好时间。

子母山上的野生茶和别的地方还不一样,别的地方二三月是采茶季,又是雨前又是清明茶,可二三月份时,子母山上的野生茶只有小小的叶子,喝着没什么茶味。

只有等四月份之后,小叶子长成大叶子,这时候采回来的茶炒一炒,才有夏天喝凉茶解暑的作用。

山上的房子已经盖到收尾了,按照本地的习俗,完工前要放鞭炮请吃饭。

杨国俊选了个吉日,买了两千响的鞭炮。

山上的房子说是用来做仓库的,其实也达到了住人的标准。

占地约有半亩,联排的两层楼,门前做了水泥地坪,院子里种的有树。

一楼可以做储藏室,存放东西,二楼可以供员工居住,有好几个房间,水电齐全,网线也扯了,家电啥的夏芜打算慢慢置办。

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原本就在山上,不下雨的时候可以抗旱,后面被规划到住房院子里,打上来就是清凉的地下水,使用也方便。

夏芜给这座坐落在半山腰的院子起名水井小院,还给自己留了个房间。

推开后窗就能看见子母山,站在前面的走廊,映入眼帘的是她的地盘。

夏芜打算散散屋里的气味,找个好日子就搬过来住。

为了庆祝水井小院完工,杨国俊去隔壁卖肉的那里定了一头猪,打算宴请村里人。

也不知道这个消息怎么传到群里了,夏芜一打开手机,就收到好多条消息。

“夏夏,听说山上的房子盖好了?这几天能过去玩吗?”

为了办宴席,夏芜把最近的亲子游项目都给停了。

夏芜哭笑不得:“你们都从哪听说的消息?”

卢元出来认领了,上次他在村里买了不少农产品回城,临走时还想再买点土猪肉,就加了不少村里人的联系方式。

前两天又问起买肉的事,杨沟村村民告诉他,夏芜在山上的房子要盖好了,杨国俊买了一只大猪,少说有二三百斤,要用来宴客呢。

卢元就把这事给记在心里,然后在群里先聊时,又“不经意”地把事情给说了出来。

自从前段时间雁头山开放接待网友,那些来过一次的人回去后大吹特吹,吹杨沟村的景色,吹这里的一草一木,还有真正的农家菜。

关键是他们不止是嘴上夸一夸,连图片视频都有。

每去一波人,回来都会发照片和视频在群里。

什么青梅酱排骨,什么糖醋鱼,就连最普通的小白菜,都被他们说的天上有地下无的。

群友们眼睛都快羡慕瞎了。

所以现在杨沟村和雁头山,成了群友们心里的世外桃源,都等着机会来体验体验呢。

“夏夏,一只猪起码两三百斤呢,你看盖房子是大好事啊,要不也给我们点机会,去体验一下你们那的特色吧!”

“对啊,我本来就想这周去的,钱都准备好了!”

周辉比谁都心急,要说起来,这群还是他建的呢,他早就想去杨沟村的,离得也不算远,可总是又是。

上周考试,这周总算有时间,结果夏芜又不接待网友,这不把他当日本人耍吗?

网友们一阵接着一阵哀嚎。

夏芜在考虑,最近山上成熟的瓜果蔬菜越来越多了。

黄瓜西红柿豌豆甜瓜香瓜,还有杏子枇杷树莓,不再找点冤大头消耗一波,光靠村里人采了在网上卖,还有点忙不过来呢。

卢元提议,“我们大家也不白去,还是亲子游套餐,两大一小298,怎么样?”

“像我们这种不带小孩的单身大学生怎么办?”

“俩人250?”

“……骂谁250呢。”周辉弱弱地抗议。

群友们热情似火,夏芜也不好凉了这些老粉的心,“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可以是可以,价钱呢,我也不打算收太高,大人一百,小孩六十,八个人一桌,一桌十二个菜,你们看怎么样呢?”

光吃饭的话肯定不能收太贵啊,不过来都来了,看到漫山遍野的瓜果蔬菜,她就不信这些人能忍住!

刚好来给她送一波钱,夏芜打算攒钱买辆车。

不然村里镇上两头跑,实在有些麻烦。

吃一顿饭一个人一百块,群友们还高兴的不行,开始接龙报名来干饭。

截止到晚上八点,居然有一百多个要来的人。

夏芜把这事跟杨国俊说了,杨国俊一拍大腿,一头猪怎么够啊,他再去订一头!

人多也没法搞分桌制了,干脆搞成大锅饭形式,菜做好了大家自己装。

夏芜在群里一说,大家也都同意了。